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践与介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0997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践与介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践与介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践与介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2 卷第 5 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Vol.22 No.52 0 2 3 年 9 月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ep.2023收稿日期:2022-10-26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项目“巴渝木版年画的审美意蕴及美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BYMY22B09;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项目“巴渠荔枝古道民间石刻艺术研究”,项目编号:BYMY22B28。作者简介:1.赵岩(1984),男,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学研究;2.张琳(1984),女,河

2、北省石家庄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践与介入赵岩1,张琳2(1.四川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重庆 400000)摘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植根于传统,但又在各个时期自觉地以创新的姿态寻找时代感,进而体现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与民族情感。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和使用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代性”对于艺术而言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近些年来,传统工艺美术通过其独特的审美特性与艺术语言不断地介入当代艺术场域,彰显自身的“当代性”。以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皮影”“苏绣”

3、“陶瓷”等元素为例,通过其在 57 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的介入性事件,探讨传统工艺美术在时代特有场域中所彰显的“当代性”以及当代艺术家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具体实践,并以此来阐述当代艺术所呈现出的民族情感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关键词:传统文化;工艺美术;当代性实践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23)05-0072-05一、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概念上来看,传统工艺可以理解为以手工劳动的方式对某种或多种材料施以一定手段以改变其形态的过程和结果;而工艺美术品通俗来讲则是传统手工艺中具有美术倾向的那部分产品,但从根本

4、意义上讲,传统工艺美术品还是手工艺品。传统工艺美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传统工艺美术一直承载着人们造物的理想。无论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先秦时期的青铜、汉代的漆器、唐代的铜镜、宋元清的瓷器,还是明清家具,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为一种艺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共同体。虽然当今传统工艺美术的光芒在现代设计的繁盛景观之中常为大众所忽视,但是二者都是对文化的凝练与运用,都具有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设计是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形式,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传承关系1。传统工艺美术一直存在,并在不断发展,向世人展现出它新的生机。

5、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一个民族对于传统文化有着习惯性的历史认同感。从历史角度来看,传统工艺美2023 年第 5 期赵岩,等: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践与介入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性,并且呈现了一种历史的传承。从文化内容来看,传统工艺美术通常是厚重的民族精神的物之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如精妙绝伦的中国陶瓷,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再比如丝绸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但在个性之中又透露出共性,都展示了不同地方的人民的精神追求,承载

6、着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同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内容,是东方审美和民俗习惯的体现,其文化价值中也呈现着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及各地文化习俗和人文观念的重要依据。从民族情感来看,传统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宗教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它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蕴含着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感。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发展特点和文化内涵,是不同民族演变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延续自己长久的生命力,需要在保留中国传统特色的基础上,

7、融入当代社会的特有元素,使自身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必定会走上一条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道路,表现出特有的“当代性”。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之中,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断裂,面临失衡,传统文化诸多价值符码、形式特征在与时代同步性冲撞中支离破碎2。传统工艺美术既是一种工艺技术的表达,也是一种情感精神的彰显。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与人们产生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综合技术与情感表达,充满着感性的内容,建立在自然和文化的土壤之上,是将物质与精神、技术与器物、技术与艺术等全面地融合为一体3。艺术家可以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来传

8、递自身的文化观念和情感态度。传统工艺美术通过在当代场域中的介入与实践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创新,而在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来更多的是时代的进步、思想的传承、文化的发扬以及情感的传播。二、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其内在的场域与体系,如同皮埃尔布尔迪厄解析知识场域一样,当代艺术也有着自身的场域边际与位置关系。从许多当代作品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对“传统”的重叙已成为一种艺术经验与方法论,在这一过程之中,艺术家站在传统的内部对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当代性”的再思考,追寻其鲜明的时代感,许多的传统资源在这时被纳入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当我们谈到当代性时,

9、除了在时间上与传统相割裂之外,波德莱尔还在美学体系中明确了艺术必须自律的新要求。“当代”为一种状态,与“古典”“传统”相区分,并且带有超越自身的精神;正如清华大学学者陈岸瑛所言,使“当代性”这个概念生效的唯一可能性,在于将它理解为“前沿性”和“超越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当代艺术是超越时代局限性的艺术。在此基础上,传统工艺美术虽植根于传统,但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之中,通过艺术家对其固有价值的重新思考与审美理念的重新置放,其生命力可以被再次激活。从当今的视角回看过往,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已经可以被追溯至千年,其中,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都迫使着传统工艺通过其他途径去探索更多的扩展空间。当代艺术场域

