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冷水中心校内能及应用章节检测
班次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2.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陨石进入大气层后燃烧发光 B.天冷时人们通常会搓手取暖
C.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D.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会胀破
4.热传递实质上是( )
A.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B.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C.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热量从质量大的物体传给质量小的物体
5.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6.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了热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加,温度可能不变
7.根据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水的比热容比30℃水的比热容大 B.一杯水的比热容是半杯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 放在阳光下晒着的水比放在阴凉处的水的比热容要大
D.一滴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
8.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9.已知一质量为3kg的铜块,比热容是0.39×103J/(kg·℃),现在把这个铜块锯掉三分之一,则剩下的2kg铜块的比热容是( )
A.0.13×103J/(kg·℃) B.0.26×103J/(kg·℃)
C.0.39×103J/(kg·℃) D.0.78×103J/(kg·℃)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温度低 B.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1.2kg的冰从-15℃升高到-5℃吸收热量是Q1,2kg的水从5℃升高到15℃吸收的热量是Q2,则[已知c冰=2.1×103J/(kg·℃)]( )
A.Q1<Q2 B.Q1=Q2 C.Q1>Q2 D.不能确定
12.如图所示的四种交通工具,不用热机作为动力机械的是( )
1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4.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料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15.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你认为下列方法目前不可能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因克服摩擦力而额外消耗的能量
C.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 D.想办法把燃料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做有用功
16.水电站用拦河坝提高上游水位,高处的水流下来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顺序是( )
A.动能、势能、电能 B.势能、动能、电能
C.内能、电能、动能 D.动能、电能、势能
1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C.用糨糊可把纸粘在墙上 D.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体积变小
18.一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此汽油机在每秒内( )
A.完成30个冲程,做功60次 B.完成60个冲程,做功15次
C.完成3600个冲程,做功900次 D.完成900个冲程,做功3600次
二、填空与实验题(19~24每空1分,25~27每空2分,共31分)
19.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2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和 。
21.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 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 越高,分子运动越 。
22.热机是将 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冲程;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 (填一种污染)。
23、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 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24.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 ,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25.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__ __的方式改变的。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26.天然气在我市广泛使用,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以放出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下5kg的水温度上升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2)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1kg水在温度升高10C时,
吸收 J热量;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
三、计算题(28为6分,29为9分,共15分,30可选做)
28.有台柴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消耗了100g柴油(热值3.3×107J/kg),这些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若这台柴油机的效率为40%,则一个工作循环中输出的有用机械能为多少J。 (有用机械能W表示)
29.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0.森林是一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温度升高了5℃。请计算:
(1)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3)100m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05L的氧气)
2019年冷水中心校内能及应用章节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A
C
D
C
D
D
D
B
C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C
A
A
C
A
D
B
B
B
二、填空与实验题(19~24每空1分,25~27每空2分,共31分)
19.分子、原子 20.热传递、做功 21.扩散、温度、剧烈 22.内能、排气、污染大气(酸雨、温室效应) 23.热传递、做功 24.做功、升高、热传递 25.热传递、4.2X104J 26、 2X106J、40 27①甲、乙, 甲、丙 ②4.2X103J ③3.0X105J
三、计算题(28为6分,29为9分,共15分,30可选做)
28、解:①Q放=mq=0.1kgx3.3x107J/kg=3.3x106J
②W=ȠQ放=40%x3.3x106J=1.32x106J
29、解:①Q吸=cmΔt=4.2X103J/(kg.℃)x200kgx(100℃-25℃)=6.3x107J
②Q放=mq=6kgx3.4x107J/kg=2.04x108J
③Ƞ=Q吸/Q放=6.3x107J/(2.04x108J)=30.9%
2019年冷水中心校内能及应用章节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A
C
D
C
D
D
D
B
C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C
A
A
C
A
D
B
B
B
二、填空与实验题(19~24每空1分,25~27每空2分,共31分)
19.分子、原子 20.热传递、做功 21.扩散、温度、剧烈 22.内能、排气、污染大气(酸雨、温室效应) 23.热传递、做功 24.做功、升高、热传递 25.热传递、4.2X104J 26、 2X106J、40 27①甲、乙, 甲、丙 ②4.2X103J ③3.0X105J
三、计算题(28为6分,29为9分,共15分,30可选做)
28、解:①Q放=mq=0.1kgx3.3x107J/kg=3.3x106J
②W=ȠQ放=40%x3.3x106J=1.32x106J
29、解:①Q吸=cmΔt=4.2X103J/(kg.℃)x200kgx(100℃-25℃)=6.3x107J
②Q放=mq=6kgx3.4x107J/kg=2.04x108J
③Ƞ=Q吸/Q放=6.3x107J/(2.04x108J)=30.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