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场结构、投资支出与经济增长 收稿日期:
摘 要:从产业组织角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是一种新尝试。研究发现,市场结构是决定投资支出的重要因素,从厂商层次分析,投资支出与行业中的厂商数目反向变化,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单个厂商的投资支出随之下降。从行业的层次分析,行业的投资支出与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关系取决于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应具体分析不同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采取不同的产业组织政策来促进投资支出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市场结构;投资支出;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产业组织分散化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中始终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江小涓,1999)。根据魏后凯对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如果按照四位数产业进行分类,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集中度都非常低。在所分析的521个制造业小行业中,CR4不到30%的行业有349个,占所分析行业数的67.0%,销售收入占77.3%。相反,CR4在50%以上的行业只有83个,占所分析行业数的15.9%,销售收入仅占7.0%(魏后凯,2002)。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迅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根据产业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产业组织分散化容易造成企业的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不利于企业的投资支出和经济增长,我国的高经济增长从产业组织角度似乎难以理解。本文拟将产业组织理论、投资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研究市场结构、投资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产业组织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解读。
一、相关文献的回顾
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始于索罗1957年的经典论文(solow,1957),如果设总量生产函数为Y=AF(K,L),式中Y、A、K、L分别表示产出、技术、资本、劳动,可推导出经济增长率的解析式:gY=g A+αg K+βgL ,式中gY、 g A 、g K 、gL分别表示产出的增长率、技术的增长率、资本的增长率、劳动的增长率,α、β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归结为劳动投入、资本支出和技术进步。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现在已出现了大量文献,研究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取得的,技术进步的贡献很有限。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投资驱动型,投资支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必须关注投资支出的决定。
一般认为,投资理论的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即古典投资理论、新古典投资理论、托宾的q理论、实物期权理论。在古典投资理论中,作为资本需求的投资和作为资本供给的储蓄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利率的调节达到均衡,因此,利率被认为是投资的基本决定变量,投资和利率负相关。但在经验研究中,古典投资理论的支持很少,现在已很少有人关注了。乔根森(Jorgenson,1963)等人创立的新古典投资理论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投资理论的起点。新古典投资理论认为所有的市场都是完美的,资金成本是由资本市场给定的,厂商面临的资金成本线是水平的,给定产量下的资本边际效率线向右下倾斜,当资金成本线与资本边际效率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合意资本存量。新古典投资理论认为,因为存在凸形的调整成本,从实际资本存量向合意资本存量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这也被称为调整成本模型。托宾的q理论引入了q变量,把它定义为资本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q理论的经济含义非常清楚,如果q>1,厂商资本资产的价值高于资产的机会成本,厂商应当投资;如果q<1, 厂商应当出售资本;如果q=1,厂商应当保持原有的资本存量。托宾的q理论表面上具有凯恩斯主义的色彩,其实是新古典投资理论的一种形式。实物期权理论是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理论,该理论引入了投资的不可逆性,认为拥有投资机会的企业持有一种类似于金融看涨期权的权利,一旦进行投资支出时,就执行了投资的期权,失去的期权价值是一种机会成本,应当包括在投资成本中。如果把实物期权理论的期权价值纳入资本成本,这种投资理论完全可以放在新古典投资理论的框架内来理解。
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完全市场竞争,资本成本是外生给定的,产出的价格也是外生给定的,给定的资本成本和给定产量水平的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了合意资本存量。我们认为,投资理论应当放松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完全市场假定,在不完全市场的条件下,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投资支出的决定。在不完全市场的条件下,行业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都是市场结构的函数,不同的市场结构会有不同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不同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下对投资支出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不一样。
二、市场结构与投资支出的基本模型
我们将产业组织因素引入投资理论,基本思路是放松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完全市场假定,在不完全产品市场的假定下,综合运用新古典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市场结构与投资支出的关系。基本模型的推导如下:
设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
max pQ(K,L)-rk-wL (Q是产量,p是产量的价格,r是资本成本,w是劳动的价格)
求解上述最优规划,一阶条件为: p-r=0
引入C-D生产函数 Q=AKαLβ ,资本的边际产出为:=αAKα-1Lβ=α
代入上式,求出合意的资本存量为: K*=α (1)
引入科伊克(Koyck)滞后模型:Kt*=α(1-λ)Qt+λKt-1 PK
引入渐进调整模型:Kt- Kt-1=γ(Kt*- Kt-1)
求出投资水平为:It=γ(1-λ)(αQt- Kt-1) (2)
为简单起见,假设资本的产出弹性α不变,资本成本r是给定的,不考虑资本的调整成本,则(1)式是决定合意的资本存量和投资支出的基本公式。由(1)式可知,合意的资本存量和投资支出决定于产品收入水平PQ。
设厂商所在的行业有n个厂商,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
max p qi-c(qi) (qi是第i个厂商的产量,c(qi)是第i个厂商的边际成本)
设推测变量为零,求解上述最优规划,一阶条件为:p(qi)+ qip’ (qi)- c‘(qi)=0
设行业的线形反需求函数为:p=a-bqi,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产量为:c'(qi)=c, qi=q
解之,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 , (3)
行业的均衡产量为:Q= (4)
行业的均衡价格为:P= (5)
由(3)(5)式可知,厂商的均衡收入为pq= (6)
由(4)(5)式可知,行业的均衡收入为PQ = (7)
上面(6)(7)式中,a、b、c均为常数,n 为行业中厂商数目,因此,均衡收入决定于厂商数目。将(6)(7)式代入(1)式,可以推导出市场结构和投资支出的基本模型:
厂商的投资支出K*= (8)
行业的投资支出K*= (9)
上边(8)(9)式中,n是行业中厂商的数目,在标准的产业组织理论中,表示市场结构的指标通常采用集中率(CRn)、赫芬达尔指数(H 指数)和熵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公式是H=si2,si表示第i个厂商的市场份额,当厂商规模相等时,H=1/n,厂商数量越多,赫芬达尔指数越小,产业集中度越低。因此,厂商数量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可以用厂商数量来反映产业集中度,上边(8)(9)式反映了市场结构与投资支出的关系。
三、基本模型的展开分析
根据上面的研究,厂商和行业的投资支出决定于均衡的产品收入,均衡的产品收入又决定于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又决定于市场结构,下面分别从厂商和行业两个层次来分析投资支出。
根据厂商的市场结构和投资支出的基本模型(8)可知,厂商的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厂商的产量和价格曲线,观察(3)(5)式,发现当 n>0时,厂商的产量、价格都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而下降(当n→∞,p→c),可以推断出厂商的资本支出也会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而下降。
因此,从厂商层面分析,厂商的投资支出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比较简单,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单个厂商的投资支出也随之下降;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减少,单个厂商的投资支出也随之上升。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分散的市场结构不利于厂商增加投资,要增加投资,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减少行业中的厂商数目,促使市场结构向垄断性发展。
