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18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科研究82妇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领导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道路,极大激发了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同胞的主体意识和革命精神。妇女教育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基础,对增强她们的自主意识和革命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向西进行战略转移,于12月18日从通江县的两河口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并将宣传教育群众作为革命工作的重中之重。川陕苏区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维埃政府通过广泛开展妇女教育,使川陕边区的劳动妇女实现了政治上的翻身、经济的独立。觉醒的妇女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为川

2、陕苏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妇女教育在中国妇女解放中占有基础性地位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推动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和增强,传统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伦理标准、价值准则都发生了改变。在众多社会问题中,妇女问题日益凸显。妇女解放作为全人类解放的题中之义,对全人类解放具有重要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变革”。正因为妇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不断推动广大妇女社会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和执政的核心诉求之一。妇女群体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实现该群体的解放,在

3、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妇女问题被纳入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并形成了民族独立和妇女解放的结盟。192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该会议上制定 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妇女问题上的根本立场。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历史视角来看,妇女群体被视为被压迫阶级,处于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底层。因此,妇女在经济上独立于家庭和参与社会生产是她们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了男性无产者和妇女群体,消灭了私有财产,反抗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促进了妇女解放的进程。中国妇女的真实处境决定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具体道路选择。长期以来,处于受压迫状态

4、的妇女寻求解放的渴望比较强烈,但由于缺少文化,妇女无法认识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源,因此,她们缺乏改变命运的思想和能力。基于中国社会广大妇女的真实境况,中国共产党推动妇女解放的首要任务是对妇女进行教育,丰富她们的文化知识,启发她们的思想觉悟,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和革命愿望。妇女教育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基础性一环,只有切实做好妇女教育这项工作,才能引导她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接受党的理论和主张,为她们投身革命、改变命运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二、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实践(一)加强对妇女的政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激发革命热情红军入川之前,川陕边区的劳动妇女长期处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处境艰难、生活悲惨,因此呈现

5、出政治冷漠的状态。大多妇女由于没有受过教育,朴素的寻求解放的愿望无法转化为革命的自觉行动。红军入川之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明确要求了解妇女的痛苦,对广大妇女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动员妇女群众参加阶级斗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必须提高妇女群众的受教育水平,激发她们的阶级仇恨,觉醒她们的阶级意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吴朝辉(中共巴中市委党校,四川巴中636000)摘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了凝聚川陕边区广大劳动妇女的力量,通过对妇女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启发她们的政治觉悟,激发她们的革命主体意识,引导她们积极投身革命。文章全面梳理了川陕苏区时期妇女教育的实践经验

6、,为当代妇女教育事业提供有益启示。关键词:川陕苏区;妇女教育;妇女解放作者简介:吴朝辉(1992),女,汉族,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社科研究83识,提高她们的政治水平。1933年初,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通江开办妇女学校,开设时事政治、军事知识、医疗救护等课程,在培训县区妇女干部的同时,让广大劳动妇女学习革命理论,了解党和红军的宗旨和任务。在教育内容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编写政治教材,武装妇女头脑,唤醒妇女的主体意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编写了一大批共产主义的书籍,如 共产主义ABC 列宁主义初步提纲 革命三字经 等。教材内容突出政治性,思想灌输性强,紧密结合实际,推动

7、妇女政治启蒙。在组织动员方式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采取回忆、诉苦、算账、对比等方式,激起妇女的阶级仇恨,提高妇女群众参军的自觉性。红军指战员在与妇女群众谈心摆话、拉家常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她们认识到,她们之所以受穷,是因为她们手里没有土地,所以只能任由地主阶级剥削,只有参加红军、参加革命,才能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经过宣传教育,妇女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也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和方法。在宣传教育形式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通过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形式,快速激发妇女群众的抗争意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通过錾刻红军石刻标语、排演喜剧、传唱歌谣、建立农村俱乐部等形式,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任务。比如,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编

8、唱了很多革命歌谣,歌谣内容有描述妇女苦难生活的,有歌颂红军的,有反对封建迷信的,这些歌谣歌词通俗易懂,具有政治教育意义,让广大妇女群众在反复传唱中增强了斗争意识,坚定了革命信念。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对劳动妇女的政治教育,有助于唤醒她们的革命意识,使她们有勇气积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积极投身于革命。在中共川陕省委的领导下,昔日受压迫最深、生活最悲惨的劳动妇女转变为信念坚定的战士。1933年3月下旬,反“三路围攻”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对峙。为了加强后备力量,川陕省委在通江成立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1933年12月,中共川陕省委第三次党代会决定将妇女独立营扩编为妇女独立团。独立团的女战士在宣传扩红、战

