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640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37卷)第5期Vol.37,No.5,2023专题研究11习近平明确提出: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凸显。审美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高级形式,其在上述诸方面的功能价值尤为值得关注。审美文化是现当代美学研究的新动向,它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审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并体现出“仿像社会”“视觉文化”等时代特征。“审美文化”一词最早见于西方学者席勒的 美育书简 一书。两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其概念并未达成理论共识,但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尝试性地进行了界说。譬如: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认为,审美文化是具有一定审美特性

2、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聂振斌研究员认为,审美文化为现代文化的主要、高级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2;北京大学叶朗教授认为,审美文化为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3;南京大学周宪教授认为,审美文化是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的文化4;山东大学周纪文教授从审美文化研究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规律性视角指出,审美文化研究应该与历史紧密结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马文友(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摘要】:解构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其成因,对当代武术发展乃至武术文化生态建设

3、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审美文化的转型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发现武术在农耕文明形成的传统审美文化,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中发生了“审美趣味变迁、审美价值重构、审美方式转换”的明显转型变化。武术审美文化现代转型的成因缘于当代“文化、思想、政治、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历史嬗变与时代表征。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为,武术审美文化现代转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当代武术发展不可执拗于传统观念,要善于创新与转化,构建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即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将武术美的内质展示出来,并利用视觉文化的优势将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技击思想传播出去,以建构良好的武术文化

4、生态。【关键词】:武术;审美文化转型;视觉文化;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审美方式【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56(2023)05-0011-09DOI:10.15877/ki.nsic.20231017.001收稿日期:2023-07-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TY111)。作者简介:马文友(197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武术美学与艺术社会学。合,在历史的进程中去发现和总结5。由上可见,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无论在传统介质还是新媒质下,审美文化一定要体现出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审美趣

5、味、审美价值和审美方式。笔者综合各家言论将武术审美文化表述为,武术审美主、客体之间通过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武术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秉承超功利性和愉悦性的原则贯穿古今,且武术器物、制度和精神等3个层面的审美文化主要通过武术的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和审美方式等审美观念给予体现6。有鉴于此,对于武术审美文化理论研究要充分考虑其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将武术“本体”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具体解析。目前,关于武术审美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武术审美方式比较”7“武术审美样式生成”8“武术审美价值阐释”9等微观层面,且着重于“先秦武术审美意蕴”10“明清武术审美风尚”11“民国武术审美理想”12等“前现代”武术审

6、美文化表现方面,尚缺乏马文友.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 J.体育学研究,2023,37(5):11-19.体育学研究2023 年(第 37 卷)第 5 期12从宏观层面对武术传统审美文化现代转型、成因及当代武术审美文化表现的相关研究。叶朗在讲到审美文化的当代问题时曾指出:“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向审美社会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这些课题,在过去并不存在或并不显著,而在当代却十分突出,应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3的确,在审美“界域”发生改变,审美主客体缺少面对面情感交流的“视觉文化”时代,武术审美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审美更加“倾向娱乐消遣

7、”“崇尚外在形式”“追求快速浏览”,等等。对此,时人“该如何看待”“又该如何回应”已成为当代武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新课题”。1从传统走向现代:武术审美文化转型的宏观阐释文化转型是指在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逐渐消退,另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逐渐形成而替代原有文化形态在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13。一般而言,文化转型表现为在大的历史变革中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武术审美文化转型亦即武术在农耕文明的传统景观社会所形成的审美文化体系,如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审美方式等,在工业文明的现代“仿像社会”、特别是“视觉文化”时代发生了根本转变。1.1武术

8、审美趣味变迁由“注重内蕴”倾向“张扬外显”审美趣味是审美消费行为的动力3。当今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已远离艺术精华,日渐失去了细致品味艺术原真韵味的兴趣14;只有具备强烈的视觉效果、视觉冲击力,才有可能被人关注15。为了适应当下大众的这种审美需求和审美趣味,武术竞技场上出现了新编的“直落直起稳如钉的快太极拳”16(1)以及过分追求外在形似、忽视技击意蕴而渐变花哨的现代版竞技螳螂拳(2)。即使“现代的”传统武术(3)受到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性的影响,也开始追求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审美趣味偏于外在技术动作的形式主义和表现主义。“最高的美是目不可见的,须凭灵魂而不是感官去观照它”17。应该说,“古代的”

