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詹天佑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1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
重点
找准单位“1”的量。
教学
难点
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ppt
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
教学策略及意图
【复习导入】
口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题目。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2)出示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阅读与理解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3)分析数量关系。
①学生折纸理解题目,展示交流。
萝卜地面积是大棚面积的一半,也就是480m的;红萝卜地面积是萝卜地面积的。
②画线段图理解。
(4)解答问题。怎样列算式?为什么呢?
(5)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
480×=240(m)
240×=60(m)
综合算式:
480××=60(m)
方法二:
×=
480×=60(m)
列成综合算式:
480×(×)=60(m)
(6)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上面答案的合理性。
生:因为红萝卜地面积是60m,萝卜地是它的4倍,而大棚面积是萝卜地面积的2倍。所以60×4×2=480(m)。答案是正确的。
(7)比较两种做法的异同点。
教师总结:第一种做法是两次单位“1”不同,先求萝卜地有多少面积,再求红萝卜地有多大面积。第二种做法是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红萝卜地有多大面积。
2.教材第14页“做一做”。
【课堂作业】
1.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3.练习三的第3题。
【课堂小结】
我们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分析与解答】
⑴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学生折一折。
②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240(平方米)
⑵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学生动手折一折
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板书设计:
第5课时解决问题(1)
单位“1”的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紧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并事先复习如“20的15是多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教师应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但这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