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 奇妙的克隆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71035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 奇妙的克隆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 奇妙的克隆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重点) 2、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设境导入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 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供小组讨论。      课堂导问: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2、(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三、 课堂小结: 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第一, 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 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教后反思: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能体现新课改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足之处,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这样的学习,可能还是习惯于接受性的学习,乍上这样一节课,不太习惯,不很适应,不过,我觉得我们不能因此牵就学生而墨守成规,停留在原来的教学中,不去探索,不去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