9、传统武术很好地保留了这方面的审美趣味,如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所言:“一气旋转自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学到有形归无迹,方知玄妙在天工。”还如武术谚语云:“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以及 拳意述真 曰:“练拳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见微知著,从中可知传统武术审美趣味并不刻意追求外在形架的华丽,而是追求内蕴于“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而现代武术审美趣味似乎更在意形式“美”本身,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不管是单练、对练还是集体项目,运动员多从武术的动作、服饰、声效等方面刻画,少从武术的神韵、意境、情志等范畴彰显。欲望美学表明:“人的感官欲望在视觉文化的刺激下被无限度地激发,并

10、进一步刺激我们更大的感官需求。”18继图像成为视觉文化最抢眼的表征(米歇尔、阿莱斯 艾尔雅维茨等提出“图像转向”)之后,声音也获得了重新启用(麦克卢汉称之为“声觉空间”,韦尔施称之为“听觉文化转向”)。这从武术表演中刻意强化器械的“发声”便知。竞技武术比赛中,为了吸引观众,为了“好看”“刺激”,为了彰显技击的声效(发力时器械会出声),剑的材质越来越“软”、刀的材质越来越“薄”等,完全脱离了技击的实效性而偏向了纯粹的听觉审美。武术对“形”的凸显遮蔽了“意”的表达,“能指”与“所指”有所疏离,使深受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武术审美内涵指向丢失,人们竞相追逐的只是花哨的“审美外衣”,武术传统审美崇尚的“不

11、可见的”美学特征似乎不见了。1.2武术审美价值重构由“仁礼教化”偏重“娱乐消遣”审美价值是客体对人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心理效能。凡能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事物审美特性同人的社会实践、审美需要的关系19。就社会学角度而言,审美总是处于感官享受、娱情乐志和伦理教化的动态变化之中20,只是根据具体行为指向的不同,所得到的价值会各有偏重。诚如,古之习拳术者,可修养道德之忍性,并逐渐养成自身高尚的道德、博大的情怀,磊落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21。再如,古代射礼并非把“射”当做真正的讲武之事,而是一种仁礼教化的形式载体。“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武之“射礼”教

12、化是通过感性的身体形式来达到理性的、德育的渗透。陈望衡先生说,道德的马文友.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13崇高感是一种引人向上的振奋感,它给人以力量、以鼓舞,更多地显示出人格的伟大22。像武术大师蔡龙云先生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打败域外技击家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在场的观众,这种人格魅力对后人进行的审美价值教化作用远胜于直接的道德说教。而当下视觉文化的仿像属性,打破了武术传统审美教化的主导地位,并使其娱乐价值不断凸显,成为满足人们物欲的一种手段。用“虚拟现实”呈现所谓的“原汁原味”武术,给人们灌输着武术的“真实”,洗脑后的年轻人陷入迷茫之中,分不清现实与虚构(“学生

13、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有其部分原因)。德国学者韦尔施认为,审美价值虽多元,但现今“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23。视觉文化时代机械复制、剪切拼凑的“虚拟现实”的“仿像技术”将武术传统审美的“此时此地性”“独一无二性”(如宋代瓦舍勾栏中的打套子、近代武术家的擂台比试)消弭,武术传统的内在美、意象美被高科技手段人为地加以抽离,炫目的武打影像华丽无比而又稍纵即逝,人们无暇顾及动作背后的“内蕴价值”和场域宣扬的“思想深度”,只能随着视觉快感表象进入娱乐至死的“坟墓”。正所谓,“每一种媒介都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样式和审美接受方式”24。就新出现的武术功夫舞台剧,尤其

14、是武术艺术表演样式而言,武术审美更加形式化、感性化,武术传统审美崇尚的内在美、人文美被金钱至上、娱乐消遣的价值观念消解,武术审美教化作用不复从前。1.3武术审美方式转换由“慢慢品味”变成“快速浏览”审美方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把握或感知的方式。美是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理念却孕育了迥然有异的审美方式25。美国学者杰姆逊言之:“距离感正是由于摄影形象和电影的出现而逐渐消失的。”26面对当代视觉文化的直观呈现,传统审美的心理距离被打破,“静观、冥想等慢慢品味对象的审美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20。众所周知,受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的影响,武术向来提倡内敛,反对张扬;不求形式

