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价格变动的影响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在前面的框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商品、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值规律,这为本框学习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而通过本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商品的价格”这一板块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紧接着的消费做知识铺垫。因此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共同完善知识体系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本框题的知识结构比较明晰,主要从两个角度分别讲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第一目对生活的影响中,先从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一般规律切入,在由一般到特殊探讨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进而引出需求弹性。紧接着由对一类商品的影响扩大到一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探讨互补和互为替代两种情况。第二目对生产的影响中,主要通过材料分析得出价格变动会影响商品生产的规模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于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互补商品与互替商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分析运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日常生活中价格的影响有一定感受,加之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学习本框时总体难度不大,但由于认知局限高一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规律,同时由于对生产的不了解,在探究得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时可能较为困难,需要多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懂得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
2.知道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理解需求是有弹性的;
3.理解互补和互替关系中一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商品需求的影响;
4.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影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为生活消费起到决策参考;
2.能够运用知识为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
3.能综合前后知识,形成知识逻辑,正确理解商品价格与供求的辩证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提高对日常经济生活的感悟能力。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工具
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电商促销广告)
刚才同学们观看的是某电商的促销狂欢节预热广告,广告脑洞大开,主打一个“省”字,近年来,电商狂欢购物节一个接一个,走了双十一,还有双十二,刚过418,又来618,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低价”。低价狂欢,乐坏了消费者,更乐坏了生产者。商品价格的变动,究竟有何“魔力”?今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讲授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师:说到商品,手机可谓深受年轻人喜爱,而在众多品牌中,苹果手机尤为热销。每年苹果总会发布新一代的iPhone,今年也不例外,传说中的iPhoneX即将发布,每年消费者乐于期待新产品之余,更高兴的还有一件事——旧款iPhone降价啦,这是iPhone7在自发布以来在某经销商的价格走势及销量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时能否简要说明理由?
生:我发现iPhone7的价格一直在发生变化,而它的销量也在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当iPhone7降价时,iPhone7的销量就会增加,反过来,当iPhone7价格上升时买iPhone7的人就变少了。因为人们总喜欢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商品。
师:(学生回答时引导归纳)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知道: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的变化之间是有影响的,具体来说,对于某一种商品而言,例如iPhone,当价格下降时,销量增加,即人们对iPhone的需求增加。反过来当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销量降低。而同学们的这些发现归纳起来就是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
(一)对于同种商品而言
1.一般规律
(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对于某一商品,一般来说:
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
师:请同学们观察,价格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在方向上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生:反向变动
师:没错,是反方向变动。(可能有学生回答反比,教师应及时加以说明纠正:因为商品价格变动同需求变动并不是等比例变化的,因此不能说成反比)
师:(进一步)那么如果要将这一个关系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大家应该选择下面的两幅图中的哪一幅呢?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生:左边这幅图,因为价格由A上升到B时,需求是减少的,正好符合规律。
师:对的,左边这一幅曲线图就是需求曲线,那么我们得到的这个一般规律对于生产者而言有何启示呢?
生:生产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适度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实现“薄利多销”。
师:(过渡)我们已经从iPhone7的事例中归纳得出了对某一商品而言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那么生活中是否所有种类的商品的需求都像iPhone这样对价格反应敏感呢?能否举例说明。
生:不是。有些商品例如家电等类似手机的需求对价格比较敏感,价格变化带来需求变动程度比较大,而柴米油盐等则没那么敏感,即便价格变动比较明显,需求也不会大幅变化。
师:那这两类商品各有何共同点呢?
生:前一类价格一般比较高,不是必需的,而后一类使我们生活所必需的。
师:非常好,像前一类商品我们称其为高档耐用品,后一类我们一般称为生活必需品,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展示花生油价格及销量走势图)
师:我们刚才得出的一般规律,能否推广大花生油身上呢?
生:依然满足规律
师:那如果将花生油的这一幅图同iPhone的图进行对比,是否如大家所说?
生:是的,不同的商品的需求变化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有所不同,具体而言花生油的变化程度比较小,而iPhone的变化程度比较大。因为花生油是什么生活所必需的,不管它的价格是否高,我们都需要买它。而iPhone的话,如果价格太高,人们暂时不需要,就可以不用购买或者推迟购买。
师:(归纳)我们发现,花生油的价格变动与需求变动依然满足一般规律,只是不同商品需求变化,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我们将这些发现进行归纳,可以得到:
2.需求有有弹性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反应程度比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反应程度比较大。
师: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哪些商品属于高档耐用品呢?
生:大米,面粉,油盐酱醋等都是生活必需品;而汽车,电视,冰箱等属于高档耐用品。
师:(进一步拓展延伸)我们已经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而这一反应程度,我们把它称之为需求弹性。反应程度小即需求弹性小,反应程度大即需求弹性大。
师:(带领学生)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即需求是有弹性的。
判断:下列D1和D2哪一条代表生活必需品,哪一条代表高档耐用品?
