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情2023.11四川省情从区域双核结构从区域双核结构看成渝看成渝“中部塌陷中部塌陷”成因成因文/吴振明高晖区域不均衡是长期困扰成渝地区发展的难题。伴随着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型城市的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自贡、遂宁、内江、资阳等城市出现了持续性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密度下降、城市功能弱化等问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成渝地区中部城市发展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将这一问题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问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塌陷”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经济现象,以问题导向的思路看待这一现象,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相对于两大核心城市,中部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梯度差,在空
2、间上形成“两端凸起、中间凹陷”的形态。二是相对于周边城市,中部城市出现了“收缩型”城市的征兆,以遂宁为例,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减少 43.88万人,年均下降 1.44%;其他城市也出现了人口增速低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张速度的现象,这意味着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城市集聚力衰减。三是相对于历史阶段,中部城市的功能和地位有所弱化,比如内江曾被称为绵泸等高铁的开通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速了成渝中部城市要素的流出。图为自贡开往成都方向的G8786次列车始发现场。172023.11四川省情“甜城”,糖业一度称甲天下,自贡盐业和化工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与历史时期相比,城市如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
3、持续下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典型的区域双核结构,与我国一些城市群存在相似之处。本文从区域双核结构的理论视角,考察区域双核结构的典型特征与发展经验,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塌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应对建议。我国典型区域双核结构具有三大特征区域双核结构,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其中一核通常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另一核通常为港口城市,二者功能互补、合作共生。根据学者的考察和研究,区域双核结构在我国普遍存在,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典型的双核结构外,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济南青岛等双核结构也受到广泛关注。从比较典型的区域双核结构来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空间
4、距离适中一是空间距离适中,交通联系紧密交通联系紧密。我国目前较为典型的区域双核结构中,端点城市间距离多数在 150-350 千米之间,最近的是广州深圳,直线距离仅为104千米;最远的为石家庄唐山,直线距离368千米,基本处于1-2小时交通圈范围(见表)。若空间距离过近,二者功能会融为一体;距离过远,二者间交通成本增长大于职能分工的成本节约,也难以形成双核结构。同时,端点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联系紧密,既有丰富的普通公路、铁路网络连接,又有高速公路、高铁等快速通道连通,人员、货物、信息往来密切。二是职能结构互补二是职能结构互补,随生产力发展而动态演进随生产力发展而动态演进。区域双核结构的区域中
5、心城市承担区域的经济、文化、信息、政治中心职能,对区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港口城市主要承担对外交通、商品和要素交换流动的门户功能,二者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各有侧重的职能分工。区域双核结构也具有动态性,随生产力进步、空间布局调整而演进,一些双核结构逐步消亡,同时又会兴起新的双核结构。例如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快速发展,使之与广州形成了新的双核结构。三是遵循影响距离递减原理三是遵循影响距离递减原理,中部城市成为薄弱环中部城市成为薄弱环节节。现代区域双核结构中,端点城市具有更强的要素集聚能力,中部城市发展需要依赖端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而区域效应的距离递减原理,决定了中部城市成为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目前的
6、区域双核结构来看,中部城市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都滞后于端点城市,比如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成都和重庆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8149元和90663元,位于中间地带的自贡、遂宁、内江、资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6602元、58137元、53485元、41586元,存在较大差距。从双核结构看成渝中部城市发展问题成因通过考察我国典型区域双核结构可以发现,处于中间地带的城市发展相对滞后是普遍现象,是区域经济基本规律的体现。从成渝地区来看,川中丘陵地区四市在近10年的“塌陷”现象尤为显著,在全省所占的经济总量比重持续下滑,已经成为阻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造成这一问题
7、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有从双核结构出发,才能进一步厘清问题的本质。未能跟上产业分工新趋势未能跟上产业分工新趋势。随着成渝地区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形态已经由中心城市发展非农产业、边缘地区发展农业的水平分工,演化为中心城市专业化于中间制造品、中小城市专业化于最终产品的垂直分工。在新分工模式和形态下,成都、重庆两区域双核结构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石家庄-唐山福州-厦门合肥-芜湖成都-重庆端点城市直线距离(千米)104193142305355368211149270中部城市东莞常州绍兴淄博、潍坊营口保定、廊坊莆田、泉州巢湖自贡、遂宁、内江、资阳2022年端
