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题式研修专项课题
贵阳市南明区“基于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下的校本研修
——以贵阳市青山小学语文教研组为例”课题
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的运用与研究——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尹露
一、 选题依据及现状
(一)《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是工具 ,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
(二)现状
口才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种能力。作为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新生入学,初接新班时我们都会面临一些窘境,课上孩子特别不顺手,期望的读读不到位,想倾听的说,说不到点子。这些问题不但捆绕着一年级新生,就是自己正在行进中的教学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类似问题。课堂上我们能 感觉到,很多时候,一些能听的孩子对语言文字却悟不明白,能悟到的孩子却说不明白,而一些能说的孩子落到笔上却写地混乱。虽说感悟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写作的 前提,但表达和感悟之间是有差距的。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阶段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多少年来,我一直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重点来落实。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认为凭借语文教材,用好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最重要。利用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所有的语言训练只有在课堂的主渠道下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教学内容上的语言训练点,恰到好处地发挥其语言训练的作用,每一节课点滴的积累便是成就能力的成功之路,孩子会在这条路上积少成多。激发想说的欲望,体验到能说的快乐。我们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多去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课堂上多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
二、研修目标及内容
(一)研修目标
总体来讲,本次研修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认识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1. 掌握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方法
2. 提升对阅读文本教学中语言训练点的确立以及分析能力。
(二)研修内容
1. 精准解读教材,从教材资源中分析出符合年段特点的语言训练点。
2. 利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 利用课后练习题进行语言训练。
4. 规范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
三、研修形式
1. 网络平台学习交流
2. 课堂教学研修
四、具体措施
1. 网络平台学习交流
建立课题研究网页,开辟理论学习与教师培训、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设计、反思感悟、美文荐读等栏目,以便实验教师网上交流。
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南明之春”“贵州省教育科学院2015论文征集”活动,进行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想,教学论文等网络研修,探讨交流,资源共享。
2. 课堂教学研修
上课,评课,磨课相结合,提升教师授课能力。
3. 采用集体阅读,自学形式阅读专业书籍,通过座谈,网络交流形式,加强交流
4. 及时总结小学阅读教学研究的成果、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建构新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五、主要过程
(一)发现文本资源,仿说仿写
语文教材的课文具有多元的文本资源,其中在很多例文中作者的描写精妙、恰当,富有指导意义。抓住教材中作者在描写上的闪光点,顺势利导促其体悟,感受作家在语言表达上的巧妙及精炼。这对学生学会表达,发展语言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二)针对教材特点,因“材”施教。
每一课的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课文中含着丰富的词汇,是积累语言的好范例,有的课文蕴藏着典型的句式资源,用好它就能大大发展学生的语言说话能力,还有的课文中包含着段式及篇章结构的呈现方式,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巧妙地将语言训练揉入其中。
(三)抓住训练点,层层深入。
语言的表达是在对课文的理解之上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的重点词、句、段,精心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内蕴,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
良好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在谴词造句的理解之上的,课堂上,抓住语言训练点,层层深入地设计教学,把每一个环节的目的突显出来,并为达成一个训练目的有的放矢地完善教学设计,这样的劳动和思考是有价的。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举一反三地把课文中的词、句、段运用到相应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为学生的语言。所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这不仅止于提供给我们能力训练的媒介,更给了孩子们一片语言发展的天空,一个无尽的广袤世界。
六、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题一年半的实践和研究,通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举手的学生变多了,学生真正做到了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解释所得的结果,说出合理的说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变得和谐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