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红色文献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821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红色文献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红色文献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红色文献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他山之石|2023.9 下兰台内外75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图12.2关键词网络共现分析如图2所示,对知网该领域检索到的36篇文献进行分析,筛选阈值出现频次最大2次,利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黄色关键词聚类时间轴为近一两年研究热点,该阶段研究热点词为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地方红色文献等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绿色时间轴为2020年到2022年,以红色文献为研究热点,由红色文献延伸到黄色时间轴,说明该研究领域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研究热点趋于成熟,证明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对地方红色文化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图22.3

2、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知网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发现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是河北经贸大学朱丹,与本校其他两位老师有合作关系,榆林学院的费晶和本院三位老师有合作关系,商洛学院的时冬梅与本院老师有合作,院系与院系之间合作相对较少,发文量最多的只有安徽工业大学陈光华23篇与皖江工学院胡耀东有合作关系,分析可知,该领域核心作者都聚集在学院内部,并且核心作者所在单位以高校为主,缺乏机构与机构,高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3地方红色文献网络调查及实践研究3.1网络调研通过地方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发现鄂尔多斯红色文摘要:本文以鄂尔多斯地区红色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与地方文献的密切关系,通过实地调研

3、、走访、数据库检索(利用VOSviewer、知网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纸质档案文献收集等手段,挖掘出地方红色文献对红色文化传播、区域经济发展、文旅生态旅游、教育、乡村振兴产生的深远影响。关键词:红色文献;地方发展;调查;路径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鄂尔多斯红色文献史料挖掘与整理研究”(项目编号:NJSY22615)。1地方红色文献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地方文献是记录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数据指标以及政治、历史、文化、教育、体育、社会风貌的集合。地方红色文献则是带有红色文化与革命基因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地方文献可以了解区域内的历史发展,不仅可以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将地域的独特

4、文化良好的展现出来,更可以展示地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挖掘以图书馆地方文献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将对地方文献的价值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促进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开发地方红色文献资料,探究对各级教育教学、党员培养方面以及对旅游文化、高质量区域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地方红色文献研究现状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地方红色文献是地域范畴内形成的红色文化形态,是展现一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精神文明价值。2.1地方红色文献发文量分析通过检索“地

5、方红色文献”类研究情况,时间限定“不限-2023年”,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地方红色文献”领域进行分析,高级检索“主题=地方and 红色文献 or 红色资源”,共检索到36条文献,通过知网可视化分析可知,地方红色文献研究热点在2020年以前都是低发文量平稳期,2020年以后开始逐年递增,2021年发文量6篇增加到2022年13篇,达到发文高峰值,可知2021年,2022年后,红色文化研究开始兴起,各地对红色文献也格外重视。展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地方红色文献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文/陈春燕|他山之石|2023.9 下兰台内外76献数量庞大,包括鄂尔多斯地方图书、文献、画册、

6、文字资料等涉及鄂尔多斯的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出版的正式出版物、内部刊发的各类文献、图书、视频、音频等。图3按主题检索,地方文献类“地方史 鄂托克前旗”栏检索到鄂托克前旗革命斗争史资料一到六辑文献,1984年开始出版的内部刊物,1984、1985、1986、1987、1988、1990年分别出版的一套。此书翔实的记录了蒙汉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史1936年,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在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了蒙汉游击队,解放了二道川、三段地。“鄂尔多斯 革命史史料”分类共检索到1类文献,鄂尔多斯革命斗争史料,记录了老一辈革命者在艰苦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锻炼成长,他们不屈不挠地领导当

7、地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封建王公上层展开激烈的斗争。鄂尔多斯文史资料类检索到红色记忆等文献。“地方史 伊克昭盟”分类检索到伊盟革命斗争史料一到八辑文献,属于资料性刊物,主要登载伊盟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以及党、政、军、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党的会议、重要决定、重大事件、重大战役专题文章或史料。地方报纸类检索到1235条,包括19701976年的鄂尔多斯报(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委员会机关报)。由于保存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年代感,报纸大标题标注“毛主席教导我们”,引用毛主席语录中一句的:“一般的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

8、民族的历史。”对于现当代的我们,深入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和哲学思想,对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对现当代广大党员干部乃至中小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深远的教育意义。3.2红色文献具体展现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著名羊毛纺织基地。鄂尔多斯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蒙古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就建立在鄂尔多斯,境内拥有无定河畔纳林河党小组旧址、桃力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滴哨沟战场纪念园等多个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鄂托克前旗,它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鄂托克前旗是党在内蒙古建立的第一个解放区,也是少数民族第一个解放区,自然

