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雨中登泰山》教案1 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70559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雨中登泰山》教案1 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雨中登泰山》教案1 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序号 4 授课班级 周期 3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授课章节名 称 《雨中登泰山》 使用教具 教 学 目 的 1.学习本文突出雨中泰山特点以及“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2.了解泰山的景色和名胜古迹,培养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向作者学习知难而上,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学重点 雨中泰山特点以及“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雨中泰山特点;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补充和泰山相关的风土人情。 课外作业 生字词文学常识积累;课后练习题1。 教 学 后 记 《雨中登泰山》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一、字词正音:  嵬wéi高大耸立    喑yīn嗓子哑,不能出声     绮qǐ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龛kān供奉神佛的小阁子        léngcéng高峻突兀的样子     訇hōng形 容宏大的声音,同轰    岘xiàn岘山,山名    二、词语补释:    绮丽: 鲜艳美丽    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不真切。    峥嵘: 形容山势高峻突出。    意兴盎然: 兴致洋溢的样子。盎然: 形容气氛、兴趣等洋溢的样 三、作者简介:     李健吾(1906--1982)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山西运城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留学法国。主要译著有《福楼拜评论》,早年的剧作有《草莽》、《青春》和根据外国名著改编的《乱世英雄》、《山河怨》等。1957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散文清新质朴、深隽真挚。 四、段落层次  一、( 1节)作者希望登游泰山的心情由来已久。     二、(2--8节)作者冒雨登上泰山及其沿途所见风光。     三、( 9节)作者在泰山顶上看到的景象。     四、(10--11节)作者登泰山的“独得之乐 ”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新课 ( 5 ’) (一)导入新课 由江阴人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导入本篇课文的学习。 杜甫《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末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  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东岳泰山被称为五岳至尊,西岳是陕西华山,南岳是湖南衡山,中岳是河南嵩山,北岳是山西恒山) 教授新知 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 学生看书 思考回答 聆听笔记 教师 分析讲解 学生 朗读听讲 教师 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 学生 思考回答 笔记练习 本段小结 布置作业 (二)感知课文 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教师布置思考题:  1、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了泰山的哪些景物?  2、“雨中”泰山的景物有什么特色?  3、作者“雨中登泰山”体验到的“独得之乐”是什么? (三)字词正音:  嵬wéi高大耸立    喑yīn嗓子哑,不能出声     绮qǐ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龛kān供奉神佛的小阁子        léngcéng高峻突兀的样子     訇hōng形    容宏大的声音,同轰    岘xiàn岘山,山名     芊qiān草木茂盛的样子       chán山势高险的样子,  岩:高而险的山石    蔫niān P7注③    劭shào     ①劝说②美好       yǎo同窈:深、幽      gēng方言,粗绳索    柰nài水名    笊zhào笊篱:用金属丝或竹篾等制成能漏水的用具,有长柄,用来捞东西  塑sù不念shuò    提:提防dī,不念tí    模:模样mú不念mó  应: ①yīng答应、应该、姓  ②yìng回答、满足要求、顺应、应付 (四)词语补释:    绮丽: 鲜艳美丽    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不真切。    峥嵘: 形容山势高峻突出。    意兴盎然: 兴致洋溢的样子。盎然: 形容气氛、兴趣等洋溢的样子。    洄漩: 水流回旋。    望穿秋水: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秋水: 比喻眼睛。    淅淅沥沥: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回环曲折: 环绕弯曲。    层峦叠嶂: P5注⑤ (五)作者简介:     李健吾(1906--1982)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山西运城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留学法国。主要译著有《福楼拜评论》,早年的剧作有《草莽》、《青春》和根据外国名著改编的《乱世英雄》、《山河怨》等。1957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散文清新质朴、深隽真挚。 (六)泰山简介:     泰山位于山东省内,是我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一,古称东岳。泰山最高峰玉皇顶(又叫天柱峰)海拔1524米,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许多名胜古迹。在我国众多的山峰中并不算高,但由于它矗立在齐鲁原野之上,在周围海拔只有25米的平原和100--200米的丘陵衬托下,显得特别高峻。泰山雄伟峻拔,巍峨壮观,文物荟萃,和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因此,人们常把泰山当做崇高伟大的象征。 (七)结构层次:     一、( 1节)作者希望登游泰山的心情由来已久。     二、(2--8节)作者冒雨登上泰山及其沿途所见风光。     三、( 9节)作者在泰山顶上看到的景象。     四、(10--11节)作者登泰山的“独得之乐 ”                  (八)本文写景的特点:     一、能够抓住“雨中泰山”的特点。     作者是在雨中登泰山的,因此行文自始自终扣住一个“雨”字。着力描写烟雨云雾,处处突出雨中泰山的特点。     如: 课文一开始写“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而且“越下越大”,点明作者冒雨登山。     第二段的描写,也处处围绕着一个“雨”字。顺着作者游山的路线,一会儿是“雨又大起来了”,一会儿“来到雨地”,一会儿是雨住了,“人走了一身汗”,一会儿又是“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     二、随着立足点的变化,变换观察对象。     本文按照作者登山路线的顺序来写的。 (九)课堂练习,完成表格     岱宗坊(远观)→虎山水库(瑰丽景色,描写第一种类型的瀑布,对水流颜色描写细腻,比喻新颖、引用神话传说)→七真祠(着重描写其中的一位泥塑)→一天门(略写,雄伟的江门把山挡住)→孔子登临处(石坊简介)→天阶(石坊简介)→长门洞(交代)→经石峪(介绍得名的原因)→壶天阁(柏洞、阴森)→黄岘岭(沙石颜色)→二天门(溪水的情形、仰望的情景)→云步桥(描写飞瀑)→慢十八盘(用拟人的手法写泰山上的松树: 盘着的、斜伸的、挺立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同时运用比喻、排比,穿插着抒情)→升仙坊(简介石坊)→紧十八盘(形象的比喻和引述古人记载,写出盘道的曲折艰险)→南天门(写了心情)→天街(静态描写小店,一连串比喻描写奇形怪状的积石,用丰富的联想写各种古迹: 登封台、孔子小天下处、洗头盆、白云洞,俯视情景)   (十)本课小结 一篇成功的游记既使读者观其游踪全貌,又能突出景物精华之处,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处理好“线”(游踪全貌)和“点”(景物精华)的关系。课文登山路程历历在目,清晰分明,同时又有重点地选择了虎山水库的瑰丽、七真祠塑像的逼真、慢十八盘松树的千姿百态、南天门积石的奇形怪状、白云洞云海的变幻莫测作为描绘的重点,使全文成为一篇银线穿珠的佳作。     采用多种手法,行文活泼多姿:     全景、局部、近观、仰望、俯视、动态、静、引用神话传说、古人诗句。(略) (十一)布置作业 生字词文学常识积累; 课后练习题1。 作者把人生比作登山,试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写一则读书笔记。(此题目适用于学有余力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