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日》教学设计
本溪市南芬中学 李丹
1、掌握生词,掌握象征表现手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2、 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品味文中语句的含义。
3、 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为了理想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与掌握象征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与文章的主旨。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设计
一、设情报导课
1、导语
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文,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日”的,你能想到哪些?(“日出江花红胜火”、“ 东边日出西边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想到一个有关“日”的成语和神话故事吗?(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夸父逐日后羿射日)谁能讲一下“夸父逐日”的传说?
听完故事你觉得夸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父意志坚强,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夸父勇敢、敢于和自然作斗争}
刚才同学们积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短文两篇看人《日》,看作者又赋予了日什么样的深意。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2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本文。
3、作者作品
巴金: (1904-2005) 原名李尧堂,四川成都人。1927年赴法留学以巴金为笔名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之后开始创作文学,一生作品丰富,有中长篇小说二十多部,短篇70余部及大量散文随笔外文译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作品都收在《巴金选集》。
二、听读感知
1字词积累
旸( )谷 一瞬( ) 浸( )在 一撮( )灰
2、作者是怎样看待飞蛾扑火的;作者赞美飞蛾扑火和传说故事(夸父逐日)的目的是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回答。
师明确:表达作者对光和热、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3、从文中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试勾画出来。
生①: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
师:你觉得里面哪个词需加上着重号?
生①答:赞美;
生②答:黑暗的、寒冷的
师:那我们再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再找一找。
三、朗读品味
师:请同学们满怀激情,齐读文章,并再次感受文章。
师:你能找一句文章中的话语,作为一句名言积累吗?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师:大家理解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在理解时,要结合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有着许许多多的革命勇士像飞蛾、夸父一样,为了追求理想、光明,抱着坚定的信念,去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也希望成为一名勇士,去为革命、为理想和光明而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大家此时能理解刚才划的语句吗?
四、品读感悟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的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2、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课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独立不惜牺牲,作者以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那些为追求光热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3、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追求光和热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笼罩)
五、诵读欣赏
指导《日》的朗读。在《日》中,作者写道:“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这一句是什么句式?应该怎么进行朗诵表现?
明确:是反问句;应采用升调朗诵。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这个长句应该如何停顿和强调?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教师点评指导:……“飞蛾”,一种渺小而不美丽的生物,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路上,从飞蛾到夸父,他们为了光明,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里,朗诵时,随着语意内容的改变,两个意象发生转变,由低级到高级,这里朗诵者的声音应该渐渐高昂起来。
教师:《日》这一篇表达的情感,重点在哪里?朗诵时,如何处理这重点?
教师认定:应该在这里──“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生。所以,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六、归纳延伸
1、历史上有哪些伟人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生命的?请举例说说。
2、仿照“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中“为着…宁愿…”这一句式说两句话。
板书设计:
飞蛾扑火 追求光明 不惜牺牲
日 夸父逐日 仁人志士
我化飞蛾 奉献牺牲
巴金语录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泉源。
关于人生。“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间,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他点燃或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