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标题,1,一级标题,Second Outline Level,Third Outline Level,Fourth Outline Level,Fifth Outline Level,#,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页,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思维概念、种类和特点。,2,、了解思维和语言关系。,3,、了解思维过程、形式和品质;,4,、了解创造性思维特点和过程。,5,、掌握大家在处理问题中思维活动和规律。,6,、掌握想象概念和特点及其作用。,7,、了解想象种类及实践意义。,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页,1,思维普通概念,1.1,什么是思维,概念回顾,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认识,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客观事物整体反应,知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和集中,注意,人脑对所经历过事物反应,记忆,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间接反应,思维两大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页,1,思维普通概念,1.1,什么是思维,思维两大特征,概括性,思维反应事物本质属性或一类事物共同特征,间接性,借助已经有知识经验或一定媒介认识事物,思维领域比感知觉领域更为辽阔深入,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页,1.2,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关系极为亲密,即使有时离开语言也能够思维,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力图寻找恰当词语来表示含糊表象或感觉。,正是因为有了语言,咱们才能够对世界上一切进行符号编码,方便用易于操纵符号来表示事物和思想。,就此而言,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页,思维和语言关系复杂,比如:,在以下四个词中圈出一个不属于同一类词。,题:,题:,摩天大厦教堂庙宇祈祷者,教堂祈祷者庙宇摩天大厦,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页,因为词序发生了改变,词义就会发生奇妙改变。,语义会直接造成思维改变。,如:,“水库半空着”与“水库半满着”,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7页,关于思维和语言关系争论,三种观点,斯大林,思维和语言在发生机理上是同时;在发展关系上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皮亚杰,思维和语言发生并非同时,思维发展先于语言发展,乔姆斯基,人脑含有自己独特先天语言结构,这一结构是人在生下来之后就具备,它造成人类能够学会自己语言,LED,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8页,1.2,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联络,从思维特点看,思维间接性和概括性来自于语言间接性和概括性,从思维内容和结果看,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SES,及儿童认知发展,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9页,从思维种系发生看,思维与语言趋近于同时发展,从思维个体发展看,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过程,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0页,1.2,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区分,本质特征区分,精神现象,vs.,物质现象,生理机制区分,大脑,vs.,眼、耳、舌、喉、口腔等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关系区分,反应和被反应,vs.,标志和被标志,组成原因区分,概念,vs.,词,应用范围区分,全人类共性,vs.,民族性和地域性,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1页,1.3,思维分类,依据思维过程凭借物不一样,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主要凭借物思维,儿童,形象思维,以事物详细形象或表象为凭借物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科学工作者,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2页,依据思维探索目标方向不一样,聚合思维,把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答案,例子:甲,丙,甲,丙,乙,丁。结果,丙,丁,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一样路径探求各种答案,例子:怎样处理钓鱼岛争端?怎样有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3页,发散思维指标,流畅性,能在短时间内生出较多概念,变通性,思索方式改变多端,思维产品种类不拘一格,独特征,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新奇独特看法,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4页,请列出红砖主要用途,被试甲,盖房,建仓库,筑墙,砌烟囱,盖庙,铺路,垒灶,评分,流畅性:分,变通性:分,建材,被试乙,做门坎,镇纸,打狗,搭书架,钉钉子,磨红粉,做球门,评分,流畅性:分,变通性:分,建材、工具、武器、颜料,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5页,1.3,思维分类,依据思维凭借概念,经验思维,指凭借日常概念进行思维方式,例子:天鹅都是白色,理论思维,依据科学概念进行思维方式,例子:毕业论文,/,设计,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6页,依据思维创新程度,常规性思维,利用已经取得知识经验,按照制订好方案和程序,用惯常方法和模式来处理问题思维方式,也称再造型思维,创造性思维,以新异、独创方式来处理问题思维,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7页,1.4,思维作用,思维是个体了解与掌握知识必要条件,学而不思则罔,思维是智力活动关键,智力组成: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有了思维参加,观察才会深刻,注意才会有选择,记忆才会有意义,想象才有创造性,思维是进行实践活动,尤其是创造活动最主要心理原因,思维是人区分于动物主要标志,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8页,2,思维过程,2.1,分析与综合,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个别或各个属性,文章段落 句子词 字母,声波频率、振幅、波形,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各个个别、特征、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联络,形成一个整体,字母 