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考纲要求及高考命题分析】:
1.机械能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高考命题既有对机械能的单独考查,也有与曲线运动、电磁学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考查,综合考查在物体多运动过程或多物体运动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如2019年1卷25题,II卷18题.
2.从题型上看,选择题、计算题均有。
5.3 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
【目标导航】
1.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
2.学会从理论角度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
3.知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步骤及误差分析.(难点)
4.掌握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重点)
【讨论】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吗?如何判断?
【知识回顾】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表达式:mgh1+mv=mgh2+mv。
3.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引导和训练】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表达式:mgh1+mv=mgh2+mv。
3.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二、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
1.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直接判断)
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变化。
2.用做功判断
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或有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
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例1.如图3所示,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
B.斜劈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斜劈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加量
解析 不计一切摩擦,小球下滑时,小球和斜劈组成的系统只有小球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斜劈和小球动能的增量之和,A、C、D项错误,B项正确。
答案 B
例2. 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物块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B后留在其中,由子弹、弹簧和A、B所组成的系统在下列依次进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
B.物块B带着子弹向左运动,直到弹簧压缩量最大的过程
C.弹簧推着带子弹的物块B向右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
D.带着子弹的物块B因惯性继续向右运动,直到弹簧伸长量达最大的过程
练1.(多选)如图2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将小球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使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让小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机械能减少
C.小球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不变
D.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 小球由A点下摆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被拉长,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了负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故选项A错误,B正确;在此过程中,由于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小球获得的动能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之和,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练2.(多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水平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转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 )
图4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解析 B球从水平位置转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A球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由于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则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减少,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整理与归纳】
常见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1)水平面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2)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或匀减速上滑时机械能守恒;若物体受摩擦力或其他力作用匀速下滑或匀速上滑,则机械能不守恒.
(3)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上运动时,轨道支持力不做功,则机械能守恒.
(4)细线悬挂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时,悬线的拉力不做功,则机械能守恒.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问题机械能一般不守恒,除非题中有特别说明或暗示.
(5)抛体运动(如平抛、斜抛),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小结】: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1)做功条件分析法:若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均不做功,则系统机械能守恒,具体有三种表现:
①只受重力、弹力,不受其他力;
②除受重力、弹力外还受其他力,其他力不做功;
③除重力、弹力外还有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2)能量转化分析法:若只有系统内物体间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如没有内能增加),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课后巩固】
1.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我国跳水运动员司雅杰摘得女子10米台金牌,彭建峰收获男子1米板冠军。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由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运动员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其做的功在数值上小于跳板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C.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D.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解析 运动员在此过程中受到重力与跳板弹力的作用,弹力从零开始增大,故运动员先加速后减速,即先失重后超重,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D错误;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知,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其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跳板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运动员初末动能之差,B正确;因有弹力对运动员做负功,故其机械能减少,C错误。
答案 B
2.(2018·11月浙江选考)奥运会比赛项目撑杆跳高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2
A.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增加
B.起跳上升过程中,杆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C.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
D.越过横杆后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解析 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选项A正确;起跳上升过程中,杆的形变量先变大,后变小,故弹性势能先变大后变小,选项B错误;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心升高,重力势能增加,选项C正确;越过横杆后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选项D正确。
答案 B
3.一轻质弹簧,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处,原长为L,如图3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以速度v与弹簧在B点相接触,然后向上压缩弹簧,到C点时物块速度为零,在此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由A到C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B.由B到C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C.由A到C的过程中,物块m的机械能守恒
D.由B到C的过程中,物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 物块由A到C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因此物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由A到B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不变,物块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但物块由B到C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大,物块的机械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与动能之和减小,故只有D项正确。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