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知识的“五结合”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006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知识的“五结合”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知识的“五结合”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知识的“五结合”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8教书育人(中旬刊)2023 年 第 07 期党福花(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摘 要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力度显著加大。尤其是 2022 年新版课程标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明确规定。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其具体可行的策略是将文化常识、乡土文化、历史典故、古代诗词、俗语谚语和地理知识相结合,打通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式教育通道。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融合;人文知识;“五结合”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传承和发扬的力度显著加大。尤其是 2022 年新版课程标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明确规定。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具体可行的策略是:将文化常识、乡土文化、文学典故、古代诗词、俗语谚语和地理知识相结合,打通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式教育通道。一、将文化常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文化知识,包括历代地理区域划分、山川地名、天文、历法等,都与初中地理的一些知识点彼此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把相关文化知识和地理学科知识点彼此融合,就能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例

3、如,古代文化常识中的日晷,在教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把古代利用阴影确定方向和节气的知识,和四季更替和冬夏至知识相关联,学生不仅理解起来方便,记忆起来容易,而且会感知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由此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再如古代文化常识中的“阴”“阳”,古人把山南水北视为“阳”,“山北水南”视为“阴”。对应到区域地理中一些城市的命名上,像洛阳,因在洛水之北而命此名;衡阳,因在衡山之南而命此名;江阴,因在长江之南而命此名;华阴,因在华山之北而命此名,等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合古代文化常识,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文化现象,为什么“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把这一文化知识融

4、入地理教学中,利用地理知识还可以理解更深层次的地理知识或原理。就像这“阴”和“阳”的知识,我国位处北半球,黄河流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一年四季都从偏南方向照来,所以相对于平地高起来的山,其南面受到阳光照射较多,被称为阳坡;其北面很少受到阳光照射,被称为阴坡。而水则恰恰相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低于平地的江河北岸容易被阳光照到,而南岸很少被阳光照到,所以,水之南为“阴”,而水之北为“阳”。如此把古代文化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地理知识或地理现象,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提升素养,并且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景仰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二、将乡土文化

5、和地理知识相结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对学生的冲击很大。但是,相比之下,学生更关心、更感兴趣的还是自己周围发生的事。鉴于这一普遍性心理现象的存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可以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知识的“五结合”策略79课堂聚焦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乡土文化。所谓的乡土文化,是指那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涵盖自然环境与民俗风情、历史沿革与县域变迁、民间艺术与文物古迹、地名沿革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与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这部分文化就在我们出生、成长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这部分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创造、孕育、积淀下来的,深受历史时空的考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乡土性、实

6、践性、生活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特征。在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中融入家乡的风俗、地方文化资源等乡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而且能够让学生联系乡土文化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性记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在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戈壁、沙漠、绿洲,长城、寺庙、洞窟,更有西路红军血洒河西的红色文化遗存,这些都是河西走廊一带地方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化素材,结合河西走廊区域地理的学习,联系祁连山的环境保护这一内容,把河西走廊特有的乡土文化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就会从科学的角度探究河西走廊的一些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特征的

7、关系。这样把乡土文化和地理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就会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会得到培养。再如,地方上现存的好多夯土墙围成的老庄子,四四方方,四周用土筑起厚厚的墙体,房子一般背靠墙体坐北朝南建成,这样的老式建筑与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状况有何关系?如果结合河西走廊风沙大、过去地域广而人烟稀少、冬季西北风凛冽而太阳从东南向西北斜射等地理因素思考这一问题,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一些零星的地理知识也会因此而被综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钻研精神。再如,地理教材概括南

8、方丘陵山区建立立体农业必然性时,从地形地貌条件、人多地少的现实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说明立体农业的布局和优势。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分布比较广、面积比较大,其自然条件也是千差万别。布局立体农业,发挥立体农业优势,也要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的开发模式。既然如此,那么课文为什么仅仅选择千烟洲呢?这就需要结合地方乡土文化进行理解。南方丘陵山区中红壤丘陵面积很大,开发治理红壤荒丘的任务艰巨,这是一个因素;而“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乡土文化,作为当地农业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能够启发其他地方因地制宜找出一条经济有效的开发途径,这是另一个因素。如此把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当地的乡土文化结合起

9、来,对于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兴趣、理解教材重难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用不小。所以,把丰富的、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素材有效融合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但能够让初中地理课堂更具趣味性、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究性,而且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将历史典故和地理知识相结合各种典故、传说有趣含理,其中的一些文学典故、传说就与初中地理学习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好这些文学典故、传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学典故、传说背后饱含的文化养分,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出自晏子使楚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

10、为枳”的典故,楚汉战争时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或者联系豆腐脑“北方人爱吃咸,南方人爱吃甜”的“南北之争”,等等。把这些知名典故和我国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结合起来理解、把握我国南北不同的气候特征,就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再如,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与我国的季风气候联系起来,就能轻松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还如把阴山岩画、秦始皇在阴山上修长城、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以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典故,和阴山的地理位置特点结合起来,学生对学习这一内容就会兴趣大增。还如有关黄河的典故、传说“中流砥柱”“鲤鱼跳龙门”等,把这些典故、传说融入对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地理知识理解

