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厌氧菌代谢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071370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厌氧菌代谢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厌氧菌代谢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厌氧菌代谢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作者:顾淑萍 刘正 宋培智  文章来源:上海口腔医学  2008-6-5 16:15:38         【博客】 【论坛】 【投稿】 【打印】 【关闭】 [摘 要] 目的 探讨厌氧菌代谢有机酸色谱分析法的可靠性,为大量的临床分离的厌氧菌鉴定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6种厌氧菌的国际参考菌株的代谢有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60株细菌中,有48株细菌测到所有代谢有机酸,10株细菌测到主要代谢有机酸,2株细菌测到不应有的代谢有机酸,总符合率为97.67%。结论 代谢有机酸色谱分析法鉴定厌氧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厌氧菌;有机酸;气相色谱   厌氧菌因其生长缓慢、多数生化反应不活跃,用常规生化鉴定常有误差,而厌氧菌的代谢产物中常有特异的有机酸,故在厌氧菌的鉴定上已引入了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测定,从而使其鉴定更加可靠。本实验对6种厌氧菌的代谢有机酸进行了检测和分析,以检验色谱法代谢产物测定的准确性,为鉴定临床分离的厌氧菌提供可靠的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菌及其培养   本实验所采用的6种厌氧菌为乳杆菌ATCC4646、粘放菌ATCC19246、韦荣菌SSMU2041、产黑色素类杆菌ATCC1312、核梭杆菌F11和消化链球菌ATCC27337(均由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龋病室提供)。将上述6种细菌(均为国际参考菌株)(每种10株)接种于厌氧菌液体培养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37℃厌氧培养72h后,涂片检查并作生化试验鉴定为纯菌株后,调细菌A值(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为1,接种100μl于10ml PYG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72h(对生长慢的细菌培养时间延长至7d)后,提取代谢有机酸产物。 1.2 标准有机酸配制   所用标准有机酸为色谱纯,均系上海化学试剂总厂生产。   挥发性有机酸:乙酸0.057ml,异戊酸0.109ml,丙酸0.075ml,戊酸0.109ml,已丁酸0.093ml,异己酸0.126ml,丁酸0.092ml,己酸0.125ml。以上试剂加蒸馏水至100ml,其中各酸的含量为10mmol/L。   非挥发性有机酸 85%乳酸0.088ml,丙二酸0.104g,草酸0.126g,琥珀酸0.118g。以上试剂加蒸馏水至100ml,其中各酸的含量为10mmol/L。 1.3 提取方法   挥发性有机酸:吸取2ml培养物于一带塞小试管中,加50%硫酸0.2ml、乙醚1ml盖紧塞子,来回倒转20次,使乙醚和培养物充分混匀,1000r/min离心10min,置试管于-20℃冰箱至试管底部水结冰,迅速倒出乙醚于另一试管,取1μl作色谱分析。   非挥发性有机酸:吸取1ml培养物于一带塞小试管中,加50%硫酸0.4ml、甲醇2ml盖紧塞子,55℃水浴过夜,取出试管加蒸馏水1ml、氯仿0.5ml,来回倒转20次充分混匀,1000r/min离心10min,吸取底部氯仿层1μl作色谱分析。   标准酸和空白培养基也用同样方法进行提取,取1μl作色谱分析。 1.4 色谱分析条件   Autosystem GC Chromatograph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检测器,PE1200色谱分析工作站;色谱柱为: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5mm、内涂Carbowax 20mol/L,液膜厚0.25μm;进样器温度250℃,柱温230℃,FID温度280℃;载气为氮气,压力12.4psi,氢气∶空气为30∶340ml/min。每个样本分析时间为10min。 1.5 数据处理及谱图制作   将样本注入进样器后,仪器自动采集数据并送到1200工作站积分处理并作出色谱图,其中记录各有机酸的出峰顺序、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百分比。将各菌株的谱图数据与标准酸的谱图数据输入电脑,并减去空白管的酸本底,算出各菌株的代谢有机酸产物的mmol值,以10mmol/L为标准定出主要酸产物(>10 mmol/L)和次要酸产物(<10 mmol/L)。参照Bergey系统微生物手册[1]和陈聪明[2]的鉴定方法,检测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异己酸、己酸、乳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将各菌株的产酸谱与标准谱比较,得出符合率。 2 结果   除核梭杆菌中的次要酸产物丙酸未检出外,其它所有细菌的主要和次要酸产物均检测到,其含量见表1。检测出的代谢酸含量基本与标准一致(表2),有两株乳杆菌检测到己酸。各菌株的主要代谢有机酸色谱图见图1-6。 