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年级: 九年级(上) 课题 :23.1图形的旋转课时: 1课时 科目/教材:人教版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物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经历对旋转图形的欣赏、分析、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通过多角度地认识旋转图形的形
3、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过程,发现旋转变换所蕴含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从活生中的数学抽象出概念.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学生学习事项
教师教导、调控方式
所需资源
环节一:探究旋转的定义
1、实物“风车” “时钟”的展示.
2、利用多媒体演示物体的旋转.
3、举例说出生活中运用旋转的例子
环节二:随堂练习
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旋转定义的理解.
2、 填空题: 考察学生对旋转中心,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理解.
5′
6′
1、学生观察实物“风车”“时钟”的转动.
2、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物体的转动,并思考物体是怎样旋转的.
3、学生举生活中旋转例子.
个别提问学生完成练习的解答.
1、展示实物“风车”“时钟”,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旋转.
2、请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物体的转动,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小结出旋转的定义(板书课题).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与补充,并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风车
时钟
多媒体
环节三:合作探究旋转的性质
在硬纸板上,裁下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外找点O作为旋转中心,三角形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三角形(△ABC),然后围绕O转动三角形,再描出这个的三角形(△A′B′C′),移开三角形.(1)线段OA与OA′有什么关系?(2)∠AOA ′与∠BOB′有什么关系? (3) △ABC 与△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环节四:拓展训练
1、议一议
2、中考演练
环节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
2、还有什么疑惑呢?
14′
8′
3′
1、同桌合作完成, 与周围同学交流答案并总结解题方法.
2、学生再观察老师和同学在黑板上合作的演示,并交流小结出旋转的性质.
3、个别提问小结旋转的性质.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提问
1、回忆交流旋转的定义及性质.
2、谈谈如何用旋转定义和性质进行解题,解题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
1、巡堂、关注学生是否会能顺利的完成合作.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补充,并小结出旋转的性质.
1、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2、引导学生倾听同学陈述“中考演练”中第三个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强调注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小三角形
模型
白纸
多媒体
多媒体
环节六:布置作业
2′
1、同步指导第32页。
2、试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为建国62周年设计一个图标,
祝祖国明天更美好!
要求学生课后通过多观察和收集有关旋转的图案认真完成作业.
环节七:生活中的旋转
2′
学生观赏
演示生活中有关旋转的图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一、旋转的定义
1、定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对应点、对应线段、 对应角.
二、旋转的基本性质
三、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