15、美,但求内意足。武术的这种“内在美”是“非目视观感所能求,而只有靠心领神会、慢慢品味才能得”27。例如,古时人们在观赏武术那些“饶有趣味、引人遐思无限”的动作时,必须要透过动作表象去有意地寻求技击背后所隐含的意象,并能自觉地利用武术美的会意及模糊色彩,将眼前肢体动作之美凝练为抽象朦胧之美28,进而营造出充足的想象空间使自己沉浸其中慢慢品味。然而,在以影像“意识流”为主要特征、观众很少注目凝视的时代,“人们开始关注 眼球经济,欣赏的方式变成了快速浏览与扫描”15 。武术网络剧、武侠影视剧等都是为了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欲望而诞生的29。如好莱坞制作的武术大片为了观众上座率、票房收入率,编剧

16、们不惜违背武术真实(违反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刻意追求新奇、刺激,将人们导向虚幻的理想世界。而武术这种夸张和虚构的乌托邦动作由于审美主体缺乏类似的审美体验,难以唤起审美感兴,无法进入内心营造的审美空间咀嚼玩味,只能采用“快速、浏览”的审美方式来完成。虽然武术网络剧、武侠影视剧只是艺术化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审美”也不仅是“大众娱乐”,还有“精英”和“主流”之分,大众娱乐仅是审美的一个显性层面。但是各类武剧中令人目不暇接、转瞬即逝的惊险刺激的武打场面,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众对“感性文化”“快餐文化”的娱乐需求,这种将审美由慢慢品味变成快速浏览的新武术样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武术审美方式发生

17、现代转换的标志。2武术审美文化转型的历史成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物态之间所以有着内在的联系,盖因为它们共同受制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30就此角度而言,武术审美文化作为一种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作为一个民族情感方式的内容之一,必然受制于该民族特定的时代。易存国教授曾指出,“审美文化”往往由一个乃至多个时代文化中的审美现象构成,它包含大量现象层面的东西,显得多变而又不稳定31。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打破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状态,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本文试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5个层面思想转变、文化运动、政治变革、经济崛起、科技进步等对武术审美文

18、化转型作以解析。2.1思想转变催生武术审美趣味变迁关于“现代”的界定,历史分期上有从1919年体育学研究2023 年(第 37 卷)第 5 期14“五四运动”计起;也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计起(本文倾向于后者)。譬如,明清史学专家张海鹏认为,18401949为“中国近代史”32;历史学家胡绳认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为“中国现代史”33。何叙在研究近现代体育思想时,明确将1949年以前界定为近代,而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现代34。周伟良亦认为,20世纪50年代武术霍然进入了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阶段35。这些研究为“现代武术”的范围界定提供了参考。虽然美学思想发展史的具体分期,不能

19、机械地套用社会史、政治史的分期,但其对研究武术审美文化的历史分期与现代转型一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对武术有了新的认识,正式将其列入体育范畴,赋予武术新的社会价值追求。1954年改国术为武术,当时主持武术工作的毛伯浩认为:“国术 是继承了封建的组织形式和封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衣钵。”36所以,不仅导致武术对抗的技击形式取消,就连套路中的技击成分也要减少;并在1957年的武术性质大讨论中,进一步确立了武术以“竞技性、竞艺性”为主的论调,武术“身体暴力”的技击功能渐渐隐退;“文革”期间,研究甚或提到武术的技击功能即被扣上“唯技击论”的帽子。20世纪80年代后,武术发展呈现

20、出了新的气象:1987年全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武术分别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武术之主旨思想已转变为“以为国争光、健康养生、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武术协会原主席张耀庭在一次武术训练工作会议上指出,凡是以评分为特征的运动项目,无不以创新和难度为目标,从而确立了武术“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竞技武术套路为博取高分逐渐增添“演”的成分,强调其本身的艺术性。21世纪伊始,随着申奥思想的不断深入、入奥目标的不断接近,现代竞技武术从动作到规则更是不断进行修枝剪叶、削足适履。为了方便评分,武术套路动作不仅形式化徒具肢体动作,缺少内在技击意味和思想表达;而且单一化受竞赛规则影响