2008-6-5 16:15:38         【博客】 【论坛】 【投稿】 【打印】 【关闭】 表1 各细菌代谢有机酸产物的量(mmol/L)(n=10) Tab 1. The amount of organic acid produced by 6 strains of bacteria   乳杆菌 粘放菌 产黑色素 类杆菌 韦荣菌 消化链 球菌 核梭 杆菌 乙酸 8.48 8.73 30.76 6.46 10.46 9.64 丙酸 - - - 3.76 - - 异丁酸 - - 0.97 - 0.29 - 丁酸 - - - - 0.40 73.64 异戊酸 - - 0.31 - 0.15 - 戊酸 - - - - - - 异己酸 - - - - 4.28 - 乳酸 18.51 10.01 3.30 1.45 - 20.98 草酸 - - - - - - 丙二酸 - - - - - - 琥珀酸 - 13.15 10.17 - - 2.52 图1 乳杆菌非挥发性代谢有机酸 Fig.1 Non-volatile metabolic organic acid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图2 韦荣菌挥发性代谢有机酸 Fig.2 Volatile metabolic organic acid produced by verillonella  图3 粘放菌非挥发性代谢有机酸 Fig.3 Non-volatile metabolic organic acid produced by actinomyces viscous   表2 各细菌代谢有机酸产物分析符合率 Tab.2 The coincidence of metabolic organic acids for 6 strains of bacteria 细菌 菌株数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菌株数 % 菌株数 % 菌株数 % 乳杆菌 10 8 80.00 0 0.00 2 20.00 粘放菌 10 4 40.00 6 60.00 0 0.00 产黑色素类杆菌 10 10 100.00 0 0.00 0 0.00 韦荣菌 10 10 100.00 0 0.00 0 0.00 消化链球菌 10 0 0.00 10 100.00 0 0.00 核梭杆菌 10 0 0.00 10 100.00 0 0.00 合计 60 32 53.33 26 43.33 2 2.33   完全符合:主要和次要酸产物全部检测到,且含量与鉴定标准一致;基本符合:主要和次要酸产物误差不超过一项;不符合:主要和次要酸产物误差两项以上,或出现不应有的代谢产物。 图4 产黑色素类杆菌挥发性代谢有机酸 Volatile organic acid produced by B.melaninogenicus 图5 消化链球菌挥发性代谢有机酸 Fig.5 Volatile metablic organic and produced by petustreptococcus 图6 核梭杆菌挥发性代谢有机酸 Fig.6 Volabile organic acid produce of by bacteroides nucleic acids 3 讨论   气相色谱法是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其特点为高选择性、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速度及应用范围广。约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用于研究宇宙生命物质及微生物学。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引入色谱分析仪,使气相色谱分析法能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分类鉴定[3]。   本研究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60株细菌的代谢有机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48株细菌能检测到所有代谢有机酸产物,其中32株细菌的各种有机酸产物的含量与鉴定标准一致;10株核梭杆菌的次要产物丙酸未检出;2株乳杆菌检出不应有的己酸,总符合率为97.67%,不符合率为2.33%。   本实验中的韦荣菌、产黑色素类杆菌、核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均为专性厌氧菌,生长条件苛刻,生长缓慢,且有些细菌生化反应不活跃,因此常规生化鉴定常有误差。而厌氧菌的代谢产物中具某种特异性的有机酸,如放线菌产生大量琥珀酸,核梭杆菌产生大量丁酸,丙酸杆菌产生大量丙酸。因此利用色谱分析法检测有机酸产物,对鉴别厌氧菌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的结果(符合率97.67%)也证实色谱法的可靠性。   但色谱分析法检测的为代谢产物,常受营养状况、培养基中的杂酸、培养时间、接种菌量、进样量、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在作细菌鉴定中应考虑到这些问题,可与其它细菌表型特征如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特性综合起来,最后得出结论。 [作者简介]顾淑萍(1963-),女,主治医师 顾淑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上海 200011) 刘正(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上海 200011) 宋培智(上海海军四一一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080) [参考文献] [1] Sneath PHA,Mair NS,Sharpe ME,et al.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M].Baltimore USA William & Wilkins Volume 1,1986,604. [2] 陈聪明,王文凤.厌氧菌及其感染[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267. [3] 周方,朱厚础.气相色谱法在微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