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魔法的语言——让孩子成为不怕失败的人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我家丫头一天天的长大,我越发的感觉到在家庭教育中,要想发挥孩子的才能和干劲,不是一句夸奖就能了事、而是点点滴滴,许多魔法的语言汇成激励孩子成长的源泉。和很多母亲一样,欣怡刚满4岁,我们尝试着给她布置一些小任务,让丫头锻炼。可是我恼极了。我和丫头的爸爸都是不轻易放弃的人,可是我家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马上就放弃不干了。有时候谁说了她几句什么立刻变得垂头丧气。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多带她外出,扩大她的视野;多让她尝试动手做已经能够完成的小事,来提高她的自信心;多夸奖她能行等等。但是都没有很大的效果。直到那年的上海书展,我购买了一本书《把孩子培养成不怕失败的人》。这本书介绍了育儿的中枢问题——聪明地面对失败的方法,论述了许多案例。阅读多次后,我豁然开朗。对于我们家欣怡,如果一味的批评,长期告诉她要怎么做?那么量化而引起质变,丫头的创造,自信显然受到成人的打击,以致她总是会因为一点困难而发难。望女成凤的我自以为帮助教育的介入,不知是造成恶性循环,丫头遇到困难和失败更加退缩。
于是我和爸爸好好的思考我们原来的教育方式,达成用魔法的语言来鼓励欣怡成长,帮助欣怡变得自信。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也是从这起,我开始对丫头进行魔法语言鼓励教育的。
准备吃晚饭的时候,我张罗着放碗筷,欣怡很起劲的帮忙,可是一不小心失手摔破了小碗。这样的事,我想很多家里都发生过。老公刚想开口责骂丫头好心办坏事,我连忙制止了他。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摔破碗时,孩子其实已经吃惊不小,结果再被父母痛斥一顿,怎么可能会有好心情呢?我马上对丫头说:“真可惜,碗碎了”。望望丫头,还好,眼泪没有掉下来。接着,我对她继续说:“帮忙一起收拾吧,要小心不要化到手哦”。收好以后,我再次偷偷观察欣怡,她很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不动。好机会,我马上让她爸爸,重新端碗,目的是让孩子看到正确的端碗的方法。并告诉她:“像这样用两只手紧紧的托着,用手托住碗的下面等等”以实际的方法做给她看。其实更好的方法是再请孩子帮一次忙,这样做才算玩美。同样是语言,用相对平等,温柔的方式和她好好的沟通,孩子就会依然有帮大人做助手的意愿。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退缩。而且帮助别人是好的体验。我很乐意让欣怡多尝试。尽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与其大声表扬:“你真棒,帮助了妈妈”,还不如润物细无声,让幼儿主动的来承担,来尝试。我们大人好好的鼓励引导更为实用。即使是没有帮上忙,也好好的说一声:“谢谢”。保持孩子最初的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眼下,丫头即将要进小学,成为一个准小学生,鼓励她不怕失败更是很有必要。我会继续多站在丫头的角度,用最温和但不失鼓励的言语,让她不害怕失败,更自信,更独立。
邵奕峰
翔殷幼稚园 大二班
49665489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