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6课__受人玫瑰__手留余香.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66111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__受人玫瑰__手留余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6课__受人玫瑰__手留余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课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学习内容 第一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懂得爱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付出。 【知识与能力】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意义。 学习重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难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 学法指导 情境演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交流法。 课前预习 一、预习检测:(第1题4分,2-4题每题2分,共10分) 1.谈一谈:结合阅读“生活在线”(P53),谈谈你的体会? 2.填一填: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一些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都把 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3.说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4.想一想:要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是什么? 导学过程 一、 导入示标: 二、探究交流: ■欣赏交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本54页 ■体验交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议一议:同学之间平常相处怎样才能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呢? ●说一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让别人干他们所不喜欢的事呢?别人又有没有强迫我们干很讨厌的事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三、精讲点拨: ●辨一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请你发表你的观点。 四、提炼升华: ●读一读:饱含感情地朗读文本P55《假如你不》的精彩片段。 五、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每题8分,共32分) 1.下列能体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是 ( ) A.父母经常偷听孩子的电话,偷看孩子的日记 B. 乐乐从不在别人背后议论嘲笑其他同学 C. 张老师只顾自己讲课,从不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D. 小明想回家看篮球比赛,就叫篮球迷小刚,替他值日打扫卫生 2.“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明了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在于 ( ) A.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B.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C.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D.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要我们做到与人为善,下列表达“与人为善”积极意义的名言是 ( ) A.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C. 人皆有错,过分谦虚即是一错。——哥尔斯密 D. 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艾青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旦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应 ( ) A. 他人不停息,我决不罢手 B. 想一想“我若是他,会希望受到怎样的对待” C. 坚持寸步不让,坚决维护自身尊严 D. 联合好朋友不与他交往 (二)明辨是非·体验生活(18分) 5.阅读感悟: 在我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家里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经过13年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到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河水流到邻国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了吗?” 明辨是非:比较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两则故事,说说你对他们的评价。 第六课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学习内容 第二框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爱心是博大的,是建立在分清是非基础上的。理解人与人相处需要友善,世界需要爱,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知识与能力】懂得友善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学会表达友善态度、感恩心情的合适方式。懂得爱是有原则的,学会分辨是非,诚实友善。 学习重难点 “心动不如行动”。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 课前预习 一、预习检测:(10分,分别为2分、3分、3分、2分) 1.爱心有时是惊天动地的,但更多的时候则在于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之中。请你列举出体现“爱心”的两点具体表现。(2分) 2.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 、 和 。 3.“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 。”只有这样, 才充满祥和, 才飘逸芬芳! 4.爱是一种关怀,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奉献。爱不能 ,不能 ,但也不能 。 导学过程 一、 导入示标: 二、探究交流: ■探究交流:“为他人开一朵花” ●阅读感悟:阅读感悟文本P55-56《爱的传递》 ●畅所欲言:结合阅读感悟,讨论交流问题: ■体验交流:“心动不如行动” ●阅读畅想:阅读文本P56情境材料,思考畅想情境中“张小豪”可能采取的行动及其理由。 ■体验交流:“体味余香” ●现身说法:结合文本P57“请对他们说一句贴切的话”表达我们的爱心 ●阅读感悟:深层赏读并深切感悟文本P58的爱心故事。 交流畅谈:这则故事对你有着怎样深刻的启示? 2.深层展示:结合故事的启示,谈谈你对“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解? 三、精讲点拨: ●焦点点击:2011年10月17日,在广州佛山市小女童悦悦被两辆汽车碾轧 ,十多个人从其身边走过竟没有一人出手相救,最后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至路边,并找到女孩的妈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经全力抢救,还是于10月21日离开美丽的人间。这事件拷问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的人们,我们的道德良知、助人为乐的爱心哪里去了?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我遇到这种事件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2.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帮助别人的人非但没有得到感谢,还被人误解,那么,这样的帮助还有意义吗? 3.为防止救人于危难被误解,我们应如何智慧地救助别人? 三、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 走进生活(每题10分,共40分) 1.中国有句古话“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帮助别人都是需要回报的 ②人生的意义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③帮助别人能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 ④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快乐和回报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2.歌德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说明 ( ) A. 我们应该给世界创造价值,而不应该喜爱自己的价值 B. 人生的意义就是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C.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相同的,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也是相同的 D. 人生的意义更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自中华骨髓库重庆分支机构创建以来,重庆市已有5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自愿捐献骨髓,并已抽血采样。据了解,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自愿捐献骨髓的群体,大学生的行为说明 ( ) A. 这些大学生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 B. 助人仅仅是付出,不会有收获 C. 重庆大学生最优秀 D. 帮助他人是一种被动的给予活动 4.“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 ( ) 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B、给予会比接受会更快乐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 D、善良要见诸行动 (二)明辨是非·体验生活(10分) 2011年10月17日,在广州佛山市小女童悦悦被两辆汽车碾轧 ,十多个人从其身边走过竟没有一人出手相救,最后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至路边,并找到女孩的妈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经全力抢救,还是于10月21日离开美丽的人间。这事件拷问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的人们,我们的道德良知、助人为乐的爱心哪里去了?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我遇到这种事件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2.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帮助别人的人非但没有得到感谢,还被人误解,那么,这样的帮助还有意义吗? 3.为防止救人于危难被误解,我们应如何智慧地救助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