词句子段落文章,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19页,2,思维过程,2.2,比较,含义,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相同点、不一样点及其关系,形式,横向比较,对同时存在并有相同之处事物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对同一事物不一样发展阶段情况进行比较,比较是抽象和概括必要前提,比较是分类基础,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0页,2,思维过程,2.3,抽象和概括,抽象,把事物一些特征从其它特征中分离,使此特征显现出来思维过程,对“鸟类”特征抽象,概括,把已经从事物中分离出来特征联合起来过程,有羽毛、有喙、动物鸟,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1页,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2页,2,思维过程,2.4,系统化和详细化,系统化,在概括和分类基础上,把事物不一样特征、不一样方面归类和编目,使之成为有序整体思维过程,科学与系统化,成块知识结构更严谨、易于保持和应用,系统化方法,分类、编写提要、绘制图表,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3页,详细化,用详细事物描述、解释普通概念思维过程,详细化形式,举例说明、用理论知识处理详细问题,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4页,3,思维形式,3.1,概念,人脑对事物普通特征和本质特征反应,本质特征:决定事物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分于其它事物特征,非本质特征:对事物不含有决定意义特征,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5页,每一个概念都包含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概念所反应事物本质属性,外延:含有该本质属性一切事物,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6页,3.1,概念,概念分类,详细概念,vs.,抽象概念,详细概念:按事物外在非本质特征形成概念,抽象概念:按事物内在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前科学概念,vs.,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概念,科学概念:有计划有目标思维过程中形成概念,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7页,实物概念,vs.,抽象概念,实物概念:关于事物整体概念,抽象概念:关于事物某个属性、状态概念,自然概念,vs.,人工概念,自然概念:自然形成相关现实事物概念,光、声、电,人工概念: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人为制造出来概念,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8页,3.2,判断,含义,判断是人脑对事物属性关系反应形式,种类,直接判断,以感知形式为主,不需要复杂思维活动参加,声音大小、光线强弱,间接判断,反应事物在因果、时间、空间、条件等方面本质差异思维形式,对因果关系判断,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29页,3.3,推理,含义,从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思维形式,推理两种形式,归纳推理:概念形成,从特殊事物中抽象出普通原理推理形式,自下而上推理,演绎推理:问题处理,把普通原理应用于特殊事物推理方式,自上而下推理,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0页,归纳和演绎关系,归纳能够用演绎来验证,演绎依靠过去归纳出普通原理才能进行,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1页,4,问题处理,4.1,问题处理概念,含义,问题处理是由一定情景引发,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处理过程,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2页,已知:十个字母分别代表,0-9,十个不一样数字。已知,D=5,,求其它九个字母所代表数字。,D O N A L D,+G E R A L D,R O B E R T,5 2 6 4 8 5,+1 9 7 4 8 5,7 2 3 9 7 0,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3页,4.2,处理问题过程,1,、认识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4页,4.3,影响处理问题原因,1,、问题情境,问题刺激模式;,2,、定势,由心理操作形成模式所引发心理活动准备状态;,3,、功效固着,大家把某种功效赋予某种物体倾向性;,4,、知识经验,5,、智慧水平,6,、动机强度,7,、认知策略,8,、个性特征,9,、情绪,10,、人际影响,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5页,你能画,4,条首尾相连直线,把图中全部点连上吗?,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6页,圆半径为,2cm,,求正方形面积,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7页,量水问题:给你,A,、,B,、,C,三个量杯,你能用这三个量杯,取得,D,所指定准确数量水吗?写出这八种情况你所采取方法。试验组:,1-8,题 控制组:,6-8,题,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8页,思维定式影响,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39页,蜡烛问题:怎样使蜡烛像壁灯一样固定在墙上?,问题,利用如图所表示材料,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0页,问题答案,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1页,教授与新手区分,教授与新手知识数量上差异,教授与新手相比,以组块化方式在记忆中存贮信息量更大,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新手:将一个棋子视为一个组块,教授:将多个棋子整合为一个组块,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2页,教授与新手知识组织方式差异,教授知识是按层次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物理题分类,新手:依据问题表面特征分类,教授:依据问题深层结构分类,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3页,新手知识组织方式,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4页,教授知识组织方式,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5页,动机,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处理问题效率关系,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6页,情绪,担心、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不利于问题处理,乐观、平静等主动情绪有利于处理问题,但情绪过于兴奋和激动也会抑制人思维活动,使人思绪狭窄,妨碍问题处理。,47,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7页,人际影响,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假如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主动反应。但假如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每个个体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碰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负担责任,后者期望他人多负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8页,两位年轻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旁观者无动于衷、见死不救作出了新解释。,试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参加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方式与一假扮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研究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参加者所作出选择。事后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那些组,有,85%,人冲出工作间去汇报有些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那些组,只有,31%,人采取了行动!所以,两位心理学家对克尤公园杀人案没有些人见义勇为现象得出了令人信服社会心理学解释,并概括为“,旁观者效应,”。