10、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提供了全新的试验场,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联动也日益成为当今艺术界的热点关注对象。因此,传统手工艺介入当代艺术场域不仅可以塑造艺术自身的“当代性”,而且还可以丰富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并赋予其特有的文化价值与话语体系。除此之外,传统工艺美术还十分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代艺术的“时代感”。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始于西汉,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皮影戏的发展跌宕起伏、时盛时衰。2011 年,皮影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存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皮影戏传承发展下来不是偶然的,它

11、是一种37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第 5 期艺术传承,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皮影戏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是中华民族百姓的精神食粮4。陕西省是皮影的发源地,其皮影特色鲜明,不仅造型质朴单纯,还富有装饰性,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汪天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也是陕西皮影的典型代表。在传承皮影艺术的过程中,汪天稳使其焕发了新的活力,其作品皮影松鹤图与八仙 吕洞宾将“仙鹤”与“吕洞宾”这一类的传统形象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作品造型精密准确而堪称“样板”。汪天稳的雕刻手法细致严谨而又不失洒脱,刀工流畅遒劲而毫无滞涩,作品风格既在变化中求新,又继承了传统工艺的手

12、法和美感。汪天稳通过创新性的皮影戏工艺手法丰富了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让中国由来已久的皮影艺术展现出鲜明的当代性与时代感。刺绣是中国民间享有盛誉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其发展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刺绣汇集了中国女性的多元化思想,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女性对美的独特认知与见解。不仅如此,丰富多彩的刺绣题材也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仙鹤代表长寿、瑞祥,松树代表挺拔、独立,若仙鹤停于树上,则有象征君子大展宏图之意。中国刺绣主要分为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苏绣历史悠久,具有深邃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姚惠芬是中国苏绣大师,她创新了刺绣的“语言”,使得古老的苏绣照进现实

13、生活,回应现实呼吁、切合时代情感,从而赋予了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新的活力与生机。姚惠芬把刺绣看作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非传统技艺的简单重复;师承文脉关系在姚惠芬的作品乃至思想观念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她又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技法,而是注重当代绣法的风格研究与创新,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首创了独特的刺绣技法“简针绣”。“简针绣”有别于传统概念的乱针绣针法技艺,主要理念是融中国传统线描与西方素描技法于一体,以简为道、以简为美,以最少的针法、最素的线色、最精的线条,构成当下苏绣全新的表现形式与审 美内涵。姚慧芬的 素 描少女肖 像达芬奇自画像等作品都是采用的“简针绣”。这两幅刺绣作品便是在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

14、秉持着将中国传统线描和西方素描技法融为一体的理念,创作出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即在传统工艺中注入了“当代性”,并使之具有中国特色。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在历史的长河中,陶瓷一直以独特的方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它是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产物,于极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尤其能体现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早期陶瓷的发明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建立的,作为使用器皿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陶瓷工艺是先民们运用随处可见的泥土制作日常所需的物品的方法,并在探索中不断改进技术。常见的传统器型有鼎、罐、豆

15、、簋、盆、瓮、缸等,其特征以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为主,圜底器少量出现5。现代的陶瓷器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艺术美感与审美特性,例如镂空造型的陶灯、扭曲造型的花瓶等。这一类作品不仅兼具时代性与实用性,同时也讲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对称性与整体性。另一类主要是强调陶瓷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感,不太讲究其实用价值。在这一类型的陶瓷艺术作品中,人们往往能感受到极其强烈的时代感。例如,在我国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陶瓷作品中,陶瓷的形式感十分强烈,在这里更多表达的是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以及对陶瓷艺术的思考,呈现出来更多的是陶瓷的艺术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在方力钧的创作视野中,他不仅强调

16、艺术创作整个过程所拥有的价值,还十分强调不同艺术媒介之间关系的重新构建,这其中同时也包括艺术家与陶瓷媒介、观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从方力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透着光的、薄如纸的极强的陶瓷形式感,但这种形式感却有别于传统陶瓷,从材料的本身来看,陶泥的独特性依旧得到了显现,但艺术家突破了陶瓷最普遍的物质呈现方式,即陶土烧成后以釉料覆盖泥的完整状态,进而凸显出独立的物质性与新的美学张力,在具有时代感的“陶瓷”中构成新的艺术关系,彰显出陶瓷的现代性。在 57 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策展人邱志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代表性传承472023 年第 5 期赵岩,等: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实

17、践与介入人汪天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的作品带入参展,二者作品具有极强的“中国性”和“当代性”。“中国性”是指二者的作品十分鲜明地代表了“中国形象”,与他国艺术相较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当代性”是指二者的作品虽植根于传统,但却一直以创新的姿态保持着自身的“时代感”。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艺术节,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成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其在艺术界的影响力与权威性不可估量。汪天稳与姚惠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其以作品自身鲜明的“当代性”与“中国性”介入具有前卫性与时尚性的国际艺术展览,这足以说明整个当代艺术界对于

