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彩墨脸谱》教学设计
孟州市明珠小学 张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是一节集欣赏、创造性、互动性于一体的课程。本课通过造型各异、有着丰富图案及色彩的京剧脸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彩墨画——油水分离的形式结合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和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掌握。通过教师的演示欣赏图片,体味彩墨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对京剧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弘扬我国民族艺术。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三、四年级了解彩墨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拓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愿望。
【教学多媒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PPT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视频、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容。PPT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创作彩墨脸谱。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自己创作一幅彩墨脸谱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设计】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设计】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对比强烈。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材料准备】
学生:脸谱资料、记号笔、重彩棒(或油画棒)、铅笔、橡皮、白色宣纸、彩墨、喷壶。
教师:京剧脸谱资料、图片、视频、音乐、PPT课件、演示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说唱脸谱》片断。
教师带动作配乐演唱,学生欣赏。引出课题——彩墨脸谱(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通过教师演唱,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屏幕信息,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课题。)
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
1、脸谱的起源:
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脸谱的色彩:(课件出示六种颜色脸谱)
红黄蓝紫镌神圣,白绿银灰画鬼妖。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特征。颜色在京剧脸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脸谱图案复杂,颜色鲜艳,但大致上都要有主要的色彩,这些不同的主色代表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让学生观察了解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人物特征以及相关的戏曲人物。(教师讲解同时课件展示——脸谱资料)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典韦。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程咬金。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5种谱式)
师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2)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
(3)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5)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师提问:通过对脸谱谱式和颜色的了解,大家总结一下,脸谱图案左右两边的形状、颜色、人物性格等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脸谱图案左右两过是对称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师小结:脸谱图案一般是对称的,也有些局部是不对称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造型夸张,人物性格特征鲜明。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及各年代面具的发展变化历程,增强感性认识。认识脸谱的谱式及脸谱的色彩作用为学生的设计铺路搭桥。)
三、彩墨脸谱创作方法(视频演示)
通过对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引入创作过程展示。
根据重彩棒、宣纸、彩墨的不同特质,运用油水分离技法创作彩墨脸谱。
生:观看创作过程
师小结:
1、设计脸谱图案,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2、勾勒脸谱图案,线条要流畅。
3、图案画好将宣纸揉成团,反复揉几次,揉出褶皱。
4、脸谱图案涂色,选好主色,至少三种颜色,先从白色入手,由浅到深,最后涂黑色。
5、彩墨晕染背景,将背景用水打湿,先择主背景主色,喷洒,色彩之间自然晕染,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示范代替教师直接示范,营造一种特有的氛围,给学生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学生动手创作
1、展示脸谱让学生参考(课件显示并京剧伴
奏)。
2、作业要求:
(1)、运用脸谱面具绘制一幅与众不同的脸谱;
(2)、构图饱满,造型独特、图案漂亮、色彩明快,
(3)、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4)、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色。
(5)、涂色时要先涂浅色再涂深色。
五、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并利用手机投屏软件,直播学生创作过程。
六、作品展评:
1、学生完成作品,走到讲台展示,教师评价。
2、全场互动,师生共唱《说唱脸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全场互动,让学生享受创造美的成功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七、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脸谱的前世,学习了脸谱的相关知识,大家不仅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创作出了一幅幅彩墨脸谱作品,那么脸谱的今生又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脸谱在生活中的用途,如:手提袋、餐具、茶具、服装、雕塑、石头画等。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创作脸谱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