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陕西省武功县北营中学导学案
主备人: 张亚维 审核人:王优选 授课人: 张亚维 班级:七.(8)班
科目
语文
课题
《列子》一则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字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学
习
流
程
学案
导案
导
学
预习
自主学习
1. 文学常识:《列子》相传是战国时 学派代表 所著,其内容多为 , 和神话故事。其思想与《 》相似,代表作有 , , 等。
2. 给加点字注音:峨峨兮( ) 辄( ) 援( )琴
舍( )琴 子之听 夫( ) 卒( )逢暴雨
3.重点词语解释: 善: 鼓: 鼓: 卒: 志: 逃: 洋洋:
4、朗读课文
播放配乐朗读,感受文言文节奏和韵味。
合
作
探
究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 组内讨论翻译课文并积极展示
2.“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4.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学
习
流
程
合作
探
究
5.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6.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类文赏析
阅读短文,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课
堂
检
测
拓展延伸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伯牙善鼓琴( )(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 )
(3)更造崩山之音( )(4)志想象犹吾心也( )
(5)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2、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关于交友的成语或名言
成语
刎颈之交:即生死之交,哪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忘年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朋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称“总角”。)
管鲍之交: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名言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板书
设计
伯 伯牙 所念
牙
善 知音难得
鼓
琴 钟子期 必得之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