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585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5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126 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冉嘉诚 梁 霄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50 摘要:摘要:观察赏析我国传统建筑可以发现,其建筑特色和设计风格无一不体现传统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具有地方性特色,融合当地民俗形成,甚至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一定联系,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能够代表当地居民的审美风格。从传承传统建筑中体现的地域传统文化必要性入手,分析现存传统建筑中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和研究意义。基于时代发展,城市化建设与现代建筑规模均发生改变,现代建筑的设计仍需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提出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策略,以传统建筑的创新转型设

2、计、传统建筑修复等案例为佐证,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秉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关键词: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U201 1 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传承的必要性 从我国传统建筑设计风格中可窥见建筑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纵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多数传统建筑在门窗、空间规划、图案雕塑上均体现浓重的中国风格,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水平。现代以来,我国建筑设计融入国外建筑设计特色,或借用欧洲建筑体系、伊斯兰建筑体系,建造出的建筑更符合国外审美水平,难以凸显我国地域民族特色,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上层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建筑风格日益现代化,建筑楼层较高,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过于冰冷坚固,

3、未能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在观赏现代建筑时会产生疏离感。我国建筑设计需要秉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文化精神,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进行设计理念的革新,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将精华融入至建筑设计中,促使现代建筑风格与古代建筑风格结合,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解、归类、应用,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新机遇。我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我国形成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风格,从建筑物用途到建造原材料选择,建筑屋顶、房梁等结构的组合到建筑物的朝向与建造地点,都是源于传统文化形成的设计观念。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有传统建筑文化的身影,例如西安老城区的建筑物风格与传统建筑文化风格相似,但能够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

4、物较少,导致人们已逐渐淡忘传统建筑的恢宏大气、华美壮丽,以及其背后的浓厚文化底蕴和时代标志性。为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要体现传统文化内涵,使得现代建筑凸显地域性、民族性,融入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2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策略 现代建筑行业过于商业化,注重建筑物的商业价值,在设计过程中以安全性、实用性为主,建筑整体风格单一,不具备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建造完成后开售或出租,以达到盈利目的。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种类要求更高,都会致使城市建筑设计结构和类型趋近统一,建筑物过于相似导致城市失去原有地域特色,原本的城市文化无法凸显,

5、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均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时代背景,聚集文化特色,体现朝代思想,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理应施行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风格、建筑结构规划、文化元素、思想内涵,使得现代城市建筑能够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物,代表城市文化,建筑物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升,促使城市居民产生归属感,产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引领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热潮。2.1 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风格的统一 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应体现在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127 筑风格的改变上,除了满足基本建筑物需求外,在建筑结构、空间分布、艺术元

6、素等方面可借鉴传统建筑的风格。借鉴建筑风格并非要求现代建筑设计趋于传统化,将城市改造成古代城市的样貌,传统建筑的功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空间分布不符合现代城市的用地需求。现代化建筑的坚固度、消防安全、抗寒抵热、绿色环保等功能也是传统建筑无法达到的。多数现代化城市中为了节约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大量高层建筑,且能够容纳城市日益增加的人口和居住需求,所以现代化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而言实用性更强,传统建筑更富有文化内涵,时代的更迭使得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转变,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设计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一定优点和缺点。仅从建筑风格来说,现代建筑的外部构造和内部装饰风格可借鉴传统建筑风格,而建筑

7、的基本功能仍保留,这样能够设计出富有文化价值、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建筑,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还能够符合居住的要求。例如山西平遥古城建造于周宣王时期,历史悠久,古城中错落有致、对称严谨的建筑体现出当朝统治者的思想。古城中的民居建筑高低起伏,主次分明,体现出当朝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伦理思想。此外,古城中屋顶、窗户、石像的雕刻方式和图案,能够体现当朝的历史文化特色。平遥古城的重新修缮使得古城恢复往日的面貌,建筑物得以传承延续,对现代建造的、影响古城布局的、不具备观赏价值的建筑物进行拆除,将其重新规划在古城的各个地方,规划设计的建筑物仍延续了古城的整体建筑风格,建筑物外表与古城其他建筑一致

8、,内部装饰也按照古城风格设计,但由于修建时间较短,相比古城原有建筑物而言墙面、墙漆较完好,整体成新率较高。游客能够从建筑的成新率分辨出该建筑物是否属于古城原有建筑物,这种修缮、设计的风格符合古城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城独有的文化底蕴。2.2 对传统建筑设计原型的创新发展 若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建筑文化,可借鉴传统建筑物最为直观的特色,例如建筑颜色、建筑结构、文化元素等,作为现代建筑物的创新设计参考。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无论是建筑外观、颜色、结构上都能体现中国特色。首先,中国馆的外观整体为红色,红色在古代有富贵、喜庆、权威、庄严之意,嫁娶需穿红色喜服,节日庆祝张贴红色对联窗花,古代君主批

