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小学劳动技术教研计划
一、 指导思想:
重点做好"均衡发展"、"内涵建设"、"教育质量"、"和谐校园"四方面工作,积极推进教
育科学和谐发展,为"大气创业,大力创新",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做好《课程计划》的实 施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抓教风,促学风"为工作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为中心,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务实进取,
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积极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认真做好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新教材
的实践工作,扎扎实实搞好教师的培训,更新观念,用好新教材。
2、优化教学思想,强化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增强危机意识、竞争
意识、质量意识、岗位意识。
3、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门学科争取达到学校预定目标。认
真组织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类竞赛,争取更多的人次在竞赛中获奖。
4、以严谨的教学及良好的班务管理为吸引力,使学生留得住,学得好。用师爱去关心
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习,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得学
生愿意留,安心留。
5、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各位教师针对所任班级学生建立差生档案,有计划、有目的、
有措施、有成效地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三、 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 、加强教师培训,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 大标志是: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力促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构建新的教学管理
制度和评价制度,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按照学校工作意见,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建立三级培训网络,深入开展新课程培训工作。
(1) 以联盟教研培训为主要途径,提高教师群体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学校教导处组 、
织带领全校教师深入学习课改理论,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要 》
求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举办的有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专题培训,深入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师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感到适应能
力。
(2) 以校本培训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改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做好校本培 、
训工作无疑将会起到以点带面的功效。 学期我校将开展好一月一次的集中研究、 习活动;
本 学
加大成员之间学习、交流、探讨的力度;办好一月一期的学习小报;坚持开展与中老教师结
对子的师徒互帮互学活动。
(3) 以教研组培训为着眼点,提高教师个体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学校四个教研组认 、
真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标准的研讨、课程教法培训、三课活动研究等,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 的难题,引导教师实施教育行动研究,激励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在研究中提高,在课改中成
长。
2、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课程计划的规范性管理。 本学年,积极开展新课程实验,
保证排齐课程、排足课时。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设置时,围绕科技、劳动、环保、英语、计
算机和校本课程内容开设:班队、计算机、英语、劳动、写字、文体。2-6 年级照原计划执
行。
3、 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
(1) 学习型的管理,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只有树 、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 并保持开放的心态,
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学习型的组织,
才能与时俱进。实施学习型的管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学习的共同体,使管理者与教师 间成为合作的伙伴。每一次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导处将及时告之教师,教师每一点值
得推广的经验将在学习活动中交流。
(2) 、互动式的管理 互动式的管理不再是被管理者的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如:
关于备课,教师将在县教研室下发的资源上,全程参与研究与制定二次备课实施意见,保证
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让教学的管理与教学的实施相
互沟通、相互影响,进而达到共识、共进。
4、 大胆探索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此次课程改革响亮提出,倡导发
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二)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
1、认真执行《小学教研组工作常规》 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教研活动以实施课程改革 ,
为重点,突出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加大综合性学习指导、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内容的研究力度。同时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 发言人。教研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要充分发挥三课作用,结合专家理论讲座、专题研讨、自
学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学研究的能力。
2、加强教学六认真的管理。本学年,继续深入开展活动,学校教导处将根据教育局教
学常规两个六认真,及时制定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两个六认真实施方案》 严格按照两个 ,
六认真的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加大对学生、老师课堂常规的检查与监督力度。继续开展好"常
规教学"活动,要求备课要"深",上课要"精",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批改要"细",及时做好批改记录;辅导要"勤",考核要"严",活动要
"活"。常规教学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教师工作手册要求教师及时填写,备课本上的教学进度
要按实际授课情况填写。 学科要认真组织学习新课标,
各 按新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调整教学。
认真钻研教材,严格把握"课标"的要求。做到以"标"为"本",以"生"为"本"。针对学生实际
情况,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走出自己的"阳光大道"。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的探讨。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 原则,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将认真组织"培优补差"工作,制定计
划,确定对象,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力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提倡分层教学,精心设计教
案,努力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要求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
程中做到"两个面向",一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每位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好"作为办
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其次再瞄准高层次,使优等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
展。二是,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开足开齐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让学生德、智、体、
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继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4、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制度。要求各组在制定计划时要切合实际,充分考
虑其可行性;在执行计划时要做到内容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计载详实。同时,要求
各组强化群体意识,坚持集体备课,加强随堂听课,认真进行评课。
劳动与技术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为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劳
动与技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劳技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与时俱进,从自身做起。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在局
教研室的关心支持下,在宽松的工作氛围里,学会与时俱进,切实地
从自身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用创新的意识去工作,努力使劳动与技
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突破.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注重实效。
针对我区特点,加强美术、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培训工作,及时了
解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现状、教师配备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学
期我们将通过教学研讨、座谈会、论文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构建
一个开放的、宽松的、畅通的对话机制,使教师能及时交流经验、体
会,理解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目标,了解课改进程,把握课改脉搏,真
正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根据传统的地方艺术特色,努力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深化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开拓思路,发挥自
己的创造精神,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及时收集各校
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引领教师做到"三研、四精",即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做到精备、精讲、精练、精导。运用新理念,
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协助教研室开展各项教研工作。
1、做好常规工作。
2、 继续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活动,做好督导、培训等相关工作。
3、收集优秀教学案例,做好劳动与技术学科案例集的征集工作。
劳技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