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2. 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
县 名
镇 名
乌 程
乌镇 南浔 菁山 妙西
归 安
菱湖 埭溪 练市 双林
安 吉
马家渎 递铺 梅溪
长 兴
四安 和平 合溪 水口 阜塘
德 清
塘栖 新市
武 康
三桥埠 上柏埠
孝 丰
若干
下列各项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湖州所属州县基本上都出现了商业市镇,自然经济日趋瓦解
B.商业市镇的出现是湖州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从表格中看,湖州所属州县的市镇在地区分布上较为平衡
D.湖州的市镇经济比其它地区发达,
3. 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 ( )
①适时改行易业 ②丝织品品种多 ③丝织品质量高 ④注重扩大再生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转辗沟壑的小农、高谈性心理义的士人。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工业兴起 ④中外文化有所交流 ⑤进化论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5.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下图:据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A.商业专卖 B.闭关锁国 C.开埠通商 D.实业救国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
①摸着石头过河 ②不是一帆风顺 ③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②③都不正确
7. 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8. 下图是中国古老民居四合院,它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北方四合院表述正确的是:①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②大门不与正房门相对,反映了中国传统风水学中“吉利”之意 ③体现了封建家长等级制 ④反映合家欢乐的亲情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开始走向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10.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索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11.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
些“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
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人类历史上有两个重要而关键的事件:首先是农业革命,它让人类从狩猎时代过渡到耕种时代,并且定居下来建造家庭、学校,发展了文明;其次是工业革命,它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家庭和农场,进入城市和工厂。其中第二场革命的最深刻影响是
A、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B、解放了妇女,欧洲家庭职能发生重要变化
C、削弱了宗教的权威,个人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D、以时间和金钱为标志的文化逐渐发展,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3.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地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的经济政策或经济模式是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凯恩斯主义 D.新经济政策
14.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15. 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的出现
A、说明了非常时期总统拥有非常职权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符合宪法赋予总统任命行政官员的规定
16. 表2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表2: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