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供热管损的成因与预防
按照统计口径,供热管损率=(热电厂供热总表流量—热用户用热分表之和流量)/热电厂供热总表流量×100%。这一经济指标,直接反映了供热蒸汽输送过程中有效利用程度,反映了热网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是热电企业考核中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研究分析供热管损的成因与预防是每一位热能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热电厂对外供热,蒸汽在输送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散热损失。散热损失
与供热管损是否一致,有何差距,有必要具体分析蒸汽计量与蒸汽输送过程。 现
行供用热双方蒸汽贸易结算的计量方式:一是计量结算点均设置在各热用户侧,
而热电厂出口供热总表仅作为蒸汽质量标准的依据;二是采用蒸汽流量计量,即
通过蒸汽体积的测量,辅之压力、温度的测量加以密度修正得出蒸汽质量的计量
方式,而不是采用的热量计量方式。 在输送过热蒸汽工况条件下,散热损失只
会降低过热度,降低蒸汽品位但不会形成凝结水,热量有损耗,而蒸汽质量没有
损失,热用户分表与供热总表理论上不会产生计量损耗,也就不存在供热管损。
但在实际输送饱和蒸汽工况条件下,管道散热损失促使蒸汽汽化潜热的释放,从
而产生凝结水。由于水的体积大大小于蒸汽体积,蒸汽流量计计量不到,这部分
无法计量的凝结水就形成了供热管损。 饱和蒸汽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多少
凝结水呢?根据理论计算和有关资料介绍,当压力为0.6MPa的饱和蒸汽流经直
径为100MM的具有良好保温层的管子时,在大气温度为10℃的条件下,每100M
管长上每小时要凝结出约30公斤凝结水。 以热网运行工况图实例分析: 热
电厂供热总表出口参数:压力:1.05±0.05MPa,温度:300℃±10℃。 南线热
网共有八家热用户,主干管线全长7.2公里,末端宝龙化工用户表参数:压力:
0.8 MPa,温度:200℃。五家进户为过热蒸汽,三家进户为饱和蒸汽,分支管线
全长0.3公里。 西线热网共有十六家热用户,主干管线全长4.5公里,末端光
华宾馆用户表参数:压力:0.95 MPa,温度:180℃。主干管线2.0公里内,就
近的三家进户为过热蒸汽,其余十三家进户均为饱和蒸汽。 05年春节,南线热
网停运,西线热网运行,三家用汽,日用汽量39吨,日供热管损64吨。因用汽
量少,整条管线基本处于饱和蒸汽工况下运行,供热管损之高可想而知了。
输送饱和蒸汽的管段累计约4.5公里,理论估算凝结水生成量与热网实际正常供
热管损基本相符。 在输送中总有管段处在饱和蒸汽工况下,不可避免产生凝结
水,而蒸汽流量计又无法计量,即形成了供热管损。
为了提高供热的经济性必须研究对策防止和减少供热管损,从而保证供热蒸汽的
有效利用。
一、 科学规划设计热网。首先要查实热负荷,切忌将说不清的规划热负荷作为
当前热负荷。要进行详细蒸汽水力计算和保温设计。在满足供热蒸汽品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留有一定的发展容量,尽可能选择较小管径和最短的输送距离。避免出现用汽量一吨,却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一吨凝结水损失的先天性失误。一定要切实把好这一关。
二、有选择拓展热用户。一个供热区域内,年用汽量在3—5万吨的大户毕竟是少数,面广量大的系中、小热用户。由于热网投资巨大和蒸汽产品的特殊性,热电厂只能承担区域内供热的有限责任。拓展热用户必须有所选择。一是积极拓展三班制连续大量用汽的优质客户;二是慎重发展偏离主干热网的小与散热用户;三是动员远离主干热网的小与散热用户采用其他热源,有条件时再接入热网。
三、完善供用热双方共同承担供热管损。现行的蒸汽价格的制定是按热电厂生产的蒸汽成本,兼顾热用户的承受程度,保本微利,采取政府定价的方式。热电厂承担了蒸汽输送过程中过热度下降,热量的损耗。但对饱和蒸汽输送过程中凝结水的损失,汽价中没有也不可能列入,所以,供热管损全部由热电厂承担显然不公平、不合理。
为此,各热电厂分别采取了多种的弥补措施。
有的采取蒸汽用量保底,补底的做法;
有的对小用户规定日用汽量小于5吨,每天用户补贴1吨的做法。通过补损达到共同承担管损的目的。
四、采取技术措施,减少散热损失。可减少凝结水生成量,降低管损。必须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减少散热表面积和表面系数,减少从管道放走的热量,同时有效防止蒸汽泄漏。
五、加强热网管理,防止人为增加供热管损。配备热网远程监控,实行供热全程监控,抓好计量工作,杜绝窃汽、人情汽、关系汽。 防止和减少供热管损是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需要密切结合实际,不断分析研究和探讨,才能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