9、阅文书用红色朱砂,古代对于色彩使用的等级规定中只有皇亲国戚才可用红色。传统建筑中以红色为主调的代表建筑为故宫,北京故宫的墙面多为红色,寓意皇家根基稳固,清朝昌盛不衰,红色在五行中又为“火”,与屋顶的金色琉璃瓦形成“火生土”之意,符合五行学说的思想。因此,世博会中国馆便是以红色作为主色,建筑外墙、屋顶均由红色构成,使得中国馆的外形在世博会中格外亮眼,中国馆的设计便是融入了传统文化。其次,中国馆多采用斗拱结构建造,我国传统建筑设计中也会采用斗拱,处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立柱顶端上纵向探出不同层次的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连接拱与拱之间的木块叫作斗,因而称这种建筑结构为斗拱,传统建筑为了彰显庄严、古典、

10、华贵的气质,斗拱设计较为紧密,但中国馆设计时,将斗拱结构用于屋顶下方,给人以强烈的秩序感和空间感,在视觉和感官上给予震撼,屋顶的四角更能体现建筑物的华丽,谓之鸟革翚飞。最后,中国馆的建筑墙外使用九叠篆书写我国二十四节气,从“立春”至“大寒”,呈逆时针排序,九叠篆为宋朝官印所用字体,笔画折叠往复,屈曲平满,体现我国书法的极高艺术价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业、天象、地理、人文的结合产物,古代劳动人民耕作时为保护作物茁壮成长、盼得丰收观察天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综上所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是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设计而成的极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彰显中国特色与文化内涵,且建筑功能设计上符合现代人需

11、求,因此现代建筑行业可从传统建筑设计中寻求灵感并加以创新利用。2.3 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借鉴 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学习借鉴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了解建筑建造时代的社会形态、经济水平、社会思想、文化潮流、宗教信仰,从中选取优秀文化内涵加以运用,使得现代建筑设计充满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促进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升。甘肃本土建筑师在改革开放以后,立足甘肃独特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强调地域文化特色,抽象并浓缩甘肃民居村落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融入现代建筑气质中,把握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128 域传统的精髓,继承传统城市街区和传统建筑风格,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成功范例。如敦煌机场老

12、航站楼将现代建筑与古典风格结合在一起,与古丝绸之路大漠风光相得益彰,该建筑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而入选 80 年代中国十大建筑,被录入中国美术年鉴和中国建筑年鉴。2.4 加强对复原、重建建筑文化还原性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与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理念的施行,人们对于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识不断提高,我国多数传统建筑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推行对城市中建造历史悠久、损坏程度严重的建筑物的修缮与重建工作,富有时代特色的建筑物得到保护,使其恢复原本的古色古香。传统建筑物的修缮与重建也需要再次进行设计规划,在传统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保持建筑物本身的文化特色与时代风格,设计师应模仿建筑设计的特点进行重

13、建。在修缮建筑过程中,一般仅仅对建筑破损处进行修补,对于承重能力不足的结构进行固定,可使用钢筋混凝土来提高建筑结构的坚固度和防水性,但现代建筑工艺的应用不能破坏原本建筑的风格与文化内涵。在对传统建筑进行重建过程中,应遵循建筑物原本的设计风格进行模仿设计,但传统建筑物并无图像、视频参考,仅可从史书中寻找对其修建过程、修建后外观、功能的描述,在重建设计中需要设计师结合当朝的人文、经济、社会、工艺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联想。在对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修缮与重建过程中,还可将建筑物周边打造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吸引游客的同时能够弘扬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我国已有多

14、数传统建筑进行二次重建,如滕王阁、黄鹤楼、故宫、天津鼓楼等,吸引众多游客观赏品鉴,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水平。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过多的西方元素,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化建设,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致使用地紧张,需拓展上层空间,因而城市中随处可见高楼大厦,现代建筑已形成统一标准的设计流程。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已不满足于温饱,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充盈,现代建筑过于单一的设计风格使得人们在欣赏时出现审美疲劳,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吞没了原本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基于传统文化建造的传统建筑成为当今的审美潮流,如故宫、苏州园林、布达拉宫、黄鹤楼等,其建设背后均体

15、现了一个朝代的兴盛与衰亡,在观赏我国经典建筑的同时与历史结合,从建筑的建造方式了解当时朝代的经济水平,建筑上的图案能够体现该朝的民俗文化,建筑屋顶能够体现当朝统治者思想等等。因此,现代建筑设计需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引领传统文化的学习潮流,使得现代建筑更富有文化底蕴,给予城市更多的文化内涵。参考文献 1李涛,陈兆哲,梁瑞,等.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西北地区幼儿园设计策略研究以2020年台达杯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3(06):955-962.2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塞尔江哈力克,晁云龙.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绿洲建筑的节能设计探究以全国第二届“绿色建筑

16、设计”大赛作品为例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2,50(03):50-56.3张宏,Manfred Norbert FISCH,胡心怡,等.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智慧化产能建筑设计研究J.供用电,2020,37(08):21-27.4刘允之,王伟伟.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砖瓦.2020,20(01):40-42.5李景,陶荣杰.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 承 与 应 用 探 析 J.城 市 建 设 理 论 研 究:电 子版,2019(4):67-68.6秦泓怡.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中国住宅设施.2021,30(01):90-94.7陈一鸣.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0(03):6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