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西游记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2.学习阅读小说型名著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由质疑、自我解疑意识,站在中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2.对小说型的名著阅读进行中考名著阅读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由质疑、自我解疑意识,站在中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检测: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____规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_____。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闹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
3、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________收了孙悟空,在____收了白龙马,在 ____ 收了猪八戒,在 ____ 收了沙和尚。
4、你能说出5个取经所经历的地名吗?
黑水河 流沙河 火焰山 火云洞 小雷音寺 盘丝洞
5.“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它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美猴王”: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谁便可被拥为王,石猴进来又出去,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 于是将“石”字隐去,遂称美猴王。
“孙悟空”:姓是菩提祖师给起的,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由猢狲之意,得孙姓;分派起名,第十辈乃悟,法名孙悟空。
6、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孙悟空到南天门——( )
孙悟空的脸——( )
孙悟空的金箍棒——( )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 )
猪八戒背媳妇——( )
猪八戒吃人参果——( )
7. 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第2回)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第7回)
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第28回)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第32回)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第81回)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
一.初识《西游记》
1.介绍作者和小说的主要内容。
设计:同学积极介绍并相互补充,老师总结,将背景带入到人物及小说内容中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代小说家。江苏淮安人。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而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自幼敏慧,又好学习,博极群书,以文名著于乡里。他好奇闻,受到民间文学的积极影响;又喜读唐人《传奇》,从中吸取营养。这对他《西游记》的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内容概括:《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共一百回,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怪,到西天修成了“正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共四十一个故事。
第一部分1-12回是全书的引子:1-8回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9—12回,写唐僧出身、取经缘由。
第二部分是正文:13—100回,写师徒四人历经81难,取回真经。
二.走进《西游记》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
前职
封号
兵器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白龙马
第二课时
三.讲述《西游记》
1.《西游记》故事会
最好用“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的句式来讲述。
2.《西游记》人物辩论会
最好用“……本来是……,后来……,我认为他(她)是个……的人,从……中看出。”的语句来辩论。
唐 僧—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孙悟空—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猪八戒—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
沙和尚—道德的典范,老实本分,任劳任怨;
第三课时
四.感悟《西游记》
1.从四位主角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小说的主题?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四.作业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称《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事故。”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结合作品,举例说明,300字左右。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