21、,规定动作大同小异、缺乏新意,审美趣味改变十分明显。2.2文化运动促使武术审美价值转向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渐次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同时也奏响了20世纪以来旷日持久的“西学东渐”之序曲。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国人进行了带有民族情结的“国粹”保卫战。其中,国术与西方竞技体育亦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了驰名中外的“土洋之争”。在此期间,随着“土体育”的式微,对于武术的态度渐渐分化成水火不容的两派:一派主张武术无用论,一派主张武术救国论。“救国论”主要是强调武术的强国强种之精神,最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霍元甲创建的精武体育会。在民族危亡之际,号召国民自强不息,与强敌进行对抗,扬我国威。“无用

22、论”则是学者鲁迅等针对武术在枪炮发明后已无作用,且多与装神弄鬼的“神拳”混为一谈、蛊惑人心等而发表的言论。总之,经过这一场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的革命,人们心理和思想摇摆不定,渐渐缺乏文化认同,开始“怀疑”传统、“否定”传统,武术被列入传统“四旧”名录,批判武术界“孔孟之道”的声音甚嚣尘上,彼时的“打倒孔家店”就是显例。武术新旧价值体系相互博弈,武德文化之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教化作用受到极大冲击,古时传统武术具有的“习武修身、自强不息”37“尊师重道、宗派伦理”等精神教化功能被现代竞技武术的“争第一、夺锦标”38“重名利、拿奖牌”等物质利益追求所掩盖,人们对武术的审美心理悄然发生改变,价值重构已成必然

23、。2.3政治变革导致武术审美样式更新武术审美样式是武术审美文化的物化载体,亦是武术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和审美方式的集中体现。以冷兵器为主的传统社会,武术“练为战,不为看”。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既得艺,必试敌”(纪效新书 拳经捷要篇)之宗旨引领武术传统审美范式数百年。清末废除武举制,武术失去政治仕途进阶之路,火器在战场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以冷兵器见长的中华武术之技击功用跌入谷底,但这并没有彻底改变武术审美的技击实用性追求。在“乱世出英雄”的年代,武术尚有用“武”之地;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总统”与“地方诸侯”“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使得武术技击功

24、能尤其在各种近身战中还大有用处,强种保国之尚武精神亦是此时的精神支柱陈嘉庚先生曾为闽南国术社题写对联:“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我武维扬”。孙中山先生亦言,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马文友.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15五尺地,短兵相接者,为今次欧战所屡见者。则谓技击术与枪炮飞机有同等作用亦奚不可,。为此,孙先生还亲笔为精武体育会题写了“尚武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武术被归于体育领域,无形中限制了它的技击功用,加之和平年代以及和谐社会的理念,极少需要武术的“武”动天下。所以,武术审美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化,原来的主要功能“技击

25、”也只局限在职业运动员、武警、特种兵等很小的专业领域范围,现代武术的主要价值集中于竞技武术之“竞艺”、大众武术之“健身”、艺术武术之“娱乐”,尤其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武术影视、武侠动漫和武术手游这些娱乐性武术的独宠更加促进了“艺术武术”凸显,并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武术审美样式。2.4经济崛起倒逼武术审美急功近利武术审美急功近利是武术审美文化发生现代转型的表现之一(审美价值取向方面),它与传统社会的武术审美价值偏重于超功利性有着显著区别。20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崛起令武术审美文化再难以维持其“自律性”(审美自律性表现为审美态度的无利害性、审美价值的超功利性等),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双

26、重包夹,使得武术美学思想及审美文化偏于竞艺化、商品化、消费化。自1994年第一台功夫舞台剧 沙弥走进少林 诞生后,这种武术新样式就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众多少林武术品牌剧,如 风中少林 功夫诗 九卷 功夫传奇 在香港、澳大利亚、韩国等地均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后,还有武术职业联赛,武术表演类节目,武术动漫剧、武术电竞等相继诞生,逐渐使得“武术产业艺术化”“武术艺术产业化”。另外,受到“视觉文化”“消费社会”“商品经济”等理念之影响,近年来,传统武术与商业联姻现象明显。“武术搭台、经贸唱戏”,武术文化变成商业产品,失去了传统审美文化的超越性;急功近利、娱乐至死,武术教化作用弱化、精神家园丧失

27、,武术审美变得感官化、世俗化乃至庸俗化,审美价值取向也从一元变成多元且更倾向于娱乐消遣。于是,社会上旋即出现了“与金钱挂钩的传统武术变味儿了,与竞技结盟的传统武术变质了”的大声疾呼。2.5科技进步推动武术审美方式转换在数字电视、电影、电脑及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构成的高科技时代,农耕文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开始解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早已没有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时的悠然心态。“中国当前审美文化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和规则,以及许许多多的禁忌正在或已经瓦解,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或已经取而代之”4。传统武术审美失去了“此时此地性”和“独一无二性”,“文化生态”已然改变,如若抱残守

