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亿利东方学校·语文自主学习型学案·八年级下 制作人:张雪峰
7.雷电颂——郭沫若
学习
目标
1.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
2. 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3. 学习文中象征手法的应用
4.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3、4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学习笔记、
批注、收获
自主
学习
一、 郭沫若文学常识及本文创作背景
二、 屈原信息交流会
1、 关于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2、 关于历史剧《屈原》的剧情
三、 本课字词整理
1、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 书写工整
3、 用双色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合作
探究、
交流
展示
一、情境演读
(情景还原: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外面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在东皇太一庙正殿内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此时,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
1、 学生自由演读
2、 自选片段朗读
假如你是屈原,面对奸佞的诬陷迫害,在这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的黑夜,将会怎样倾吐衷肠?请选择你感兴趣的片段,大声的朗读。(示范读——指导——全体读)
二、 语言特点
无论是对风、雷、电的召唤,还是对土偶神像的斥责,感情色彩不同,感情基调却是一致的。你觉得本文语言上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达成这一效果的?
1、组长组织组内小对子合作完成。
2、标注重点语句,体味人物的情感
拓展
体验
假如郑袖、楚怀王之流听到屈原这番对白,会有什么反应?请设计他们与屈原的对白。
我的
收获
检测
完成“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