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史考研部分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073146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考研部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党史考研部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3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D ) (07考研题)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答案】ABC(11年试题)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DE (03考研)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 、是有层次的 B 、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 、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 、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ABD (05考研)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社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C (05考研) 30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 、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 、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 、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ABCD (05考研) 社会主义本质 考研政治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0年试题) 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D)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11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04考研) 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 【答案】B(11年试题)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A 、经济实力的竞争 B 、人才的竞争 C 、军事实力的竞争 D 、政治实力的竞争 B(05考研)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年)32、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建设的建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更加关注:【答案】ABCD)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    D.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BCD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CD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26.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 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 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 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 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 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ABCDE (03考研) 30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 、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 、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 、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ABCD (05考研) 第一章 考研政治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0年试题) 11.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 以人为本 C. 统筹兼顾 D. 全面协调发展 09年【答案】C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解放思想 C. 实事求是 D. 与时俱进 【答案】C (09年) 1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C (03考研) 1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 A.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D (06考研)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文化创新及其它先导是: A.科技 B.制度 C.文化 D.理论 D (06考研)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9年)18. 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答案】ACD 24 、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 、体现时代性 B 、把握规律性 C 、富于创造性 D 、注重协调性 ABC (05考研) 初级阶段考研政治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08年试题)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 A. 改革开放 B. 快速发展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 )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8年试题)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33.(03年试题)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05年试题)31 --3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3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 202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 1000 美元 ,达到 3000 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折这一观点。 答案要点: (1)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2)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 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