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新课改.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66799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新课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新课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新课改 肥西县金桥学区金马小学 夏伦菊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改下的数学课最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爱好,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在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外部的兴趣上走弯路,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地追求交流与探究,忽视了所要交流的知识与学生结构是否衔接的问题。要让学生数学能力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还必须发挥数学的学科特点,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因。 首先, 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新课改则强调“你说,我说,大家说,即教师说,学生说”的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氛围。新课改的本质定位为“交流”,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彻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多以探讨的语气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有的教师认为在新课改的课堂中纪律变差了,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的有“行”“形”散而“神”不乱又未尝不可以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活”与“乱”是等值的。教师在让学生探究,交流过程中如何能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空间内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 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改”,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片面的。新课改,新理念并非否定过去,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改进和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教师等因素,从实际出发,有机的“整和”。 对数学课进行“整和”,就要做一名辛苦的“导演”,千万不能让学生一味地进行“复习—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自我小结—课堂检测”,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进而使他们能够进入“戏”。久而久之,他们不仅仅掌握了新知识,还回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更重要的是用他们自己的各种方法去发现,获取新知识。 再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 评价不等于鉴别,评价不等于淘汰。新课标下的评价方式是面向未来的,发展的,动态的,它把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运用。其中特别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个人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从差异中发掘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课堂回答,教师先不要着急下结论,要带学生一起实践,感受,让他们在实践和感受只自我评价,他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这样的效果会比任何形式的评价都好。 最后,要欣赏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强调:多鼓励,少指责。赞赏学生经过辛勤努力所作出的杰作,能强化学生进一步努力的信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平时不但要吃透教材,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使师生共鸣。教学不只在于传授,更在于激励鼓舞,让孩子乐学、爱学。 作为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钻研教材,用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是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引导者,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掘者,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