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教学设计
吉林省通榆县第六中学校 崔秀慧
【教材简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庆东原》是元曲作家张可久所做,他完成的九支[庆东原]多为抒写隐居之乐。作者着意刻画了一位性格豪放,不计穷通得失的达士,与张可久经常描写的一般隐士稍存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了解曲中巧妙借助“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
2、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体会作者以景衬情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2、通过问题的探讨和情境创设,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天涯游子思乡的孤寂凄楚的心情。2、体会英雄应有的气度与胸怀。
【教学重点】熟读元曲,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2.体会作者身处困境时复杂的心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席慕容的《乡愁》,说说表达的情感,以此引出思乡的诗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的佳作《天净沙·秋思》
[环节设置意图]激发学生情感,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介绍元曲、作者、写作背景。
[环节设置意图]一方面积累必要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为学生领悟作者情感做铺垫。
三、 朗读感知
1、指名朗读,注意节奏。2、学生齐读。3、配乐朗诵,体会情感。
四、 分析本曲,回答问题。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3、前四句写景与最后一句抒情是什么关系?4、一、二、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五、 描述曲的意境,理解作者情怀
六、 再次诵读,读出“愁”的味道。
七、学习《庆东原》
1.导入《天净沙·秋思》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也因其在元曲创作上的巨大成就,被后世尊为“曲状元”,被人们所爱戴。另一位著名的元曲作家张可久濡慕其名,依照着《庆东原 叹世》的韵创作了另一首元曲《庆东原》。
2、诵读本曲
3、分析本曲、回答问题。
(1)、曲中作者认为的“英雄”是什么样的?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本领呢?
(2)、你认为哪些意象可以体现他的英雄气概呢?
(3)、结尾句中的“他”到底是谁呢?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小结:作者借助蛟、雕、毫等一些意象,着意刻画了一位性格豪放,不计穷通得失的达士;写出了英雄人物应有的气度和胸怀;表达了对英雄的赞颂;将英雄与小人相对比,突出了英雄的豪情与小人的丑陋嘴脸。
6、再读本曲。
7、拓展延伸: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八、自由背诵
九、作业1、背诵并默写两首元曲。2、完成“思考与讨论”一
十、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写景 抒情
悲凉秋景 悲苦乡愁 英雄 小人(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