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学生对这两种现象的认识可能来源于一些神话传说,诸如中国的“天狗吃月亮”,也可能来源于生活中的日食现象。本课在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揭开宇宙天体奥秘的乐趣,养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习惯,保持和发展对研究宇宙天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猜想相比较,并用多种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探究日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课件,圆纸片,手电筒,垒球,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由欣赏图片激活学生大脑中对日食已有的意识,产生想要探究的欲望。〕
这是什么现象?(学生会猜到是日食)
关于日食现象你最想知道什么?(从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问题中选定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么多,这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究学习,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二、探究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
(一)课件播放日食发生过程并提问:(播放视频日食1)
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分析黑影的特点,圆、黑、自西向东运动、在地球跟太阳之间等,进行猜测)
2.发生日食时,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学生猜测月球)
谈话:咱们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那么月球又是怎样挡住太阳的光而形成日食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做模拟实验探究一下吧。
(二)学生探究实验:日食是怎样形成
根据实验单分组实验。
结合实验单的教学过程:1.分工实验前老师演示适当讲解,学生小组分工实验中,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用圆片摆出形成日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并让小组代表交流日食的形成原因。3.结合视频验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思考三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播放视频日食2)4.总结:看科学家们总结的日食形成原因(课件出示日食成因)5.再次体验。
〔设计意图:结合实验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亲历探究过程,及时加上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在什么情况下 “月亮”会遮挡住射向地球的“阳光”,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并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把空间认识转化为平面上的认识,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提升。〕
三、 推想月食的成因
谈话:白天有日食这一自然现象,晚上也会发生另一种现象。(学生
猜测出是月食现象)月食是如何形成的,请以小组为单位猜讨论、探究。
结合实验单的教学过程:1.学生根据实验单分组独立自主探究实验,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用圆片摆出形成月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并让小组代表交流月食的形成原因。3.结合视频验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思考三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播放视频月食)4.总结:看科学家们总结的月食形成原因(课件出示月食成因)5.关于月食还有一段小资料需要同学们了解(课件出示月食资料)
〔设计意图:关于月食的实验基本全部放手给学生,在探究日食形成原因的前提下,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月食实验的,这也是科学课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内容〕
四、课外拓展
谈话:日食和月食都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关于日食和月食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这儿有几个内容请同学们继续研究:(课件出示拓展内容)
【板书设计】:
日食 月食
太阳 月球 地球 太阳 地球 月球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