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基础知识过关)》.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67664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基础知识过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基础知识过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考点解读】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A) 收集我国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等方面的资料 举例说出转基因生物技术成果的实例 简述转基因生物于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观点 参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和交流 尝试调查当地市场的转基因食物或农村栽培、饲养的转基因生物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A) 举例说出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选择合适的角度,参与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 说出我国和国外关于生物技术使用的规定、立场或态度 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A) 说出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 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危害 【知识清单】 一. 转基因技术成果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柏格第一次重组DNA成功。 2.微生物方面: (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2)利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基因制药 3.转基因动物方面: (1)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2)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的蛋白质。 4.转基因植物方面: (1)抗虫作物:目前已经开发和利用的抗虫基因已有40多个,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B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还有植物的蛋白酶和淀粉抑制因子、动物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动物几丁质酶基因 (2)抗病作物: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P)导入植物,从而使植物具有抗性。我国将人巨细胞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基因用质粒导入烟草,获得抗TMV、CMV转基因抗病烟草。 (3)抗除草剂作物:已获得的抗除草剂作物有大豆、棉花、玉米等 (4)作物品质改良:如将抗寒基因导入作物,增强植物的耐寒性。目前从极地鱼体中分离到的基因已被转入番茄、黄瓜,使作物耐寒或耐天气的骤然变化。 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食物安全 1.两种观点的比较: 观点 存在安全问题 不存在安全问题 论据 1. 对食物安全检测不全面 2. 可能出现滞后效应 3. 可能出现新的过敏源 4. 营养成分可能改变 1.“实质性等同”只是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2.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3.科学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4.至今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2.实质性等同原则是指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较。 3.保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控和预防措施:立法、多环节监控、安全评价内容具体而严格 (二)生物安全 1.两种观点的比较: 观点 引起生物安全问题 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论据 1. 可能变成野生种类或杂草 2. 可能重组出新的有害病原体 3. 有可能形成用除草剂除不去的“超级杂草” 4. 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1. 进入非种植区生命力很差 2. 存在生殖隔离,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3. 花粉的传播距离和存活时间有限 4. 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和配套的种植技术 2.外来物种入侵 (1)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将某物种从一个地区引入其他地区,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明显的损害。 (2)危害:    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对当地的农业或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害(即爆发生物灾害); 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有些外来植物产生的花粉可能成为新的过敏源。 (三)环境安全 1.潜在的不安全问题:   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动态平衡,加剧环境污染,危害其他动植生存或人体健康。 2.安全依据: (1)科学家转入的仅仅是有限的一种或几种基因,而转入的基因是否可能会对其他生物或环境造成危害,都要经过分析、实践的,一旦发现有害后果,科学家就会停止实验。 (2)转基因生物从实验室到自然界释放,都要经过一系列安全评价、审批。 (3)制定相关法规监控 三.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反对者观点 支持者观点 克隆人 1. 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现有的婚姻、家庭等传统的道德观念 2. 人为制造在心理和社会地位上不健全的人 3. 技术不成熟可能孕育出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1.这是一项科学研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2.可以通过胚胎分割、基因诊断、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部分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设计试管婴儿 1. 把试管婴儿当做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2. 胚胎也是生命,抛弃、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1.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患者的最好、最快捷的办法之一 2.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害 3.利用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是更符合伦理道德的。 基因检测 1、 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相互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通过基因检测还不能达到预防疾病 2、 人类的多基因遗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有某种基因的人不一定患病,基因正常的人也不一定不患病 3、 基因检测结果会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4、 造成基因歧视 1.有些遗传性疾病在后代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2.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拓展迁移】     体外受精 精子+卵子    受精卵    早期胚胎    胚胎移植       ①      ②    ④   ③                 取出一个细胞                    ⑤                 基因检测 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 上述过程①②③为解决不孕夫妇生育问题的普通试管婴儿过程,①②③④⑤为设计试管婴儿的过程。后者比前者多了胚胎移植前的遗传学诊断。 四.禁止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的种类与危害  种类 举例 危害 致病菌 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 侵华日军使用细菌武器、活体实验 生化毒剂 炭疽杆菌 肉毒杆菌毒素分子可以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病毒 天花病毒、痘病毒等 出现相应的病毒感染症状 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蜡状杆菌改造成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 对流感病毒改造,使具有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释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让大批没有接触国致病菌的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治。 二.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巩固训练】 1、“转基因动物”是指( ) A.含有可利用基因的动物 B. 基因组中插入外源基因的动物 C.本身具有抗体蛋白类的动物 D. 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2、想要获得既高产又抗病毒、抗寒、抗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的农作物,以下哪种方法能做到( ) A.细胞融合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人工诱变 3、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的是( )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4、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 B. 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 C. 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D. 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 5、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 6、“实质性等同”是指( ) A.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种重要成分没有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B.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没有区别 C.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只有细微区别,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没有差别” D.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虽然有区别,但并没有改变其物种的任何特性,所以“没有差别” 7、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研究道德,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把重组DNA的转移仅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B.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42℃便会死去的菌株 C.对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8、全球种植量最多的转基因农作物是( ) A.玉米和棉花 B.油菜和棉花 C.大豆和玉米 D.大豆和油菜 9、炭疽杆菌是一种致病微生物,该菌日益引起科学界的关注,2005年美国一生化制药厂试制了一种对炭疽杆菌细胞壁有转化分解作用的酶制品。该制品所分解的物质是( ) A. DNA和RNA B. DNA和蛋白质的化合物 C. 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D. 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10、肉毒杆菌会产生肉毒杆菌毒素,只要有0.01 mg的肉毒杆菌毒素就可使人致死。肉毒杆菌毒素分子的作用机理是( ) A. 抑制呼吸中枢,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而死 B. 阻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使人因缺氧引起肌肉麻痹 C. 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D. 抑制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心肌细胞无力收缩,阻碍血液循环 11、以下有关炭疽杆菌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传染性极强 B. 感染者死亡率极高 C. 只要有0.01mg就能引发炭疽病 D. 造成人的神经失常 12、对于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受感染者会突然发病 B. 受感染者无药可医 C. 会造成极度恐慌 D. 可以用疫苗预防 13、(多选)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是( ) A. 天花病毒 B. 霍乱弧菌 C. 炭疽杆菌 D. 金色葡萄球菌 14、(多选)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生物武器的态度是( ) A. 不发展 B. 不生产 C. 不储存 D. 不反对生物武器的技术发展 15、(多选)若转基因技术被滥用,恐怖组织就可以( ) A. 把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B. 把炭疽杆菌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重组到人体内,使人具有免疫力 C. 把流感病毒基因改造,只会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而其他人却不易感染 D. 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 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 (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 。 (2)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 。 (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生长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 。 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是 。 (5)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刘筠等最近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 ,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是 。 (1)遗传物质都是DNA (2)1146 (3)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4)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 (5)转基因的二倍体个体加倍为四倍体转基因个体,然后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 三倍体不能繁殖,可以人工控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竞争引起生态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