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50641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二框《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理论依据】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本框内容属于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的“珍爱生命”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通过重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对生命的敬畏要从意识层面上升到行为层面,并最终升华为道德层面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选择过上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怀,自觉珍爱生命。 (2)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主动关爱他人。 2、过程与方法: 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资源为载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和具体做法。 3、知识与能力: (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2)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神圣的,要敬畏生命。 2、教学难点:懂得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闻播报,引入新课。 课件播放: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闻片段。 学生谈感想,并思考:为什么以国家的名义隆重祭奠死难者?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敬畏生命等。 二、说文解字,初步感知。 师:“敬畏”是什么意思?你对“生命”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课件展示:“说文解字——敬畏生命” 师: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呢?又该怎样敬畏生命呢?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稍后进行课堂互动交流。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1、寻根溯源——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课件展示:车祸、地震等图片。 师:从以上图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室总结。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板书) 课件播放:尼克·胡哲的坚强故事。 师:从尼克·胡哲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板书) 课件展示:26个国家联合搜寻失联的MH370航班、悼念遇难者。 师: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寻找失联的客机值得吗?为悼念生命而默哀又让我们体味到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板书) (过渡)师:正是因为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神圣的,所以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敬畏生命呢? 2、明理导行——怎样敬畏生命? 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知道怎样敬畏生命,我们必须树立什么思想和意识呢? 课件展示:生命与金钱、地位、权势、荣誉、事业……的关系 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生命至上(板书) 师:我们只有树立生命至上的思想,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才能自觉地去珍爱生命。那么,珍爱生命,首先是珍爱谁的生命呢?对,首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那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漠视自己生命的行为吗?你打算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漠视生命的事例,并回答珍爱自己生命的做法。 课件展示:闯红灯、翻越护栏、楼梯间打闹等图片。 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归纳总结。以翻阅护栏为例,展开说明,调节气氛。 珍爱自己的生命(板书) (过渡)师:你听过“最美逆行者”的说法吗?你知道指的是谁吗? 课件展示:消防员救火图片 师:如何理解消防员的这种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消防员不仅懂得生命至上的道理,而且更懂得生命是休戚与共的道理。你知道“休戚与共”的意思吗?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休戚与共(板书)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会主动地去关爱他人的生命。那你知道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人在呵护着我们的生命呢?又有哪些行为是漠视他人生命的表现呢? 学生活动:列举相关事例。 课件展示:学校楼梯、维修外墙、交警、礼让行人的司机等;校园暴力、超载、酒驾等图片。 师: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我们要坚决谴责;珍爱他人生命的行为我们要真心点赞。 珍爱他人生命(板书) 课件展示:情境模拟。 学生活动:在这些情境中,你会如何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以进出教室开关门为例,讲述自己小学时的经历,活跃课堂气氛。 师:通过刚才的情境模拟,我觉得同学们的表现都是棒棒哒!老师为你们点赞!自己也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吧! 四、知识梳理,道德提升。 师: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懂得了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道理,这样我们就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关爱他人的生命。大家想一想:我们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是谁命令我们做的吗? 课件播放:救护车遇上拥堵,私家车让出生命通道。 师:这个视频告诉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 内心自愿(板书) 教师边梳理知识,边补充板书,构建起本课的知识体系。 五、板书设计,构建体系 生命至上 脆弱、艰难 思想上 坚强、有力 why how 休戚与共 崇高、神圣 珍爱自己生命 敬畏生命 行动上 关爱他人生命 what 内心自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社会民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