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厘米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
这一节课在孩子对长短的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是不知道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阶段,对于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生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合作交流,使得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索学习的氛围。
1、创设生动的情境,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
厘米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当同学们发现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后,开始积极主动探索。为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以一种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
2、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长度观念。
孩子对“厘米”这个概念的理解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反思和感悟的过程。如何让学生体验1厘米呢?“看一看”——通过观察在尺上1厘米的长度,建立初步表象;“比一比”——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有多长,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联系生活,拓展个人想象空间,将表象内化为一种空间观念。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感受,使学生形成1厘米的空间观念,促进对1厘米的深刻体验。
3、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估测意识。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在这节课中,还要加强估测活动,让估测活动贯穿在整个测量教学过程之中,如在每次实际测量物体长度之前,都让学生先进行估测,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估测方法。使学生在比照中估测意识不断增强,估测能力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