根据行业的市场结构和投资支出的基本模型(9)可知,行业的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取决于行业的均衡产量和价格曲线的形状,观察(4)式,发现当 n>0时,行业的均衡产量随着厂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当n→∞,Q→),行业的均衡价格都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而下降(当n→∞,p→c),难以直接推出行业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
计算行业的投资支出曲线的斜率: =
当 =0时,投资支出取最大值,即=0,n=,显然有a=4c时,n=2;a=3c时,n=3;a=2.7c时, n=4;a=2.5c时, n=5……当a→2c时,n→∞,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当c<a<2c时,n→∞,即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时,投资支出取最大值;
当2c< a<4c时,n=2,3,4……,即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时,投资支出取最大值;
当a>4c时,n→1, 即市场结构为完全垄断时, 投资支出取最大值。
计算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Ed==,当a=2c时,Ed=;当a=3c时,Ed=;当a=4c时,Ed=,>>(n>0), 显然,a与c的关系反映了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图1 图2
因此,行业的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与前面研究的厂商的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不同,具体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决定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当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时(c<a<2c),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如图1所示,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投资支出也逐渐增加,当n→∞时,投资支出取最大值,分散性的市场结构可带来较大的投资支出,实现经济增长要求的市场结构是分散的、竞争性的。当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时(a>c),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如图2所示,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投资支出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后,投资支出又开始下降,寡占或垄断的市场结构可以带来最大的投资支出,与对厂商的分析结论类似,分散的市场结构不利于厂商增加投资,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减少行业中的厂商数目。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按照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本项研究没有研究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也没有研究经济增长的绩效,模型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完善。但考虑到本模型主要在中国应用,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是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沈坤荣,1999),本模型的基本结论还是可以接受的。主要的研究结论可总结如下:
1、经济增长需要合适的市场结构来支撑,低产业集中度和高经济增长可以同时出现。
根据我们的上述研究,对从厂商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市场结构和投资支出的关系,得到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从厂商层次分析,投资支出与行业中的厂商数目反向变化;从行业的层次分析,行业的投资支出与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关系取决于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投资支出随厂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或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减少。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概念,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支出是指整个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支出,因此,如果从行业角度理解,分散化的产业组织结构可以带来大量的投资支出和高速的经济增长。
2、从横截面看,应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产业组织政策。
根据我们的分析,行业的投资支出与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关系取决于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行业的投资支出曲线也不同,应具体分析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判断出行业的投资支出曲线的形状。需求的价格弹性一般取决于如下因素:第一,可替代商品的数量。商品的替代品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第二,商品对购买者的重要性。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非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大。第三,购买商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支出比重越大,价格弹性越大。另外,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于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来说,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多。应具体分析不同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采取不同的产业组织政策,需求弹性小的产业应提高市场集中度,鼓励兼并;需求弹性大的产业应保留分散化的产业组织,采取坚决的反垄断政策。
3、从序时变化来看,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行业也应采取不同的产业组织政策。
行业和产品都存在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不同。一般来说,在行业的高速增长时期,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分散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带来更多的资本支出;在行业的成熟和衰退时期,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集中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带来更多的资本支出。另外,在不同的时期,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也不同,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会发生变化。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居民进入消费结构的升级时期,开始从千元级消费向万元级消费过渡,基本家电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所要求的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追踪研究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产业组织政策,从而促进更多的投资支出和更高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Solow.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 1957: 214~231
[2]Jorgenson.Capital Theory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 1963:47~56
[3]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9
[5]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2)
[6]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Market 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established one new pattern to study economic growth from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with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investment theor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ory. From firm level the study finds that investment expenditure change with firm number. The investment expenditure of single firm fall with increase of firm number and the investment expenditure increase with fall of firm number. From industrial level, the relation depends on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When elasticity is greater,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 expenditure also increases with the firm number increase. When elasticity is les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firm number,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 expenditure goes up first promptly, and then slows to drop.
Keywords: market structure, investment expenditure, economic growth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