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案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01831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案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说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诗人通过追想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诚思念与赞美。 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熏陶性情。 “情”是诗的内核,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而,教学本课的一个原则确实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真诚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依照这一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目的:1.掌握借助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排比、比照、反复等表现方法的运用。2.通过综合性研究学习,获得诗歌鉴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的1.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的鉴赏才能。2、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情感。因而,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通过品味典型意象来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定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体会本诗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说教法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老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老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本人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考虑”。因而,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现代诗歌赏析方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考虑、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说学法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明白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母爱”话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2.整体感知 “论其诗知其人”,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及诗的创作背景后,自由诵读。在读的根底上,通过本人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大堰河的形象。可投影显示大堰河的人物画像,给学生一点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抽象出人物形象。如此整体感知的训练为后面分析作者在人物中饱含的情感奠定坚实的根底。 3.合作探究 a.搜索意象 把握情感 投影出示咨询题“关于大堰河,作者最为难忘的是什么?”由于诗歌靠意象表达情感,因而只有发挥联想、想象,在反复诵读中方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从文中挑选出信息:手、笑、哭、梦、泪、灰…老师适当点拨,并板书;投影出示“这些详细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一环节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学习,首先找出详细描写的段落,其次运用联想与想象反复诵读,然后细心体会,挖掘文学背后、细节深处所包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思念、同情、赞美、讴歌。这个咨询题及活动的设置,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培养学生一种合作认识,在互动交流中老师要给学生独立考虑的空间,让他们思维撞击,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b.探究修辞 体会作用 投影出示“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个设计确实是对本科教学难点的探究,让学生找出诗中运用修辞的诗句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人情感表达上的妙用。 4.现代诗歌赏读 要求学生饱含讴歌与赞美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比照前面的朗读,在读中加深情感的领悟。 5.延伸拓展 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络点,抓住这一联络点,让语文回归生活我设计了“本诗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本人的母亲?讲讲你和母亲的故事。”这个咨询题是把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对母亲的感情的过程。如此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讲述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老师能够播放背景音乐,调动学生情感。如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培养了学生感恩美德,同时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6.布置作业。把“你与母亲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表达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这节课我采纳图示式的板书设计,兼以简约的文字说明,表达课文内容,并利于学生背诵理解。依照务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手 灰 ↑ 笑 ↖ ↓ ↗ ↘ ↙ 人物形象 修辞手法 思想感情-----------及作用 ↗ ↑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 1.精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理解排比、反复、比照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惯用诗歌的方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拍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才能。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拍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展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思念之情,本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打破】 【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比照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纳的抒情方法。 【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 教学打破】 应在反复朗读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琢磨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详细段落细心琢磨,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预备】 【老师预备】 1.预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材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预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精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老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课文 1.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材料 2.字词练习 2.完成字词练习 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拍与韵律特色 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生疏,在往常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者艾青的材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2.师:大家答复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 品有《喝彩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积极答复以下咨询题,就所理解的知识对 艾青其人做根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场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遭到文坛注重。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板书课题。 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分钟)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需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材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分钟)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留意朗读时要讲究节拍,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拍,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本人对这首诗 的初步印象,并进展归纳。 师:诗人通过对本人乳母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乳母真诚的思念和深切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正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 1.听老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拍,初 步探悉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绘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卑微到连本人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仁慈,但生活不断非常贫困、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分钟)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3.师:非常好,如今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凄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对大堰河凄惨一生的回忆。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5.师:答复得非常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凄惨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出来?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 书) 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本人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思念与痛悼。在老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仁慈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尊敬。 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比照,深化而生动地提醒了旧社会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地思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拍,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根本理解,理清了诗歌的构造。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思念与痛悼 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谢 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凄惨遭遇——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老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讨论作者所采纳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讨论写作手法 2.深化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化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讨论写作手法(约分钟)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其方式不仅具有特别性,更会采纳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想像和比照以外,还屡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方式整齐,节拍鲜明,气概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 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委婉,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纳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指导完成课后考虑与练习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构造上起了什么作用? 2.细心阅读诗歌,找出采纳各种修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本人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考虑与练习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思念,进而追想她辛劳累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照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明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化理解(约分钟)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展了阅读分析,如今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第7、8段?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比照,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说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膜。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一样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场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这节诗里所描绘的大堰河不是 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跟随老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本人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说明了对大堰河的深沉的感情,以及对本人亲生父母的生疏。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仁慈,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获得酬劳养活本人一家。劳动是繁重而多样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说明了她的什么质量? 4.师:联络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竟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请咨询是什么含义? 4.生:说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爱。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 五、咨询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正的世界’’)的恨联络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恶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以下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 典押 忸怩 冰屑 悉索凌侮 叱骂 漂泊 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以下咨询题。 (1)找出诗中最能表达芭蕾舞姿的比喻句。 (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 (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意图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周围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讨论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非常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挤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而一定要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老师能够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