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 20 期(总第 818 期)科学咨询63高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鲜明作用,是认真实践“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和重要途径。一、常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红色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1。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色的资源形态,可以分为物质类和非物质类两种红色资源。常州地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
2、发生地,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事业,诞生了具有江南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常州市委党史工委成立红色文化资源专题调研课题组调研统计:“常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遗址遗迹类共包括瞿秋白故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中共横山桥支部旧址等红色遗址、遗迹45处,大部分分布在武进、溧阳地区,武进区是常州的主要县区,地域范围广,溧阳则属市郊县区,革命活动便利。具体来看,金坛区3个,溧阳市11个,武进区15个,新北区4个,天宁区6个,钟楼区3个,戚墅堰区3个。”2常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最为普遍的类型就是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如各种革命纪念馆、红色名人故居等,反映了红色文化资源普遍依托于建筑的重要特
3、征。此外,还表现为众多的党史人物资源,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无数英雄儿女在常州大地上战斗和生活,他们当中有著名的“常州三杰”,中共早期政治活动家董亦湘等,他们在常州留下足迹,是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财富。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一)常州大学红色文化资源成果建设近年来,常州大学着力挖掘区域特色的红色育人资源,以 红色融入 铸魂育人 为主线,把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红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红色文化铸牢立德树人之魂。2017年7月成立了“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是全国首家专门从事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致力于两个结合,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科学价值和精神
4、动力。当前,常州大学依托红院建构“十红”格局,通过“十红”(立“红馆”、办“红刊”、编“红书”、组“红联”、建“红库”、创“红社”、拓“红基”、开“红培”、上“红课”、演“红剧”)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科学研究与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常州大学红馆,是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展馆,独特的红色育人平台。“常大红馆”以“红色融入 铸魂育人”为展览主题,包括“融入新时代”“融入常州红色文化沃土”“融入常州大学文化传承特色”三个部分九个单元,展出各类展品二千余件。常大红馆的建设体现了红色文化资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常州大学为例廉超(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常
5、州 213164)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般项目“地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以常州大学为例”(20DJSZ55);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度教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融合研究”(MYJYC2020003)阶段性成果。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课题重点项目:红色文化融入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202002)。作者简介:廉超,讲师,博士。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常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特征,以常州大学为例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而分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6、与对策。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较高,红色文化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尚存在一定问题。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资源课程管理、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创新红色文化教育载体、健全红色文化制度保障等措施,健全长效融合机制。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常州大学64第 20 期(总第 818 期)科学咨询64高等教育依托于建筑这一主要特征,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实践发挥重要作用。(二)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教学的使用与效果常州大学在红色文化育人教育上不断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上,有机融合各种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全过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学,思政课堂更加温暖。地
7、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打造更鲜活有温度的素材,引导思政教师开展红色文化资源学习和利用,讲授与常州有关的重大事件、伟大精神、先进人物等红色文化资源,让课堂鲜活起来。同时,邀请革命功勋后人、历史见证者等走进教室,亲自讲授党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打造耳濡目染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还开设“中国共产党简史”课程,讲述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常州三杰”是极好的教学案例。红色资源引入校园建设,实践课程更加立体。红色文化作为办学特色之一,单独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调研、红色原创作品(歌曲、短视频、绘画、剪纸)等实
8、践作业,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获得感。红色基因赓续血脉传播,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校推进各种红色教育资源建设,如“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推进革命文物等实物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作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讲座特色视频课程,原创 中国共产党30种(46种)革命精神展。(三)大学生视角下的红色文化认同红色文化认同,是衡量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子。通过开展“关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立场、引导大学生辨证看待西方文化,进一步检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效果。根据针对常州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分三
9、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方面,设置“你认为红色文化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新时代有没有必要宣扬红色文化?”“你认同在革命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为?”等问题,其中88.71%的大学生能够清晰指出红色文化同时包含革命时期产生的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的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有必要宣扬红色文化。二是学生接触和获取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途径,设置“你了解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90.23%的学生回答从课堂教学、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参观革命纪念馆等途径获得。关于“学校是否加大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80.95%的学生选择极为必要,并希望能有更多的载体和途
