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的方法
——新疆和静县第六幼儿园 桑山岱 13309960353
【内容提要】
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有人说幼儿是天才的画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逻辑思维的上升会逐渐退化,因此幼儿绘画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的兴趣、想象力、创作力和审美能力抓起。
【关键词】: 激发兴趣 丰富想象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欣赏 赏识评价
【正文】
美术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他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容易被幼儿所喜爱和接受。幼儿天性喜欢美术,但上好一堂课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教师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我从事幼儿美术教学工作十余年里积累了一些教学方法,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激发兴趣为先导,在游戏中教学
幼儿的兴趣很广泛,所以调动幼儿学习美术的动力就是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活动就是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每一次相互作用就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机会。教师要采用有趣的形式新奇特别的材料,调动孩子的兴趣,充分引发幼儿全身心地自主参与,促进其充分、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一个人的想象创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从小培养,从细微处着手,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做个有心人,尊重孩子的兴趣,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要,体会孩子的喜好,就一定能够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使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在教学过程的孩子们玩游戏形式来设计完成。这样是把“死板”教材变成了“活”的,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如:画《美丽的烟花》时让幼儿以吹色游戏中完成。首先让幼儿把液体颜色滴在白纸上,用一根细管吹出簇簇烟花。这样以玩耍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幼儿有兴趣地学习和操作,使孩子们没有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而愉快中获取美丽烟花的画技。
二、丰富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也为他们的将来成为艺术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并随时随地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毕加索曾说过,绘画的最终目标是创作,而想象力是创作的翅膀,所以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如:
1.对幼儿进行绘画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能力来有循序传授绘画技法。不能强迫和急进,要用艺术语言来启发或感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下自主学习完成绘画。
2.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让幼儿死板的临摹绘画作品,鼓励他们能画出主要特征就可以了。
3.教学中多引导幼儿对实物进行观察,分析,简单描述并大胆提出问题,解疑问题中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4.对幼儿的绘画作品更不要用“像”或“不像”等话语来评价,对于那些想象奇特的作品要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
5.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三、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欣赏创作
教师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将自己对审美对象的理解无条件地、单向地灌输给幼儿,幼儿只能认同教师及其知识,而没有自己的感知和体验,使幼儿丧失自我感受,最终导致审美素质下降。如:《多彩的毛线团》教学活动中:
1先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毛线团色彩、线条、形状,不要操之过急。教师首先鼓励儿童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使儿童通过讨论和争辩,得出相对更确切的结论,也就是说讨论的目的只在引导和提升,而不是硬性说服,更不是压制不同意见。
2.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亲自摸一摸,看一看毛线团。这样幼儿可更加真切的感知事物的形式和结构,增强观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就会有较正确的感知能力。同时欣赏完后,让幼儿感知美术书里的作品色彩、线条、形状。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图形创作自己的作品,尝试用色、线、形状用绘画技法表现出自己对毛线团的情感。
四、赏识和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
1.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2、尊重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教材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氛围,消除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感到学习绘画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这样让幼儿们在乐趣中吸取绘画知识,掌握技能。同时培养了幼儿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