分析:D1代表生活必需品,D2代表高档耐用品。因为在价格下降同样的量时,D1曲线的需求对应变化量小,说明需求弹性小,而D2变化大,需求弹性大。(注意:若有学生分析时从需求变动一定量依靠对应价格变动程度来判断时应指出其不当之处,我们探讨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因此应当考虑价格变动一定量下需求对应的变化幅度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
(二)对于相关商品之间而言
师:(过渡)我们已经得到了价格变动对于需求的影响的一般规律,以及知道了需求是有弹性的,但是这都是真对于同种商品而言的,那么在不同商品之间,一商品的价格的变动会不会对另一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呢?
(展示华为手机超过苹果获得大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资料及智能手机热卖使得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资料)
师:华为手机的热卖为什么会对苹果的销量造成冲击?智能手机的热卖为什么会带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问题一:华为手机的热卖为什么会对苹果的销量造成冲击?
师:(引导学生)华为的高端手机有着与iPhone相近的功能和性能,但是价格却比iPhone更便宜,一般来说,当消费者购买手机时,会更加青睐物美价廉的手机,因此更便宜的华为手机的需求会更高,而一旦选择了华为手机,就不会再购买一台iPhone,所以iPhone的销量就会受到冲击。
师:(归纳)我们发现iPhone和华为的手机功能相近,都能满足消费者通讯和娱乐等需求,二者是一个互为替代的关系,(学生举例)同样具有这样关系的还有
纸质书和电子书,乘火车和乘飞机等。
1.互为替代品时
当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反过来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会导致对
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用公式表示可写作:
用图可表示为:若A与B是互为替代的商品,则A商品的价格变化对B商品需求的变化可表示为下图(教师进行演示)
问题二:智能手机的热卖为什么会带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师:(引导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离不开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热卖,用智能手机的人多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也就随之变多,使得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师:(归纳)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这两类商品,它们需要进行搭配才能够满足消费者某一些需求。这样的两类商品,我们称之具有互补关系。(让学生试举例)具有这样关系的商品还有如乒乓球和乒乓球拍,汽车和汽油等。
2.互为互补商品时
当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上升),需求量增加(减少),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减少)。
师:根据这一规律,参考互替商品的图表,若A与B是互补商品,请同学们试着用曲线表示出A商品价格变动与B商品需求变动的关系。
小结与过渡:通过同学们的观察规律,我们已经得到了,商品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对于商品的需求。那么价格变动对于生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活动:我是CEO
说到苹果,就避不开老对头三星,去年三星可谓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让我一起穿越,回到2016年
背景一:2月,我们刚刚发布了本公司最新旗舰手机Galaxy S7 Edge,根据市场部反馈,产品受到大量消费者青睐,目前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iPhone6s市场反应平平,按照惯例,9月前苹果不会推出新品对我公司产品形成冲击。
师:接下来我公司应当如何调整生产安排以进一步获得更高市场占有率?
背景二:9月中旬,苹果公司最新手机产品iPhone7及7Plus已经在中国等多个市场开售,根据市场调研分析,我公司的直接竞品S7 edge销量持续下滑,note7的爆炸门也带来了不小冲击,市场部建议调整生产压缩生产成本以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师:我公司应当如何进一步控制生产成本以应对当前现状?
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老师整理
问题一:(根据价格对供求的影响)建议目前快速扩大S7生产规模,抓住苹果新旧产品交替空档提高产能迅速占领市场以获取更多利润
问题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可以的做法:建议将专利价格高昂的高通CPU替换成性能相近但成本更低的自产CPU;保证质量前提下将部分元器件供应商更换为成本更低的本土供应商;建议将部分韩国及中国大陆组装的生产线迁移到东南亚以进一步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生产组装成本;建议将部分研发中心迁移至印度,充分利用印度科技研发能力优势以及工资待遇较低廉的优势,降低研发成本„„同学们从价格角度出发围绕劳动力、生产设备等多种要素角度提了很多策略。
师:(归纳)通过同学们的思考,我们可以得到价格变动对于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调节商品生产规模
(二)调节生产中各生产要素的投入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就是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起作用的具体表现
回归与思考
(带领学生回顾)在本节课里,我们主要学习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其中对于同种商品而言,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但其中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的影响程度不同,即需求有弹性。具体而言,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而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对于不同种商品而言,互为替代品之间一商品价格同另一商品需求之间呈现“同起同降”的特点,而对于互补商品而言,则表现为“此起彼伏”的特点。对于生产者而言,价格变动直接影响生产的规模,调节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投入。
课后思考: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在低价时购入商品,在高价时减少购买,但是有些商品如“商品房”、 “股票”是为什么呢?这是否违背了价格变动对于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
七、板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的影响
(一)对于同种商品而言
1.一般规律
2.需求有弹性
(1)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2)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二)对于相关商品而言
1.互替商品:“同起同降”
2.互补商品:“此起彼伏”
二、对生产的影响
(一)调节生产规模
(二)调节生产要素在生产各环节的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