18、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皮影与苏绣从表面上看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然而,从深层次来看,二者其实是国际视野下中国艺术的缩影,鲜明地代表了中国当今的民族艺术。因此,传统工艺美术虽然由来已久,但当艺术家主动为其注入时代感时,其所呈现出来的当代性是对中国传统美术工艺的创新与发扬。皮影与苏绣无疑是以独特的视觉形式呈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在中国皮影戏传承人汪天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作品本身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以创新的姿态呈现。汪天稳曾说道:“皮影的创新要跟着时代走,过去的生活各方面与现在有许多不同,所以好多情况都要跟当代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可以从汪天稳的许多作品中发现艺术的传统性和当代性

19、相互碰撞产生的绚丽火花,这不由得令人眼前一亮。在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汪天稳的作品不仅存在传统的皮影表演形式,还增加了现代机械装置操作的形式,展现作品中鲲鹏变化的过程。再比如 2018 年在上海震旦博物馆,汪天稳和邬建安合作的作品社火,在邬建安的灯光布置下,皮影戏摆脱了传统的表演形式,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所以,汪天稳的作品虽然根植于传统,但我们仍可从中感受到极强的当代性。此外,方力钧的陶瓷作品也亮相在了 2021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上,方力钧以独特的立场呈现出自身对于艺术所产生的直觉、感受、经验、知识,他将这种感知中获得的共性和通用性转换成了创作的力量,并且还将其自身的个性与特殊性

20、融入于创作之中,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感知和时代特性。清代著名画家、理论家石涛曾有“笔墨当随时代”之言论,这一言论给予了晚清至近代艺术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今天,“笔墨当随时代”完美地诠释出了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汪天稳认为“皮影当随时代”,姚惠芬认为“刺绣也当随时代”。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体现着先民的智慧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但在全新的时代场域之中,我们要站在传统艺术的内部重新审视其新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场域之中,传统工艺自身所呈现出的“当代性”或许更能展现中国形象。不管是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还是国内外的其他艺术大展,传统手工艺的作品从未缺失。艺术家将带有鲜明时代感与当代

21、性的传统手工艺介入当代艺术场域中进行实践,不仅仅体现出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还体现出一代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我们应当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用现代的角度去发掘,不单单地要从技法形式上体现出传统的元素,更重要的是提炼其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价值6。三、结语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并且与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工艺的原生创作逐渐与当代艺术碰撞。当代艺术家以其灵敏的直觉和感知,以传统工艺美术为基础进行创作,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同时,工艺美术自身也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找寻属于自我的时代感。

2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当代性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本体的文化符号得以彰显。将其介入当代艺术场域之中进行实践与尝试,使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民族特有的形态走向世界,在艺术领域构建更有力的话语权,增强本土民族艺术的自信。传统手工艺人赋予其作品当代性需要创新意识,更需要一种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不断传承与激活,使其走向世界。因此,从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皮影、苏绣与陶瓷元素来看,通过在国际艺术场域中的介入,艺术家可以有效传承与发扬中国的57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第 5 期传统手工艺,并且更为清晰地展现中国形象,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参考文献1贺超海.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D

23、.北京科技大学,2018.2刘畅.传承与创新:中国玉雕艺术的当代表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4):51-54.3杨穆佳.浅析皮影戏的传承危机与发展对策 J.芒种,2012(20):245-246.4陈维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J.明日风尚,2020(22):66-67.5石明瑜.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6):26.6袁玲.论传统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的演变与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98-100.7陈晓华.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模式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3):89-92.8张婧婧.传统工艺美术 的当 代 发展 J.西 部皮 革

24、,2021(14):10-11.9陈秋妤.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J.大观,2021(8):165-166.10赵红云.浅谈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3):98.Contemporary Practice and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ZHAO Yan1,ZHANG Lin2(1.School of Fine Arts,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Dazhou Sichuan 635000;2.School of Art and

25、 Design,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00,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has a long history,which is rooted in tradition,but it consciously seeks the sense of the times with innovative attitude in each period,thus embodying its own un

26、ique cultural value and national sentiment.The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use value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s and crafts.“Contemporary”undoubtedly has a distinct sense of the times for art.In recent years,traditional arts and cra

27、fts have been constantly involved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their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language,showing their own“contemporary”.Taking th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such as shadow play,Suzhou embroidery and ceramics as examples,this paper discuss

28、es the“contemporariness”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 the unique field of the times and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artists through the intervening events in the 57th Venice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and expounds the national sentiment and the path of inheriting national culture presented by contemporary arts.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arts and crafts;contemporary practice 责任编辑:张今歌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