28、缺将成明日黄花。正因为如此,武术传统审美文化逐渐发展,生发出了现代审美文化维度:即不以传统的技击、内在教化等为美的标准或唯一标准,开始追求与高科技时代相应的艺术、外显、感性的美;传统“品味与体悟”的审美方式开始趋向于科技信息时代的快速浏览。著名国画大师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千古不变,形式应随当代。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武术审美范式衍化出了“技击与艺术”双向互补的新范式。如中国武术博物馆里面的武术模拟实战,一方面,使得普通大众通过虚拟现实“体验”武术,增加了自身的武术“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将“击打技术”变得炫目多彩、声效俱佳,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展现方式。总之,针对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转

29、型应作如是观:它是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环境改变了武术的生存状态,传统武术美的现代转换已成一种社会需求和历史必然。3武术审美文化转型的当代启示周宪教授曾说,文化转型的发生发展是新旧文化形态之间的交错更替,而不是两种文化形态之间发生的断裂。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永无止境的进化过程39,亦是文化自觉后文化演进的必由之路13。理性认知和对待武术审美文化转型,对于当代武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文化生态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3.1 武术审美文化现代转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需构建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讨论审美文化的转型,特别是现代转型,必须具有一种历史的眼光和历史智慧,必须把握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历史脉络4。随

30、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当代武术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出现了审美心理结构中的“以新代旧、新旧共存”现体育学研究2023 年(第 37 卷)第 5 期16象,表现出来就是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武术审美文化的传统回归交错更替、博弈不断。当下中国武术面临选择回归传统还是继续现代化等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域,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40。诚然,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不乏“传统武术”回归,回归“武术传统”事件散打运动被恢复,武术本质再讨论等。21世纪伊始,人们又开始呼唤武德重于武技、强调打练结合、增添功法练习,等等。中国武术的“重和谐”“重教化”“重技击”的思维理念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31、但是,这种种努力都没有改变主流武术的艺术化发展方向,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奥运计划的实施(主推竞技套路),更加加剧了这种趋势。现代社会不断充实武术的内涵及扩大武术的外延,武术与艺术交叉衍生出的艺术武术就是一种时代新产物,它体现了武术的与时俱进性。诚如前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所说:“我们应该用世界眼光,用大武术观去推动武术的国际发展。”41“大武术观”即不仅仅将武术囿于体育范畴,它还广泛涉猎艺术、审美等领域。“舞武同源论”,古已有之42。新中国成立初期,蔡龙云先生亦提出武术始终循着“击”与“舞”并行不悖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出二者的内在关联,武术向艺术靠

32、拢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一种价值属性的“重拾”。由上可知,每个历史时期的武术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从技击价值、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的变化规律看,基本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一致。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非人力所能左右。但时人由于思维惯性,对新出现的事物总是在“适”与“不适”的情怀中摇摆,所以,现当代武术审美文化才会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斥责武术发展的不伦不类,倡导武术的传统回归;一方面,又积极投身于武术艺术化、商业化、娱乐化的造势之中。对此,我们要理性对待并正确引导,采取“宜疏不宜堵”的发展策略以及“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33、才是明智之举。譬如,作为武术本质属性的技击,在当代法治社会仅局限在较小的专业范围内使用,这时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像中国武术博物馆里面的各个拳种门派展示一样,通过“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模式,艺术化地模拟技击,展示技击,将技击属性融入习武者的日常习武实践中;另外,受到中国社会审美现代性的影响,当代武术发展越来越感性化、艺术化乃至神秘化。针对近些年武术出现的“假大师”“伪武术”等现象,应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之“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坚持武术的技击本质,树立新时代守正创新的审美风尚,对那些违反科学、虚假宣传、有损武术正面形象的污名化行为进

34、行有力抨击。秉持开放包容的大武术观态度,武术发展可以艺术化,但那也只是“艺术化的武术”,而不能成为“武术艺术化”的借口,陷入“为艺术而艺术”的彀中,丢了武之为“武”的根本。3.2武术审美文化现代转型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应彰显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当下,由于传播界域的变迁、意识形态的挤压、大众娱乐的多元化、传统观众的被分流等诸多原因,使得传统武术无奈地沦为一种边缘化的弱势文化形态,更多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然而,今天的武术并非无路可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武术已经找到了它的出路朝着表演性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了潜在而巨大的生命力43。为此,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转型,以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

