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杨国金教授讲座.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35438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国金教授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杨国金教授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衔接教学考 合力育新人 ----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主要突破及其价值追求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国金 QQ:1946401602 一、 教育目的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1、明晰的宏观教育目的 从“建设者”到“建设者+接班人”。 从“四有新人”到“时代新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十九大报告) 2、笼统的中观课程目标 双基: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 + 必备品格 + 关键能力。 中学教育目标之一: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1952) 3、割裂的微观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实验的反思 基本建立适合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考试评价不够匹配、教学实践指导不强、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课程教学问题 教育片面性。 教学过度化。 课程碎片化。 重育分轻育人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亟待深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考量 • 超前谋划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服好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 •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内在诉求 •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有效统筹课程教学改革与考试招生改革。 二、 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有效融通 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基本原则 •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 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 坚持遵循教育规律。 • 坚持改革问题导向。 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主要过程 • 精心遴选专家队伍。 •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 广泛征求多方意见。 严格审核把关质量。 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修订 重新定位普通高中教育 2003年课程方案 2017年课程方案 变 化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强调社会性、学术性、职业性,注重统筹协调。 具化普通高中培养目标 2003年课程方案 2017年课程方案 变 化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强调核心素养,培育时代新人。 优化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内 容 2003年课程方案 2017年课程方案 变 化 课程框架 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科目→模块(单元、主题、任务群) 取消学习领域;因需设置模块。 课程门类 15个科目 16个科目 外语增加3门;单列校本课程。 课程类别 必修 选修Ⅰ 选修Ⅱ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调整课程类别,赋予各自功能:必修是合格性学考依据;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是高考和等级性学考依据;选修可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 课程内容 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思想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关联性。 增加思想性、关联性。 学分要求 116+28(22+6)=144学分 88+56(42+14) =144学分 精炼共同基础,强化选择修习;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 强化课程实施制度建设 强化课程实施制度建设 2017年课程方案 培养目标 略 培养目标 略 课程结构 略 课程设置 略 课程内容 略 课程内容 略 课程实施与评价 合理有序安排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课程实施 与评价 科学编制课标与教材;合理制定课程实施规划;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 条件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加强经费保障。 / / 管理与监督 完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保障职责;建立国家和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制度。 切实加强教学条件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普通高中教师编制标准;完善教师工作量核定办法;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修订完善设施设备配备标准;配齐专用教室和场馆;创设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 加强经费保障:合理核定经费投入标准,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建立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健全反馈改进机制。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 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各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学科教学内容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重新梳理安排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 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活动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 引导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关键环节,实现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具体对接。 注重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制定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的缺位及其影响。 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制度框架。 有效衔接教学考试 制定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意义。 衔接什么:打通学、教、考、评各个环节,明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龙头、总纲,是课程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怎样衔接:优化课程结构,适应高考的选择性;课程教学考试容量稳定、难易明确;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有效衔接课程教学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加强统筹协调、有效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3、 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亮点 突出思想性: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家安全、法治教育。 增强整体性:学科内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配合、学段间的衔接;学科课程与现实生活、职业教育、高考综合改革的关联。 体现创新性:凝练核心素养、梳理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提出质量要求。 强化可操作性:准确定位高中教育,关注全国各地差异,有效衔接高考改革,指导性、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变化 明确一个定位 取得两项突破 实现三个优化 落实四项保障 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 高考升学准备 社会生活准备 职业发展准备 终身发展奠基 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精选重组教学内容。 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不同考试的质量要求。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基础性、选择性。 优化课程内容,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完整性。 优化课程实施,增强指导性、可操作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加强经费保障 加强管理与监督 三、 育人模式与管理制度亟待创新 1、准确把握课程修订要求 学习课程方案,全面了解国家教育目标。 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教学要求。 调整备考思路,有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 高考综合改革制度框架。 2、不断创新学科育人方式 关注政策变化,依据课标教学。 加强课程建设,整合学科课程。 有效实施教学,优化教学设计。 创新育人模式,加强教学研究。 3、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常规 全面开设课程,合理安排课时。 合理配置师资,保障教学条件。 指导生涯规划,科学选科选考。 改革班级管理,改进教学管理。 科学评价教学,依标监控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