9、成为了各项民族政策的试验田,因此拥有大量的红色文献资源。鄂前旗政协一直重视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鄂前旗文史资料塞上忠魂魂牵梦绕的草原鄂托克前旗苏木乡镇与嘎查村名称沿革革命老区鄂托克前旗等文史专著,发挥了“文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尤其是革命老区鄂托克前旗的编写工作,持续几十年,是在鄂前旗史志研究几代人的努力下完成的。此书讲述了鄂前旗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荣革命传统,从20世纪 3050年代数十年间气势恢弘的发展历程。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知识在地方文献中也有很多的撰述。2021年建立了老区建设促进会教育培训基地既“红色文献陈列室”,展出拥有500多幅珍

10、贵文献资料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文献”,借助“内蒙古老区建设促进会教育培训基地”这个平台,宣传内蒙古老区光辉历史,弘扬老区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脉。为做好红色文献保护传承工作,组织考察了革命圣地延安,学习红色资源挖掘、保护、传承工作经验。3.3赓续红色文化路径研究红色旅游、红色教育都离不开红色文化资源的底层支撑,离不开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就是将红色旅游、教育、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一体部署推进,打造融合发展效应。根据调研,鄂前旗依托本地区深厚的红色资源,当地政府确立“红色教育培训+红色平台+红色旅游+红色研发”的总体框架,制定了“红色教育培+红色文化旅游”整体思路,先

11、后打造了河畔纳林河党小组旧址、桃力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列入党员培训教育基地。以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和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为“底本”,建成以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王震井纪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红色教育拓展基地、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为补充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围绕“政治忠诚、理想信念、民族团结、为民服务”四个重点,打造了从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到总结实践、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的全链条培训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手段,建立鄂托克前旗云上|他山之石|2023.9 下兰台内外77学习阵地,有效利用碎片化

12、时间。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交流活动,先后与北京、陕西、广西、新疆、宁夏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学院交流活动,累计举办干部交流培训班800余期,组织青少年研学活动1000余次,累计培训学员50万人次。积极走出去,参观学习,借助他山之石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围绕民族团结、国防教育理论两个薄弱环节,在城川镇布局场景式教学馆,该馆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文旅+康养”“红色文旅+农业”“红色文旅+工业”“红色文旅+牧业”“红色文旅+餐饮”等新兴业态,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旅游文化产品,打造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

13、延伸整个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牧民收入水平。此外,还坚持将红色文化与当地资源整体统筹、整体安排的思路,坚持上下一盘棋,统筹规划设计,实现各项资源最大化利用,发挥聚合效应。3.4红色文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虽然各地加强红色文献开发、红色旅游工作,但从整体上来看,地方红色文献整体挖掘力度依然不够,特别是成果转化不多,没有形成区域特亮点,对于红色旅游产业的支撑也不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红色文献的整理、分析与开发利用,发掘彰显革命精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并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化之中。二是围绕本地红色资源禀赋,创新形式,加快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三是

14、加强与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上海红船等红色文化发展较好地区以及各自治区党校的务实合作,加强红色文献编研,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推动共同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手段,广泛宣传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开拓市场,打造区域红色旅游目的地。结语深度挖掘收集红色文献,对于地方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开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对于广大青少年思想引领和文化延续意义重大,将红色文献史料进行深加工,渗透到中、小学思政课堂,乃至大学思政教学中,相关内容知识作为素材融入大学课堂,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得以继承发扬,迸发出激励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动能。在教育教学、高

15、校思政课程改革、党员教育培养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用好红色文献,发展乡村红色文化产业,对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谐乡村社会关系,培育乡村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目前地方图书馆以及相关部门,在红色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地方各级红色旅游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依托馆藏丰富的文献资源,创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统筹各类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健康发展。要深入推进红色文献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将红色文献融入学校教育中,更加有效地讲好红色故事。综上所述,新时期,红色文献对于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各地要更加重视。

16、参考文献1梁安妮.20092022年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传播与版权,2023.2毕崇武,孙靖一,金燕.面向体验式思政教育的红色文献深度序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3陈晋,陈颂,梁欣悦.我国红色文献资源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22.4辛海霞.阅读推广视角的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1.5葛智星.地方志在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以开封方志史料为例C/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基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辑委员会,图书馆杂志社.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550-558.6刘洋.地方红色资源助力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活力,2022.作者简介:陈春燕,大学学历,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