35、生态:第一,秉承“交流融合,文化自觉”之思想不断推进。卢元镇教授指出,(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它要通过交流、融合来发展,通过选择、变异来适应44。整体而言,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表现出了从一元整合向多元交叉过渡、从政治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变、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从排他性文化向并存性文化的转变,等等。比如,功夫舞台剧、武术动漫剧等武术新样式的不断出现,打破了传统武术大一统的发展格局;武术由原来的政治外交手段(20世纪70年代)变成了全民消费的娱乐产物(20世纪90年代);从金字塔尖里面少数人自娱自乐的精英文化转向了视觉文化为载体的全球共享的大众文化;从土洋体育水火不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民族与世

36、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时尚并存一体、互相融合的文化形式转变。“变”“常”有序,“万变不离其宗”,要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着力培育和马文友.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1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发挥武术的民族特色、利用武术的文化优势,在各类武术样式中重新建构而被历史所认同、被人们所接受且积极适用的“尚武崇德”文化精神,厘正日益“离弦走板”的“尚武崇德”及其内涵的现实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昭示。20世纪中叶以来,武术审美文化正经历着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型期,在浮躁

37、、功利的快节奏社会背景下,部分习武者“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忽视对传统武德思想的修养体悟,出现了像闫F隔空击人、徐L约架事件等武术“失范”、武德“失序”现象,错误地将武术的审美价值定位在表面的技击能力而非深层的精神教化。李守培等指出:“武术基于中华文明伦理特色,秉承 拳以德立,无德无拳 的理想信念,始终推崇道德教化及伦理秩序,积聚形成的丰富道德智慧理应在新时代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乃至全球伦理发展贡献力量。”45由此,要树立武术文化自信,形成武术文化自觉,站在新时代的立场,从国家意志和武术发展实际出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去渣存精”,构建出重“礼德”守“诚敬”,崇“

38、和谐”尚“仁勇”的当代“尚武崇德”八字精神,服务于各类武术习练者的日常生活实践。第二,秉承“顺应潮流,适时而变”之思想给予接纳。“时尚的流行使身处不同文化与国度的人表现出审美习惯上的趋同性。今天我们面对的审美文化不单是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文化,而且是全球化了的审美文化。”46一般而言,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受众群体多为青年人、推广与传播的受众群体多是外国人,充分考虑这些人的审美需求,武术才有更好出路;不能一味抱着传统观念和陈旧思想,狭隘地提倡武术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传统是一条永不休止向前流淌的河,经典的太极阴阳理论也开始与“快太极”动作(郭志禹语)一道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这是中西美学共融的典型表现。一件

39、事物要让人们接受它,首先要让人们感受它;通过练习太极拳动作技术开始接触到深奥的太极理论,对于深奥而富含哲理的太极理论的感知,又进一步催生了不同肤色的人们对于习练太极拳动作技术的浓厚兴趣。这就犹如一针强心剂,既推动了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也排解了传统武术“常被冷落”的尴尬境遇。另外,舞台表演形式的武术类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表演、大型文艺晚会功夫舞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都是将武术动作与现代媒体技术灯光、音乐、背景、舞美、特效等相结合,就审美角度而言,远远超过竞技武术套路和武术大众健身项目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并使其成为新一轮的时尚,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再如,河南电

40、视台 武林风 节目自从2004年开办以来,举办了多次中外交流对抗赛,为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前景。武术走上电视这种视觉文化平台,展现了娱乐、竞技相融合的巨大魅力和无限潜力,通过 武林风 培养了大量懂武德、知门派的“武术迷”;它独辟的女子擂台板块,更是刷新了人们认知,增添了时代亮点,扩大了受众群体。4结语自古以来,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术,人们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范式,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技击美、实用美更是得以凸显并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武术从军事舞台的退出以及近现代西方体育思想的强势介入,武术审美逐渐偏离实用技击而偏向于体育竞技。20世纪9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成为