9、场运输、前线作战、火线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妇女作战部队,标志着川陕劳动妇女作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二)开展对翻身妇女的劳动教育,巩固土地革命的物质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实现了“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关于什么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人”首先应该是进行物质生产、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并且要处于社会关系之中,还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能动的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现实的人”概念

10、,用唯物史观分析性别歧视的原因,妇女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分离以及她们对男子的完全经济依赖是她们受到压迫、剥削和虐待的重要原因。因此,参与社会工作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 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决议)。决议 应对中国妇女生活处境的变化,采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释妇女解放的概念,认为妇女的解放应该伴随着劳动解放进行。决议 强调:“中国共产党认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妇女解放伴着劳动解放进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妇女受压迫的特点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在川陕苏区建立之前,川陕边区的劳动妇

11、女一方面身处封建生产关系中,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严重不匹配;另一方面,深受反动军阀各种苛捐杂税的沉重剥削。不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川陕苏区妇女根本无法得到解放。党认识到,只有在改变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广大劳动妇女的劳动才能成为真正为自己的劳动,真正享有劳动果实,同时以自己的劳动支援革命,把劳动与革命真正结合起来。因此,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将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劳动生产教育,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同时颁布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女工、青工、童工与成年男工,做同样的工作,得同样的工资;禁止安排女工从事某些特别繁重或危险的重工作等,保证妇女的劳动权益。广大妇女的劳动权

12、益得到保障,纷纷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大力推动了苏区经济的发展,既保证了前方的物资供应,又稳定了后方人民的生活。(三)发展以识字扫盲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教育,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红军入川前,由于军阀的黑暗统治,川北一带文化教育普遍落后,广大工农群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川陕地区劳动妇女几乎全是文盲,看不懂革命标语,听社科研究84不懂革命道理,不能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为唤醒广大劳动妇女的主体意识和革命热情,川陕苏区把动员组织广大妇女识字、读书作为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各种识字扫盲形式,短时间内让广大妇女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以张逸民为主席的文化教育委员会,把发展苏区文化教育

13、纳入重要议事日程。1933年6月和8月召开的川陕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对苏区文化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川陕省第二次全省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指出,要“广泛地发展苏区的文化教育”。川陕苏区妇女识字教育具有如下突出特点:一是把识字教育贯穿于各种教育形式之中。通过读书、看报、写信等方式让妇女群众能够认识基本的汉字。二是在发动群众中开展识字教育。川陕地区劳动妇女大多受到繁重家务的束缚,为了让妇女群众摆脱家庭的约束,广大红军指战员深入农户进行宣传动员,引导劳动群众认识到接受文化教育是翻身做主人的重要条件。三是组织集中学习。在农忙之余组织妇女群众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常用字、卫生

14、知识等。通过以扫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广大劳动妇女提高了思想认识,解放了思想,纷纷走出家庭,投入拥军支前等各项事业中,为苏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女性力量。三、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现实启示(一)新时代妇女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指导世界各地妇女解放发展的普遍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来阐明妇女受到压迫剥削的原因、妇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解放妇女的现实途径。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革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去分析妇女问题,重视妇女教育,鼓励妇女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为革命作出重要贡献,在川陕苏区妇女

15、教育历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妇女事业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妇女教育则是推动妇女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如张桂梅校长,她默默地为女童和妇女的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性别平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妇女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追求自身解放、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新时代妇女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

16、工作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妇女解放是整个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妇女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全面发展中才具有现实性。川陕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妇女解放寓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将妇女解放与阶级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普遍的教育觉醒其主体意识、增强其斗争意识,引领妇女群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革命的手段改变自身地位和命运。历史实践证明,妇女解放事业如果脱离中国革命这一中心任务断然是行不通的,中国妇女的解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大力推进妇女教育事业,始终把妇女事业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部分。进入新时代,党的中心工作是

17、发展经济。在党的领导下,妇女教育事业也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应积极鼓励妇女投身于社会生产生活,并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帮助妇女实现经济自由、人格独立,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四、结语川陕苏区时期的妇女教育提高了川陕边区劳动妇女的整体素质,有力改善了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为川陕苏区建设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才支持,也为新时代妇女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示范。调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妇女教育事业,不断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女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她”力量。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吴丹.川陕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研究(19321935)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4李涯.苏区妇女解放实践初探以川陕根据地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5-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