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理辅导案例常.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5445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辅导案例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辅导案例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 上午,按惯例接待孩子入园。小班幼儿杨守林拉住妈妈的手,哭个不停。我使个眼色,守林妈妈会意后松开手走了。经过耐心的哄劝,守林的哭声越来越小,当守林的最后几声抽噎将要停止时,坐在对面小椅子上的李莹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只见她两只小手乱拍桌子,脸贴在桌面上,身体无规则的剧烈摇动,小脚乱跺,那种连碰带撞的模样,那种痛彻心扉的哭声,很难让人相信是一个三岁孩子所为。只是两三秒钟的时间(当时,我和旁边的辛老师完全被她的举动惊呆了),我俩立即又哄李莹,但无论怎么说,李莹只是闹的动作小了点,照旧大哭。这时,守林又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没办法,我俩只好一人哄一个。于是我把守林揽在怀里,轻轻的抚摸他,眼睛却盯着李莹。奇怪,守林的哭声立即停止了。我心里一动,对辛老师说:“惠霞,快把李莹抱起来,……”惠霞以言而行。果然,奇迹出现了,在惠霞的轻拍、安慰与抚摸下,李莹逐渐安静下来,渐渐止住了哭声……   事后,我和辛老师一致认为:守林的哭声引发李莹的恐惧心理,使她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这是孩子内心心理行为的正常反映。此时,李莹的表情也许会很不好看,可是我们却毫无察觉。此时,如果有人安慰她,或带她离开一会,也不会有刚才的一幕。但是,我们只顾哄劝守林,疏忽了其它孩子们的心理行为(毕竟他们只有三岁呀)需求,更疏忽了胆小的李莹,导致她恐惧过渡,出现反常行为。 这件事,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与孩子接触时,一定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行为,考虑每个孩子的心理感受,并照顾他们的个体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如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呢? 一、创造一个能激发积极社会情感的充满爱心和关切的环境。 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能理解、接纳第个幼儿的特点,在一个班上,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有的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 教师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一视同仁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实践证明,在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创造一个能调动和发挥幼儿潜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环境。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要在不背离点的教育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分寸,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语和举动要能恰当地顾及行为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后果,教师的所有目的,不是简单的限制、管理孩子,而是有助于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明确自身的责任,愉快的给自已发出命令,自觉地给自己提出要求。能激发幼儿潜能的环境,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教师经常使用协商、启发、建议的口吻说话,教师的语言、表情、姿态、动作无不包含着尊重和信任的信息。2、教师能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活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3、尊重每一个幼儿的认知优势和创造力。4、能注意发挥期望效应的积极功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是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发展潜能,能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和长处,从原有的起点出发,鼓励启发幼儿,就越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三、创造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纳的环境。 自尊感是自我评价引起自我肯定和希望得到他人或集体尊重的情感,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情感和决心。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在遵守《纲要》精神的前提下,注意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橫向比较。如果成人经常公开议论孩子是笨蛋、小傻瓜、多动症、没出息,是“一分钟也不能安静”、“什么也学不会”的人,孩子就会失去自尊和自信,就会惶惑,不听话和自暴自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多适用积极的评价,这是发展自尊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改善幼儿处境。3、支持幼儿去获得成功体验。 四、创造一个能引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的观察和有趣的环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人的行为常常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动机:一是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望;二是好胜的内驱力——成就欲望;三是合群的内驱力——交往欲望。教师在准备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时,要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