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空城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3545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城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空城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空城计》 授课人 王 端 学校 盖州市太阳升学校 版 本 语文出版社 年 级 七年一班 单 元 第二单元 课 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运用小说的基本阅读方法,梳理故事情节。 2、 以文本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重视生师、生生及生文间的“对话”,并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重视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领略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分析问题,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课前已预习课文,课余时间又阅读了《三国演义》相关章节,初步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 2、上节课学习了一些有关小说的常识,对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3、七年级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乐于表达。 4、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提问、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 5、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分析表达能力尚不足。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是什么样的?探究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电子白板 微课视频 视频 音频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 计 意 图 情境导入 检查预习 讲授新课 教师用《空盒计》导入: 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猜测,并作出理性分析 导语:近期我们同学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积极踊跃,所以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别致的礼物。但礼物只有一份,谁能猜对,这份礼物将最终归属于谁。 不好意思,大家都猜错了,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为什么猜错了呢? 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忽悠”大家吗?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其实,老师今天是诸葛门前弄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教正宗的《空城计》。 我想此时此刻,我们同 学早已迫不及待,想穿 越回英雄辈出的三国时 代。“空城计”这个故 事究竟是诸葛亮有意使 然还是被迫为之呢? 视频播放《故事背景》 老师前一天通过班级微 信群发布预习检测题, 学生通过跟帖方式作答 课堂选取学生答卷讲评 1、阅读文本,梳理故事情节: 高潮 发展 高潮 结局 (教师指点方法:先抓 高潮)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 书越读越厚,我们从一 篇故事中归纳出主要情 节,书越读越厚,我们 试着根据这四句话,复 述故事内容,可以有自己 的发挥。 指名发言并引导学生互 评作出点评。 猜测并阐述理由 分析猜错原因 明确知识并巩固 分析、作答。 。 练习复述,举手发言 音频《十面埋伏》自制教具 微课视频 电子白板 电子白板 电子白板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导入新课 了解背景,激趣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 并简单复述 随堂练习 拓展练习 课后作业 结束语 2、慧眼善辨:分析胜败原因 布置问题,引导作答并总结:(从“空城计”字面 入手。 板书 无兵可守,失城则败, 诸葛亮只能兵行险招 兵不厌诈,虚虚实实, 诸葛亮是在险中求胜。 司马懿用一成不变的眼 光看待诸葛亮,而诸葛亮恰恰猜中并利用了司马懿的心理,那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是主角: 司马懿并非等闲之辈,发挥想象,想象司马懿得知真相后的反应。 拓展练习:我在现场 读历史故事,我们总会生发出一些奇怪的想法,特别是我们同学十三四岁的年龄,更容易想到一个问题:假如我是当时的某某,我一定会如何如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 小结:假如我在现场,我们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否可行。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永远没有假如。正是诸葛亮、司马懿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闪亮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星空。 布置作业:结合文本,从人物角度入手,试分析小说如何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教师寄语: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西城之役,胜负已定。可是拥有诸葛亮的蜀汉,最终也没能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壮志未酬 根据文本,结合自身理 解,作出合理分析 选取小说中八个角色, 按平时的八个学习小组,每组出一名代表抽签决定角色,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课后完成 电子白板 电子白板 微课视频 电子白板 电子白板 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分析并阐述看法的能力 激发学生自豪 感,树立正确 历史观 检查课堂所学 知识掌握情况, 并能适度发挥 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实际阐述看法的能力 训练学生对描 写的分析能力, 并为下课时学 习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探究 历史、辩证分析 问题的兴趣。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拥有司马懿的曹魏也 没能挡住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由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英雄可以点亮时代,却无法改写历史。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最先进的生产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 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空 城 计 罗贯中 险——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教者力图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学习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位于“了解故事是什么样的?探究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鼓励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主,并以文本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序相承。教者注重引导分析,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激发学生的历史观,培养创新精神。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教者预期的学习目标能够基本实现,并能在细节上有所提升,能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绝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并主动发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能在评价中发现自身不足。 不足之处: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激发,语言表述能力还有待提升。 预期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教者能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更广泛地阅读、更理性地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