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重复与渐变》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刘小云 班级:五(2)班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形式;
2. 在观察和对比中掌握重复与渐变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发现身边的美。
重点:能够运用骨格与基本形画出重复与渐变的平面构成图。
难点: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手绘的表现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出现的重复与渐变的景象,感受重复与渐变的形式美。
(板书课题《重复与渐变》)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30~31页,自主学习,理解重复与渐变的定义。初步感受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形式。
三、检测自学
1、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物体是如何表现重复与渐变的。加深对重复与渐变构成形式的理解。
(1)图片上的枫叶是如何进行重复排列的?
(2)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是如何发生渐变的?
2、欣赏教材图片《圆的渐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作品中的圆和色彩发生了什么变化?呈现了一种怎样的视觉效果?
四、后教
1、重复构成
基本型的选择;骨格的形式
2、渐变构成
(形状渐变、大小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
3、对比观察作品中的排列规律及骨格的样式
4、欣赏优秀的重复构成与渐变构成作品
五、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自主完成一幅重复构成或渐变构成作品。
六、作品展评
1、学生展示作品
2、教师点评并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