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能 环 学 院
班级:热动00-1班
学号:0000000000
姓名:00 00 00
日期:2011. 9. 12
生产实习报告
一 生产实习时间
2010年8月22日----9月11日
二 指导教师
魏祥瑞 李海广 张智羽 贾瑞博
三 生产实习目的
1.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和本专业的现状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
2. 使学生简单的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工艺过程及工艺方法。
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
5. 使学生更加的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
四 生产实习要求
生产实习的总要求是:更好的了解社会,接触实际,以增强群众观点和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觉悟,巩固所学理论,获得本专业初步的实际知识,以利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根据这一原则要求,结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力发电方向的培养目标,具体有以下要求:
1.清楚该生产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2.对实习内容及过程有一个清楚地认识。
3.实习总结及体会:实习日记:5000字左右的实习报告,打印、手写各一份。
五 生产实习内容
(一) 动员大会:
新的一学期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实习,实习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动员大会。会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实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需要达到的要求,又简单的讲解了一下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的基本原理。就这样,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拉开了序幕。
(二)实地进行生产实习:
第二天我们正式开始了生产实习,第一周的主要内容是:是对热水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解,熟悉各个结构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主要分为锅和炉两部分。炉主要负责把煤,气,油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锅把热量转移到水中,变为热水或蒸汽,以供人们用于生活取暖或为生产提供动力。锅炉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产生的产品分为: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 根据用途分为:民用锅炉、工业锅炉、电厂锅炉、机车船舶锅炉。 根据压力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邻界压力锅炉、超邻界压力锅炉等。 锅炉的主要部件包括:水冷壁、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等。
锅炉各个受热面的布置:锅炉的受热面有:水冷壁、锅炉管束与凝结渣管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水冷壁:主要是蒸发受热面,作用是保护炉墙,是垂直布置在炉膛内壁的两侧或四周的,由无缝钢管组成,通常为光滑水冷壁。
锅炉管束和凝渣管束:在炉膛出口后面还要装设很多的对流蒸发受热面,这种对流蒸发受热面即为锅炉管束。一般采用上下双筒锅炉的结构,锅炉管束就胀接于上下锅筒之间。凝渣管束是布置在炉膛出口的对流管束。这个管束在结构上横向和纵向节距都设计的很大,因此它本身不容易凝渣。凝渣管束可以保护后面密集的过热受热面不结渣堵塞。
空气预热器:是一种有效利用排烟余热的换热器装置。它的任务是把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预热成一定温度的热空气,从而提高炉温,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使燃烧效率和传热效果进一步得以提高。尾部受热面,尾部受热面包括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尾部的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汽水系统流程: 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锅炉给水晶给水电动门或低负荷给水调节,省煤器--汽包下降管--强制循环泵--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上升管—汽包汽水分离器---蒸汽进入过热器。锅炉汽包内排污水--连续排污扩容器—-蒸汽去除氧器。汽包--低温过热器--过热器--一级减温器—-分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过热耳机减温器--高温过热器--蒸汽流量孔板---过热器出口电动门—-汽轮机。汽轮机高压缸排气---再热器减温器---炉膛辐射再热器---中间再热器---高温再热器---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中压缸---凝汽器。
锅炉水处理:给水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水的含盐量,因而影响蒸汽品质。给水中或多或少总含有部分杂质,这是锅水含盐和蒸汽污染的根本原因。为防止锅炉给水系统腐蚀,结垢并且在锅炉排污不超过规定数值的前提保证锅水品质合格,必须对锅水进行处理。水处理的方法有:软化,化学除盐,蒸发除盐三种。中压汽包锅炉一般可采用化学软化水;高压和超高压以上的汽包锅炉除对补水进行软化处理,还要进行除盐处理。补给水处理系统流程:生水泵-阳离子交换器-排气器-水箱-软化水泵-阴离子交换器-混合交换器-贮水箱-补给水泵.