11、中,就既有趣又深刻。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它有关的典故都揭示着它的水文地理特性。像“中流砥柱”,“砥柱”在典故中是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其实它仅仅是一块位于黄河三门峡河段急流中的巨石。“中流砥柱”之所以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的意思,就与黄河水运历史有关。黄河曾为航船要道,但是在三门峡段,暗礁多,水底被称为“米堆”“谷堆”的即是。船行至此时,船夫们常常会下船,用纤绳拉着船,去避开这些暗礁。但是传说中的砥柱石却正好相反,船向它驶来眼看就要撞上时,冲击到砥柱之上又被撞回的波涛正好能把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如此的神奇在古代船夫们的眼里就成为镇定河水波澜的“神山”,像航标一样在惊心动魄的时

12、刻能给船夫们带来安全。像“鲤鱼跳龙门”,传说中的“龙门”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因它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西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仅 100 多米宽的狭窄口门,在此被束住的河水湍急跳跃,而狭窄口门之下黄河流入的又是宽阔的河床,水位骤降,落差很大,这也是“龙门三跌水”之说的由来。传说中的小鲤鱼不畏险阻、争跳这个口门,跳过立时成龙,所以称“龙门”。这样把典故和黄河龙门段的地理特征相融合,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很有乐趣,而且能够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80教书育人(中旬刊)2023 年 第 07 期所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历史典故、传说和中国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从故事中学习地理,从地

13、理知识的学习中联系典故,学生就能从中享受和上纯地理课完全不同的知识之趣,从而热爱自己脚下的土地,了解并思考这片土地上过去和现在相关的那些的人与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将古诗词句和地理知识相结合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中蕴藏着历史场景,也揭示着许多的地理知识或现象。一条河流,自古至今的流淌,孕育出的就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一座大山,从古至今屹立,留给诗人们的就是一首首如诗如画的诗歌在中国的土地上,几乎每一处人文景观,都曾在古籍里留下一首又一首诗词歌赋。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14、低见牛羊”,描写的就是阴山脚下的自然地理风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描写的就是天山景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就是五岳之首泰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形容的就是江西滕王阁周边景色;“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反映的是我国南方热量的丰富、四季的鲜果不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反映的是蜀道崎岖、四川盆地自古闭塞的地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的是山下的气温比山上高的现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以联系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规律;“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可以联系城市人口稠密而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15、”可以和城市热岛效应学习相结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以和月相变化规律学习相结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可以和地形对气候影响气候或植被垂直变化的现象学习相结合;“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会东海变桑田”可以和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学习相结合诸如此类,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恰切联系,恰当使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五、将古代俗语和地理知识相结合我国古代的许多俗语、谚语都揭示着一些地理现象、知识和原理等,把这些俗语、谚语等和相关地理知识相融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

16、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例如,俗语“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中“黄河百害”揭示的是黄河弯多造成的水害也多的特征。自古以来,黄河就有“九曲黄河”的说法,其整体流动走势构成1个“几”字形状,总流向为自西向东。其中干流部分主要有 6个大弯,180 度的有 3 个,90 度的有 2 个,45 度的有1 个。除了大弯之外,小弯更多。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的直线距离仅为 2068 公里,但实际流程是 5464 公里,是直线距离的 2.64 倍,可见其有多少个弯。而俗语“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中的“惟富一套”,指的河套地区。人们之所以称黄河大弯中的那个马蹄形大弯为“河套”,是因为黄河由甘肃到宁夏中卫自西而东流,至

17、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在内蒙古临河受到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至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大弯曲就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被称为“河套”。结合这一俗语所揭示的内容,融合河套平原“塞上江南”的地理特征,学生理解、分析其原因就会比较全面、深入:河套地区地处平原地带,黄河水面开阔、水流平缓,兴修引黄水利工程的条件优越,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的面积广阔、农产富足。尤其是通过河套平原这一“塞上江南”形成原因的学习,把俗语和地理知识的学习融合起来,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再如,自古以来黄河有“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的说法。俗语“跳

18、进黄河也洗不清”,从地理学习的角度可以揭示黄河泥沙大而黏的特点。把地理知识融合进去,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 35 公斤每立方米;而且,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其泥浆黏,沾在身体上不易洗净。这样整合理解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含义不仅深刻到位,而且趣味性十足,能够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添砖加瓦”。总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地理学科教学中,不仅教育意义重大,而且教学效果良好。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按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五结合”策略,把文化常识、乡土文化、历史典故、古代诗词、俗语谚语等人文知识和相关地理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新课程改革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立意找到新的策略。参考文献:1 朱贵秋,谢晋秋,孔欢.中学地理课堂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尝试 J.地理教学,2016(13):33-34.2 林崇德.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王燕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J.新校园(中旬),2018(12).(责任编辑:杜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