收藏 分销(赏)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四章光现象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70293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四章光现象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四章光现象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四章光现象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 知识梳理: 1.光源: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斧头鱼;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手电、无影灯等。 月亮和所有行星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是为研究方便假设的线。(模型法) (2)实例及应用 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2—l所示: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日食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月亮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发生在白天) 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发生在晚上)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物近像大 (光斑是太阳的小孔成像)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c= 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声光传播比较: 3.光的反射(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先后)。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垂直入射:反射角=入射角=0(不是没出现反射)三线合一 光的反射 海市蜃楼、水照云光、水中捞月、镜花水月 光的直线传播:坐井观天、隔岸观火、立竿见影 (3)分类 ①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只在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水面倒影,镜中的像) ②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盛开的花、黑板上的字) (4)面镜 ①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像与物体的左右倒置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实验探究:a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光性好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 b同样的蜡烛便于比较像物大小c玻璃板垂直放置为了蜡烛移动程中像物重合d玻璃板越薄越好避免成两个像,因有厚度测距时选取点燃蜡烛侧的镜面d光屏:探究像的虚实。光屏能承接的是实像,反之为虚像f刻度尺:便于比较像与物距离的关系g多次实验,减小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结论 ②球面镜: 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医用反光镜(耳鼻喉) 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商场中)的反光镜 4.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①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非正比)。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入射角=0o。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5.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太阳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波长越长越靠上)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蓝) 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是黑色(全吸收);全部反射则为白色 彩虹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滴色散而成。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的) 特点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快速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b热作用强(烘干喷漆、烘烤食物、浴室暖灯用红外线取暖等)C穿透云雾能力强(红外线遥感技术可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d可用来遥控(电视机遥控器)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是灭菌) a有较强的生理作用:Ⅰ适当紫外线照射促进维D合成,过量致皮肤癌Ⅱ杀菌作用(手术室 病房)b荧光效应(辨真伪):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典型例题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该实验为了便于观察,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重叠的像是因为玻璃板较厚既发生了反射又发生了折射的原故。 【答案】 (1)较黑暗 (2)玻璃板较厚 (3)不变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2011,广州)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和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如果物距大于像距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如果物距等于像距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如果物距小于像距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答案:A 考点二:光的反射 例2:(2011,济宁)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解析: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题中小聪看到小猫是由小猫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猫和平面镜间的光线是入射光线,平面镜和人之间的光线是反射光线,画出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平面镜的位置与法线相垂直。 答案:如下图所示 例3.(2011浙江温州,第10题)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解题的关键是区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A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B是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是光的折射,D是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 A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4:(2011,烟台)图中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为了验证等大的特点,用两个大小相等的蜡烛A、B,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图中蜡烛B不能与A的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纸面没有垂直。在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时,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从面得出等距的结论。 答案:(1)玻璃板与纸面没有垂直 (2)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例5 如图(a),MN为平面镜,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像S′及点光源S的位置.    (a) (b) 图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将A和B反向延长线交于S′,如图(b),S′就是S的像,再根据对称性,求得发光点S的位置.   答案 见图(b)    例6 如图所示的“T”形a′、b′、c′是abc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 D 图   精析 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能否根据像与物逐点对称的方法,找出物所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bc的像a′,b′,c′应逐点与a、b、c对称, 且a′a的连线应与镜面垂直,a′到平面镜的距离应等于a到平面镜的距离.   根据以上特点,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 考点四:光的反射与折射 例7:(2011,无锡)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即发后了反射也发生了折射,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120度,所以反射角是120度;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又发生折射,由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的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要注意的是:入射角、反射角还有折射角都是与法线的夹角。 答案:120 小于 例8.(2011江苏扬州,第15题)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垂直于两种物体的分界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再根据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推断出折射角的大小。 【答案】30 60 单元检测 一、 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里。(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012泉州)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2. (2012自贡)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高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 3. (2012潍坊)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4. 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5. 如图3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6. 如右图4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图4 7. 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 8.(2012福建福州)如图5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 A.入射角是3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反射角是6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 9. 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应用,错误的是 A.利用紫外线进行人体照相,诊断疾病   B.医院里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C.在紫外线下识别荧光物质,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 D.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图6 10.(2012四川成都)图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三棱镜分解白光 B.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水面上山的“倒影” D. 手影游戏 图1 11.(2012四川广安)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雨后彩虹 B.镜花水月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2. (2012玉林)一个间学站在平而镜前2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 1m B. 2m C. 4m D. 6m 13. (2012鸡西)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 发生镜面发射 D. 发生漫发射 14. (2012江苏淮安)如图7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15.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 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里。(每空1分,共29分) 16.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 的原 理,光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等于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 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____ 缘故.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是光的 的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8.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 度. 1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20.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1.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 像。( 填“虚”或“实”) 22. 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汽车的后视镜是 镜,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  镜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选填“平面”、“凸面”或“凹面”);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光是   23. 用笔尖紧贴玻璃平面镜时,发现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是4mm,可知该平面镜玻璃的厚度约是 ___________mm。 24.夜晚我们从池中看到的月亮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如果池水深5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8m,则月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m。 25.某酒店的一个大厅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厅内宽敞明亮,主人在迎面墙上装了一面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里利用了 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使人感觉房间大小是原来的 倍。 26.色光的三原色是 , , 。 27.从图9中可以看出______ 是界面,________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是_______度。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8、29、30、31、32、33题各2分,第34、35、36、37、38题每空1分,共26分) 28. (2012玉林)“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10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 29.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右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请在图11中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30.(2012湖北随州)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在图12中作出灯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辅助线) 31.已知一物体AB请在图13中作出它在镜中的像A’B’ 32.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14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33.如图15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 玻璃后的径迹。 34.图16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 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 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 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 ___方向射出。 35.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17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36. 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 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取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 。 37.如图18所示,拿一只空的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把小孔对着窗外的景物,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_____立(填“正”或“倒”)的______(填“虚”或“实”)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形成的。 3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19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B,移动棋子B,使它与A的像_____________.如果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B的位置,在纸上______(填“能”或“不能”) 出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里。(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C A C A B C A C D C D C C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6、光的直线传播, 真空 , 3 ×108 m/s , 变小 17、 漫反射 , 镜面反射 18、 60 , 0 19、 折射 , 反射 20、 硬币的像 , 光的折射 21、 20 , 虚 22、 凸面 , 平面 , 沿直线传播 23、 2 24、 反射 , 3.8 ×108 25、 平面镜 , 2 26、 红 , 绿 , 蓝 27、 CD , FO , OG , 60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8、29、30、31、32、33题各2分,第34、35、36、37、38题每空1分,共26分) 31 32、 34、 存在 , OE 35、 20 ° ,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误认为是反射角 36、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7、 倒 , 实 , 光的直线传播 38、 重合 , 不能 , 虚 , 相同(等大) , 相等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