10、径获得红色文化资源。三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定位和作用的认识方面,设置诸如“你认为学校对红色文化的宣传重视吗?”“你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革命史感兴趣吗?”等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在红色文化宣传方面的力度是足够的,选择感兴趣的学生比例高达89.66%,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太感兴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因依然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血脉之中,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更加认同,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不过,我们也要看到21世纪以来的新变化。19952009年出生的Z世代,“成长成熟于网络信息时代,易受到亚文化圈层、智能媒体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负面影响,出现弱化价值认同、虚化价值选择和淡化价值实践的问
11、题”3。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时受到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多,如西方思潮对红色信仰的冲击,新媒体发展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时代变革也影响着红色文化的认同。三、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集聚特征和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所在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现赓续红色文化基因、提升育人价值和发挥区位优势的内在逻辑性”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机融入思政教学仍然面临一定困境,如何更好地实现红色铸魂育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一)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1.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常州大学为例,学
12、校虽然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专门性的红色文化教育场馆,但主要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这门实践课程的学生,教师利用反而不高;从课程的高度来看,依然是附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课程,没有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2.红色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使用仍然不高,如校园活65第 20 期(总第 818 期)科学咨询65高等教育动中红色文化的主题活动不多,即使有一些,如红歌、红剧等比赛,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学校的文化景观,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缺乏有效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大学生的文体活动,红色文化主题较少,红色文化的渗透不够。对大学生而言,许多红色活动的参加,往往是强制性的,
13、缺乏主动性,在参与过程中,由于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也影响参与者的获得感。3.红色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效果欠佳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资源体系的重要来源之一,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本为应有之义。但在课堂教学中,仍以传统灌输式教学、宣讲说服教育为主,很多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同时,课程重叠、重点不突出,在不同科目的思政课程中,虽然都有红色文化的宣讲,但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协调和统一,往往出现一个红色文化内容被不同教师、不同课程反复讲授,学生学习产生较大的倦怠感。(二)健全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教学融合的长效机制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还需要建立一种长效融合机制。1.做
14、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管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管理要规范,一是建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二是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三是明确红色文化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管理手段,四是加强教学的保障管理,保障相关服务体系和物质支持。从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来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充实教学内容,把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主课程之中。2.建设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一是积极开展各种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发掘、利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事迹寻访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料汇集与整理工作,进一步丰富常州大学红色馆藏的数据库资源
15、。二是改革课程考核导向,更注重实践效果。鼓励红色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展演,积极引导学生立足常州丰富的红色资源,创作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积极走向社会,进行红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宣传。三是举办各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3.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平台和载体红色文化教育,要与新时代新技术相结合。一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建立相对稳定的红色文化教育项目,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便利性。二是从常州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常州三杰”纪念馆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纪念馆”便于本校师生学习。三是加强新兴媒体资源的利用,发挥各种网络平台的独到作
16、用,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四是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等数字技术的建设,在不同的教育平台中,如超星学习通、中国知网、网易课堂等新数媒时代,积极彰显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4.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的制度保障在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首先在管理层面建立核心机制,各高校党委及职能部门、各学院协同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部署与规划,形成红色育人合一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其次加强红色文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尤其要掌握红色文化的精髓。最后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经费等物质支持,如培育红色文化课题,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建设红色文物保护等项目的支出。四、结束语实践证明,常
17、州大学对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深入发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在多个方面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现实价值。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出发,红色文化资源无疑是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教育资源,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 孙和平.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 李亚雄,华岩,陈娜.常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J.江苏地方志,2016(5):21-27.3 张智,刘志铭.以红色基因塑造Z世代青年价值观的思考J.青年学报,2022(5):33-37.4 杨现勇.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与策略:以江苏红色资源为例J.文化学刊,2020(11):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