,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49页,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ing),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纪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关于某类人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特征、属性和行为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组员相联络特征或属性认知表征。,刻板印象对女性数学问题处理影响,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0页,5,创造性思维,5.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含义,是一个含有开创意义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结果思维活动,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1页,创造性思维分类,狭义创造性思维,思维主体创造创造、提出新假说、创见新理论,形成新概念等探索未知领域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少数人才有,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2页,广义创造性思维,思维主体有创见,有意义思维活动,每个正常人都有这种创造性思维,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3页,5.2,创造性思维过程,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依据前人研究,(,包含科学家回想录,),,提出了创造性思维四个阶段理论,准备阶段,搜集资料,复习文件,间接获取经验知识和启迪,“磨刀不误砍柴功”,潜伏阶段,亦称酝酿阶段,充分准备之后,有了一定想法和打算,将其放置一下,重复思索使其愈加成熟,在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而暂时将其搁置起来这段时间内,最好什么事也不去想,同时做一些轻微身体活动,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4页,5.2,创造性思维过程,顿悟阶段,经过酝酿产生顿悟和灵感,灵感到来之前,问题处理者往往会感到一个“通知感”,以为这个问题快要处理了,验证阶段,对新假设进行认真验证,实际上,四阶段理论只是创造性思维,个经典模式,而不是包揽一切模式,。,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5页,6,思维品质,6.1,思维广度,抓住广泛联络,全方面考查问题,6.2,思维深度,由问题到本质,揭示事物终极原因,6.3,思维独立性,独立地发觉、分析、处理问题,不会人云亦云,6.4,思维灵敏性,含有良好速度和效率,对问题快速做出反应,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6页,6,思维品质,6.5,思维逻辑性,思维过程次序性、层次性和连贯性,6.6,思维批判性,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预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验思维过程,6.7,思维灵活性,能够依据详细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思绪,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7页,7,表象和想像,7.1,表象,7.1.1,表象概念,内涵:大家在头脑中出现关于事物形象。,是物体或事件一个知识表征,含有鲜明形象性。,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8页,7.1.2,表象特征,直观性,遗觉象(,eidetic image,),:,给儿童展现复杂图象后,儿童能依据当初产生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概括性,可操作性,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59页,Cooper,心理旋转试验,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0页,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1页,7.1.3,表象在思维中作用,为概念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表象是想象基础,想象是表象创新,表象越丰富,想象越生动,表象促进问题处理,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2页,7.2,想像,7.2.1,想象概念,内涵:对头脑中已经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过程。,了解,形象性和新奇性是想象活动基础特点。,想象与思维有着亲密联络。,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3页,想象形成方式,粘合(综合),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千手观音、小人国,拟人化,雷公、电母、龙王,经典化,依据一类事物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过程,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4页,经典化:鲁迅谈创作,人物模特儿没有专门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角色,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5页,7.2.2,想象意义,补充认知功效,当对象信息不足或极难直接感知时,能够经过想象来填补,预见功效,利用想象超前反应特点进行超前认知,创造功效,创造发源于想象,代替功效,当一些需无法得到实际满足时,可经过想象方式得到满足,调整功效,想象对机体生理活动含有调整作用,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6页,想像力比知识更主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进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源。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原因,。,爱因斯坦,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7页,7.2.3,想象种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不随意想象,随意想象,(,依据想象内容新奇程度和形成方式进行划分,),想象,(,依据有没有预定目标进行划分,),不随意想象,没有预定目标、不自觉、不需要意志努力想象,如梦、幻觉等,随意想象,有预定目标、自觉、需要有意志参加想象,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8页,再造想象,概念,依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对应新形象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创造性,但其创造性水平较低,作用,是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条件,对人格塑造含有主要作用,形成条件,正确了解词语、图形和实物标志意义,个体本身丰富表象贮备,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69页,创造想象,概念,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想象表象过程,作用,是各种创造性活动主要组成个别,形成条件,创造动机,扩充知识范围,增加表象贮备,主动思维活动,灵感,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70页,幻想,概念,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想象,特点,带有向往性质,不与当前创造活动直接联络,而是指向未来,种类,理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主动幻想,空想,与客观现实相违反消极幻想,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71页,思索题,1,、什么是思维?它基础特征是什么?,2,、(书面)什么是想像?想像有哪些种类?产生这些想像条件是什么?,3,、试叙述问题处理思维过程?影响问题处理原因有哪些?,思维与想象基础心理学,第7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