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第2课时) 新人教版
复习引入
《公输》一文讲述了 的故事,体现了墨子的“ ”思想。
今天我们走进文章里面,见识一下墨子的聪明才智。
一、出示学习目标
1、 掌握第1-16段重要词语、语句的译文;了解几个特殊语句的特点——问句和倒装句。
2、 理解课文1-16段内容,体会墨子劝说公输盘楚王的高超艺术,把握此两次劝说中墨子的性格特点。
二、目标教学
(一) 翻译课文1-16段。
1、 出示学习指导一
目标:充分利用《全品》和课文中的注释,翻译课文1-16段。
方法:前后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逐句交流探讨。圈点勾画,标识出疑难词句,把疑点或难点提出来探讨,解决不了的提交给老师。
用时:8分钟。
2、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 当堂检测:
翻译补充:
1)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2)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3)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4)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
5)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6)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7)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13-16段
1)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2)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 之与敝舆也。”
3)犀兕 麋鹿满之。
4)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译文补充:
1)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2)先生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3)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动物。
4)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鲋鱼都没有的地方。
5)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4、一生作代表口译1-12段,一生代表翻译13-16段,之后围绕有争议之处全班讨论,统一意见。
(二)内容探究
分析墨子阻楚攻宋的第一步
1、出示自学自导一
齐读第一段,之后回答问题:
1) 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2) 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2、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2-12段一次,小组讨论《全品》62面“阅读鉴赏”第2题2分钟,之后自行答题3分钟。
3、 探究之后答题,教师依据学情作适当点拨。
4、 教师语:
墨子第一步是请公输盘帮助自己去杀人,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然后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驳斥他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但被说得理屈词穷的公输盘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来的“不义”。反而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所以子墨子只能去见楚王。那么,墨子又将与楚王怎样交锋呢?
分析墨子阻楚攻宋的第二步
1、 出示自学指导:快速浏览课文13-16段,完成《全品》62面“阅读鉴赏”第3题。
解题提示: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②: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2、 生思考之后完成练习题。
参考要点:
墨子见到楚王,先举有人舍弃文轩窃敝舆、舍锦绣窃短褐、舍粱肉窃糠糟的例子,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话,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然后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法让楚王也理屈词穷。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来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来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来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小结:从以上两个回合来看,墨子的可贵之处表现在什么地方?(结合《全品》62面“阅读鉴赏”第3题体会高超的劝说艺术。)
——能言善辩,善于针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讲道理,对于公输盘直言其不义,对于楚王,运用类比的方法讲道理,间接指出其不义,都运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说理方法。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欣赏了墨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
四、 作业
a) 完成《全品》34面8-12题,
b) 巩固1-16段译文,明天当堂检测。
五、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