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激发初中生写作潜能策略和方法研究——如何慧眼识素材》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17日
授课地点:织金思源实验学校
授课教师:宋安举
授课班级:八年级( )班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初二是初中学习生活的重要时期,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的未成熟性,在作文的选材上有明显的特点,所以适时的指导是必要的。初二学生作文选材缺乏多样化、个性化,大都把目标锁定在生活舞台和情感空间上。写出来的作文总有几分相似,指导写出佳作,首先要教学生拓宽写作素材的广度。初二学生表达的主题往往没有深度,缺少独特感悟,教会学生深入挖掘写作素材的意蕴,才能使写作真正成为一种深刻的行为。
【教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就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表达。”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生把目光放在生活中,从实际生活中选材,发现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是必要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安排“叙事要详略得当”、“多角度描写景物”等作文专题,拓宽素材的宽度和挖掘素质的深度,为学生写好复杂的记叙文,达到本学期专题训练目的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写出新颖、有内涵的文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扩大写作素材的视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写出自己的个性,挖掘出写作素材的深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无话可说。其实写作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大家有没有一双慧眼。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作文选材的话题:如何慧眼识素材。
二、拓宽写作素材的广度
1.过渡语。
2.引导学生选材。
3.学生思考。展示。
4.拓展延伸。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从大家的习作中归纳出来的,都是大家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景、人、事或者场景。如果大家还想把素材选得更独特,新颖的话,你们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选。地域文化、科技探索、社会热点。
5.小结。
在以后的写作中,大家的写作素材可就是信手拈来,那是不是有了丰富的素材就一定可以写出佳作呢?其实也不尽然,有了好的素材,我们还得挖掘写作素材的深度。
三、挖掘写作素材的深度。
1.题目:我丢了
2.打出第一张画面:这是一张拍摄于教室的俯瞰照片,最充斥眼球的是堆积如山的书本和练习,继而是那些被深埋其间正奋笔疾书的学子。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你觉得他们丢了什么?”
3.在和学生共同真诚地审视了自我之后,打出第二张图片。在这张题为“有空调的日子里”的漫画中,画家以略带夸张的笔触展现了这样一幅场景:一对长久蛰居在空调四季恒温里的夫妇,某一天面对后院的皑皑白雪时,发出了“这是什么”的悲哀探问。“他们又丢了什么?”
4.练习写作:
现在大家来选材,我丢了 ,你会选什么样的材料,大家可以从那8个方面去选材,又怎么挖掘出材料的深度。
5.展示。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从以下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 最美的一幕
2. 我丢了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激发初中生写作潜能策略和方法研究
——如何慧眼识素材
拓宽 广度
慧眼识素材 素材
挖掘 深度
课后反思: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