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昆仑老师谈“|粗心大意”
好了,上课时间到,我们接着讲一个家长和小孩最头疼的问题——粗心大意
很多同学反映,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
但在昆仑眼里,从来不存在什么粗心不粗心,粗心是个伪命题!
粗心只是一种表象,粗心实质可以分下面几种,1、大脑内部表象错误。2、注意力水平不够。
所谓大脑内部表象错误——就是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定义定理模糊,公式的运用条件和范围不清楚,乱套一起。正确答案出来后,“噢”一声,用错公式了!
注意力水平不够,又可以分为几种原因:一是心理性自稳态控制能力不够强;二是生理性疲惫。
心理性自稳态控制能力不够强又分为两种:
一是心理的不重视,只要改变心态就很容易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在平时考不好,而大考时往往能克服这种原因考好就是这种表现
二是慌乱而造成的,主要从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上入手解决。一些学生考试时心慌慌而发挥不了水平就属于这一种情况。强化训练即可。以后专门讲如何强化应激考试训练。
生理性疲惫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暂时性疲惫,主要是因为大脑的即时容量不足及思维方式错误共同形成的——反映就是有些孩子考试中间有部分时间突然出错,过后又正常了。这就需要学生在考试时,把这几个题做个记号,过一会再复查一下。
2:隐性疲惫,是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导致的。
这个原因被大多数家长忽视掉了,总是说是孩子学习不认真。
只是从学习态度上入手解决问题,问题永远都得不到解决。比如睡眠不良;肥胖;鼻炎;感情淡漠这些外在的表现,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体现,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中不能持久,很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
3:孩子生病了,身体不舒服,这个容易理解。
以上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具体讲讲粗心大意有哪些表现以及怎么克服。
“粗心大意”说的最多的,莫过于题目看错了,审题领会失误了
你们我们为什么会把题目看错,审题不清呢?
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
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很多孩子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其实不是所谓的马虎粗心,而是做题的时候很多同学拿到题,首先干的第一件事是这题做过或这题没做过,认为做过的自然而然的开始回忆以前做过的题,就有可能造成做这道题的时候条件看错、数字抄错,因为你做这道题时不自觉想的是做过的题。
还有的学生碰到没见过的题也会开始回忆一番,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啊?
要知道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哪怕你再集中,也有片刻恍惚,也许很简单的题就给你绕复杂了,值班室有许多孩子回家汇报时说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简单题搞错了有木有?
还有一种情况,一拿到题,“呀”这道题老师刚讲过,或者前天刚做过,太爽了,三下五除二简单的很,结果写了一大堆,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然后才从头看起,即使做出来了,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对自己有把握的题都做成这样了,做下道题的时候就更加容易出错。
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导致看错
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因为生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的。
很多“粗心”看错,本质上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张。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地忽略了细节。或者因为没见过,紧张,开始回忆知识点,也忽略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在看的过程中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也就是要慢审题,再简单的题也请你多看一遍。
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略了结尾。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出发点。根据问题、题设开始读懂题意。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
时刻记着,不管做过没有,都当作没见过这题,由这题给的信息来决定方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你有经常看错题或者审题出错的记录,现在开始每天做一下这个训练。
拿到一个题目后,先仔细看一遍题。然后再看第二遍,再看第二遍时,把已知条件一个个列在草稿纸上,同时把问题也列在草稿纸上。
然后再开始做题。
很多孩子看题时,也画重点线,但没有引起重视。这就涉及到审题技巧(以后抽时间专门讲审题)。这里指出一点的是,审题时,一定要把隐藏的条件找出来,并写下来。对于物理,尤其要如此。
“粗心”表现的另一个重要表象就是计算出错。
计算出错大多数个人习惯过于分散,喜欢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原因有三:
1、喜欢心算造成的
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
3、太随心所欲,所以容易抄错
这种情况多半与性格有关。一般容易犯这类毛病的人都有“随手乱丢东西”的毛病。
考试时宁愿在脑海里推演步骤,强行记住结果,也不愿意写出来,如果实在要打草稿,多半信手拈来,草稿纸一片混乱,随便找个空白处就开始计算,形成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型草稿,结果一不小心抄错。
更有甚者,由于打草稿过于随意,考试一紧张,找不到之前计算的部分,或者过于随意,笔迹夸张,自己不认识或抄错,括号里负负得正,移项后符号相反全忘了。这就是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
许多孩子误认为计算就是算一算,没有什么,“考试时细心一点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想法会给你带来终身遗憾,让你后悔一辈子。
试想:平时不细心,考试怎么能细心呢?平时计算总是错误百出,考试时计算会正确吗?
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确保正确率,因此先要慢再到快,始终将正确率放在首位。
计算出错的解决方法——平时做任何题,凡是涉及计算的,一定要打草稿,并且要规范。
我昨天就严厉批评了一个学生,要求他以后每两天交一次草稿本给我,而且草稿本不准再用白纸了,要用条格本。
解决计算出错还需要孩子在平时日常生活可以养成“东西摆放整齐”、“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第一时间处理要事,不要拖到最后才匆忙应付完成”的生活习惯。
要从根本上解决“粗心”问题,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以上就是昆仑对于粗心的理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