制粉系统:是指将原煤磨制成粉,然后送入锅炉膛进行悬浮燃烧所需的设备和连接管道的组合。
锅炉燃烧系统,与燃料有关的煤,风,烟气系统称为锅炉的燃烧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使燃料在炉内充分燃烧,放出热量。主要经过:原煤斗——给煤机——磨煤机——炉膛——屏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排气,其中炉膛中的灰渣经过除渣装置和除尘器中的细灰一起经灰渣泵运至灰渣场进行处理。
锅炉通风系统要使锅炉内燃料正常燃烧,运行情况稳定,必需要提供足够的空气,并及时排除烟气,通常将输送空气和排除烟气的系统叫做锅炉的通风系统。
运灰出渣系统,灰渣系统是指将锅炉灰渣斗中排出的炉渣,吹灰器吹下的灰和除尘器捕集下的飞灰等废料经收集设备,输送设备排放至灰场或送往厂外的全部程。
(三)对电厂DCS仿真系统的使用认识。
DCS的全称是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又称为分散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行业内业称4C技术既Control控制技术;Computer 计算机技术;Communication 通信技术;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技术。
传统的DCS是通过PLC和执行部件以及数据采集相连,现在的DCS把这两个功能集成在一起了。DCS应用到煤电厂,和通用的DCS系统一样,按电厂运行逻辑根据各种模拟数据量,经过电厂运行的逻辑实现对各种执行部件的控制,这个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光能准确采集各种数据和能够正确发出控制指令时基本功能,关键是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这个是电厂提高效率的关键,要知道一台30万千瓦的机组满负荷发电每天就是720万度,提高1%的效率就是7.2万度。
DCS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DAS,MCS,SCS,FSSS,汽机旁路控制及发电机-变压器组及厂用电的监控等。DEH及MEH应要求厂商提供与DCS相同的硬件,以实现一体化的监控。辅助车间按水,煤,灰系统,采用PLC+上位机组成局域网,设置三个辅助车间(系统)的相对集中控制点,对于是否在三个局域网的基础上进而组成全厂辅助车间网络,并在单元控制室设置监控点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由于三个辅助车间(系统)地域分散,需巡视设备点较多,专业差异大,在单元控制室监控的效果尚待考验的具体情况,建议本期暂不考虑。
SIS系统一方面提供从电厂控制系统取得的实时数据及其处理后的信息,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计算和分析,提取出生产过程综合信息作为管理和操作的依据和指导,使管理者能科学的决策。SIS的基本功能有:1.全厂生产过程监控信息共享;2.全厂机组间负荷经济分配及调度;3.厂级性能计算和分析;4.主机故障诊断;5.机组寿命计算和分析;6.主要设备状态(泄漏、磨损等)检测和计算分析。
对DCS的功能有了了解之后,我们先对这个系统进行大致的了解。在系统图上我们要看懂阀门、锅炉、热井等各种控制锅炉及汽轮机的部件,怎样控制它的运行,怎样对泵内加水,锅炉的上水,对密封油系统进行处理,氢气及二氧化碳的置换,到最后将锅炉及汽机启动,完成任务。
我们使用的系统是600MW仿真机组。在进行仿真操作的运行时,首先是打开汽轮机系统,打开汽轮机中的循环水泵,让水流入冷水系统中,接着使凝结水箱的水位达到所需要求,必须是热井中的水达到4~6米才符合要求。接着就是锅炉系统中的空压站,启动压缩空气系统。再打开汽轮机系统中的润滑油系统及密封油系统,使油进入。在就地中对二氧化碳进行置换。这步最重要的就是机组的盘车,盘起车来就可以将后面的各步进行下去。
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只是对仿真系统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电厂的DCS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汽轮机、锅炉的控制及安全要求复杂,燃料、水、灰等相关辅助设施庞大,产生的电能受电网调度要求高,造成用于电厂的DCS应具有回路反馈控制、顺序控制、混合控制的复杂控制功能,具有驱动多种执行机构的要求,完成复杂计算能力及先进控制功能。
在使用这套系统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即除氧器及凝汽器水位的控制。我们在操纵过程中,除氧器的水位不是上不来就是达到顶端,这对于生产是不允许的。首先认识除氧器中的水位问题。除氧器只要是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正常运行时,除氧器的水主要从凝汽器由凝结水泵打入,因此,除氧器的水位控制和凝汽器水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除氧器水位是通过调节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来满足要求的,而凝结水流量又直接影响凝汽器水位,如果凝结水流量大幅度变化,则凝汽器水位也会大幅度变化。凝汽器水位的稳定取决于凝结水流量与凝汽量和化补水的平衡,由于凝汽量取决于汽机负荷,汽机负荷不变时,凝汽量基本不变,故在稳定负荷时的凝汽器水位取决于凝结水流量与化补水变化量的平衡,有与化补水流量只与凝结水流量的6.7%~10%,故凝结水流量大幅度变化时,化补水很难弥补凝结水流量的变化,从而使凝汽器水位产生较大的变化。
将炉、机、电作为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实现整个发电机组的综合自动化和提高管理水平,且单元机组可真正达到完全集控运行,方便实现AGC(Automation Generator Control)功能。
电气系统监控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都采用强电“一对一”硬手操控制,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控制绝大部分为作用于断路的简单的跳、合、逻辑控制,其操作开关布置在电气控制屏台上,电气常规控制的最大问题是所有断路器需要运行人员一对一手动操作,而且因控制室屏面的限制,大量厂用电系统的开关只能就地操作,这种控制模式对当前发电厂的“减人增效”不利,也使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于工业过程控制DCS设备制造质量的完善提高,发电机,变压器以及厂用电系统中电气系统已成功的纳入了DCS监控,对于电气的专用自动装置如发电机的AVR,自动准同期装置,厂用电源快切装置,继电保护系统等仍采用专用装置来实现。这些装置可用通信方式或硬接线方式与DCS接口,另外设置必要的紧急跳闸按钮,实现炉、机、电一体化控制功能。
电气控制系统进入DCS后,对于电气和热控两个专业调试工作的分式、配合也有新的问题,原则上热控人员应负责DCS系统维护工作,而所有电气信息的处理,电气控制,连锁保护逻辑功能应由电气人员负责,全部电气控制功能应由电气人员负责试验。
六 实习心得
在实习期间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总结了经验
第一,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过硬。第二、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顺利工作的保障。在工作之中不只是同技术、同设备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同人的交往。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同事之间的交往原则和社交礼仪。这也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为顺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
另外在工作之中自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对相关技能知识的标准掌握等。所在我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怕苦怕累,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到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实践中去。经过过去一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人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技能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周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