41、我国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后,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又建立起了新的文化品位,审美过分追求娱乐化、平面化,缺乏内蕴和独立的个性,这使得一贯注重内蕴美,讲求神韵、意境的中国武术又一次受到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武术审美意识发生了显著变迁、武术审美文化发生了现代转型。面对这种变迁与转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取悦大众,放弃武术审美的传统根基,是违背常理,也是站不住脚的;一味因循守旧,拒绝武术审美的时尚元素,也是不合时宜,难以为继的。在视觉文化为主流的今天,我们既要延续武术审美的传统命脉,又要张扬武术审美的时尚个性。有鉴于此,只有加强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当代艺

42、术化的表现形式将武术美的传统内质展示出来,并利用“视觉文化”的优势将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技击思想传播出去,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系统,才能使“武术之美”常在常青。体育学研究2023 年(第 37 卷)第 5 期18注释:(1)竞赛太极拳,即“快太极”,是在原有动作速度的基础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追求速度变化、动静对比、感官刺激等,迎合了当下大众的审美趣味。有研究者指出,这是一种新的太极拳种的产生。(2)笔者在对青岛市太极梅花螳螂拳武术馆馆长张维福进行访谈时,张先生表示,现代的竞技螳螂拳变得面目全非,一味强调摇晃、摆动,华而不实,少有技击意味,更缺少螳螂那种“不畏死”的勇往直前精神。(3)本文在研究审美趣

43、味时,为了对比说明,特将传统武术做了“现代的”和“古代的”之分,其余别处没有特殊说明的皆指“古代的”传统武术。参考文献:1 朱立元.“审美文化”概念小议 J.浙江学刊,1997(5):44-47.2 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1997(2):13-16.3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4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 周纪文.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6 马文友.中国武术的审美文化研究 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10.7 胡秀英.中国武术审美方式研究 J.山西师大体育学

44、院学报,2010,25(4):55-56.8 马文友.武舞与功夫舞台剧:古今武术典型审美形态的实证解析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65-68,82.9 马文友.中国武术审美核心价值实证解析:仁礼教化的人格修为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2):47-52.10 孙刚.从英雄神话视域探索中国武术精神的审美文化源头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5):138-145.11 李富刚,牛炎涛.论明清时期武术套路的审美风尚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2):206-211.12 郅季炘.论民国武侠文学的审美理想与传统武术精神 J.语文建设,2014(20)

45、:57-58.13 刘亚敏,夏施思.文化转型与学科发展取向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3(1):43-49.14 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5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6 郭志禹.太极拳新文化现象探骊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6-9,39.17 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8 徐放鸣,张玉琴,赵鑫,等.审美文化新视野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9 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0

46、 陈旭光.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1 袁金宝.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研究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44-45.22 陈望衡.审美伦理学引论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3 沃尔夫冈 韦尔施.重构美学 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4 甘锋.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5):35-39.25 马文友.品味与体悟:论中国武术的审美方式 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6):140-145,148.26 弗雷德里克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

47、化理论 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7 马文友.视觉文化对武术审美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185-190.28 马文友.中国武术审美:虚无、意象与意境 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4):141-145,148.29 马文友,邱丕相.论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趋势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5):51-53.30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 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31 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2 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J.近

48、代史研究,1998,(2):1-15.33 胡绳.近代史研究 创刊100期纪念号之 祝辞 J.近代史研究,1997(4):1.34 何叙,律海涛,那述宇.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 J.体育科学,2012,32(9):45-51.35 周伟良.历史与现代交汇中的中华武术 M.台北:逸文武术文化,2011.36 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 J.体育学刊,2012,19(3):114-120.37 谷玉良,谢汝婷.文化变迁与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困境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1):160-170.38 杨建营,王水利.中华武术的文化精神研究 J.武汉体

49、育学院学报,2019,53(3):58-62.39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 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236.40 薛浩,郑国华,喻和文.从叙事史到结构史: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史研究的反思与转向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9):73-89.41 高小军.树立大武术观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2011年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J.全球功夫,2011,(4):6-10.42 李北达.舞武同源论 J.中华武术(研究),2013,2(1):16-25.43 孙东艺.功夫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4

50、卢元镇.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 J.搏击 武术科学,2010,7(3):1-2.45 李守培,李朝旭.论新时代中华武德的构建 J.文化遗产,2022,(2):51-58.46 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马文友.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转型、成因及当代启示19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The Transformation,Causes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Wushu Aesthetic CultureMA Wenyou(Colle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