8、点城市人均GDP(元)广州:153625深圳:183274南京:178781苏州:177505杭州:152588宁波:163911济南:128774青岛:145427沈阳:84268大连:112270石家庄:63319唐山:115571福州:145936厦门:147778合肥:125798芜湖:121630成都:98149重庆:906632022年中部城市人均GDP(元)106803178243137522淄博:94373潍坊:7772962269保定:42317廊坊:64626莆田:97095泉州:13653383403自贡:66602遂宁:58137内江:53485资阳:41586表我国典
9、型区域双核结构基本情况封面 深度COVER DEPTH崛起之“中”18四川省情2023.11四川省情大城市进一步向服务化转型,其外围的城市更加专注于制造环节,而成渝中部城市基于水平分工的比较优势趋于弱化、原有产业竞争优势逐步丧失。成渝地区中部城市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新兴产业培育中未能跟上产业发展新趋势,未能及时融入新型产业分工结构,造成了增长放缓、要素流失等系列问题。高速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高速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我国高铁为代表的高速交通方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稳定性和舒适性好的特性,能够加快城市间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发展。但是,现有研究表明,高速交通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10、而对沿线的中小城市则会产生负面效应。在传统交通条件下,成渝两市的影响范围较小,成渝中部正处于两大端点城市影响的薄弱区域,需要形成次级核心城市以满足发展需要,因此自贡、内江、遂宁、资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伴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大幅度缩短了成都、重庆两大端点城市的时间距离,端点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次级城市功能被弱化。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经验:“强核心”与“都市圈”面对中部城市发展难题,各地政府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制定应对措施,形成了一些经验。进一步强化端点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端点城市功能。辽宁的沈阳大连是典型的区域双核结构,位于中部的营口发展相对滞后,辽宁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用了进一步强化端点城市
11、功能的策略。2022年,辽宁印发 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沈阳、大连率先发展,强调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连东北亚海洋强市、加强“双核”协同联动,力图通过进一步增强双核对中部城市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破解中部发展难题。以都市圈建设覆盖中部城市以都市圈建设覆盖中部城市。广东的广州深圳是我国新兴的区域双核结构,位于中部的东莞同样存在发展相对滞后问题。广东采用都市圈的方式从规划和政策层面“消除”了中部城市。2023年,广东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打造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将东莞纳入深圳都市圈,并且将东莞作为深圳都市圈的核心之一,构建多中心的产业
12、体系。广东以都市圈覆盖的方式,减弱行政区划对中部城市的不利影响,尝试从政策层面“消除”中部城市,有利于中部城市吸引要素流入和产业集聚,是应对区域双核结构中部城市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破解成渝“中部塌陷”建议这样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结构除了具有普遍性之外,还具有一些独特性:一是成渝地区是唯一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双核结构,这意味着中部城市发展面临更强的行政边界效应;二是成渝地区是中部城市最多的区域双核结构,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圈难以完全涵盖这些城市。因此,在借鉴其他省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以成都以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圈引领中部城市协调发展重庆两大都市圈引领中部城市协调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构建
13、适度均衡、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应加快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两大都市圈建设,以现代化都市圈带动中部城市发展,强化都市圈“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次第推进“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形成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引领中部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中部城市为重点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发展以中部城市为重点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发展。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城市发展不足的问题,应以中部城市为重点
14、,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要“瘦身健体”,推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非核心城市功能向郊区新城疏解。加大对中部城市的培育力度,支持承接超端点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中部城市做优做强。同时,加快中部地区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市发展,补齐小城市短板弱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进一步增强小城市发展能力。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深化城市分工协作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深化城市分工协作。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破行政区划对要素和商品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建立跨行政区的分工协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利益藩篱,形成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分工体系。(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