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闸孔总净宽
水闸闸孔总净宽的计算条件是在低水位大流量的情况下。为充分发挥闸孔的过水能力,节省工程投资,应考虑满足过闸流量为堰流时的闸孔总净宽。
1、计算简图
2、基本公式
B0=…………………………………………式(4—1)
式中:B0——闸孔总净宽 (m);
Q——过闸流量 (m3/s);
H0——计入行近流速的堰顶水头(m);
m——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σ——堰流淹没系数。
3、计算方法
由于闸孔孔径是未知数,ε值不能直接查表或按有关公式计算,因此先假定ε=1;同时,闸孔总宽也是未知数,假定闸孔总宽为270米,可计算得H0=6.06米,其它参数σ、m值查表确定。
应用式(4—1)求得总净宽B0后,即可根据闸门的使用要求进行分孔。然而,ε为假定值,因此,必须对过闸流量进行验算。如果验算后的流量大于过闸流量Q,说明符合设计要求;如果验算后的流量小于过闸流量Q,需调整孔径或堰顶高程,重新拟定B0值,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4、堰流流量系数m的确定
已知P=0(P为堰高),P/ H0=0,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1得:m=0.385
5、已知堰顶下游水深HS=5.38m,HS/ H0=0.888,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1得:σ=0.876。
6、总净宽B0的计算
B0==
= 180.5m
取B0=200m
7、分孔
根据规范,大型水闸闸孔孔径一般为8~12m。同时,参考露顶式水闸闸门孔口的推荐尺寸,取b0=10m,因此,拦河闸的闸孔数n=200/10=20孔。
8、闸墩的拟定
初拟拦河闸的闸墩有边墩、中墩、缝墩三种型式,边墩兼做岸墙 。由资料知,中等跨度(6~12m)闸孔的闸墩厚度一般为:中墩0.8~1.4m;缝墩2×0.6~2×0.8m。本设计中取边墩1.4m,中墩1.2m,缝墩2×1.0m,且边孔冲砂闸取三孔一联,拦河闸边孔取二孔一联,中孔取三孔一联。
9、验算流量
(1)堰流侧收缩系数ε的确定:
① 基本公式: ε=
式中: n —— 闸孔数
εz —— 中闸孔的侧收缩系数
εb —— 边闸孔的侧收缩系数
② 就中闸孔而言: bs = b0+δ=10+1.2=11.2 m
式中: b0 ——闸孔净宽(m)
δ—— 中墩厚度(m)
由b0/bs =0.893及P/H=0,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2
得:εz =0.983
③ 就边闸孔而言:bs = b0 + bb
式中: bb——边闸墩边缘线至河道水边线之间的距离(m)
因为河岸坡较陡,且土壤主要是砾质粗砂,故取m = 2,所以:
bb =×(270-200-9×2-1.2×10-1.4×2)+2×5.74+1.4=33.28(m)
bS=10+33.28=43.28(m)
由b0/bs=10/43.28=0.23及P/H=0,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2得: εb=0.910
④ 计算:ε=((20-1)×0.983+0.910)/20=0.979
(2)H0的确定:
过闸单宽流量:q=Q/ B0=4020/200=20.1(m2/s)
行进流速:v0=q/H=20.1/5.74=3.502(m/s)
H0=H+=5.74+3.5022/(2×9.8)=6.366(m)
(3)σ的确定:
由于HS/ H0=5.38/6.366=0.845,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3得:σ=0.965
(4)流量的验算
Q= B0mσεH0
=200×0.385×0.965×0.979××6.366
=5188.69(m3/s)>4020(m3/s)
即 :满足设计要求。
10、校核流量
根据工程设计标准,采用100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校核。
行进流速:v0=q/H=20.1/6.35=3.165(m/s)
H0=H+=6.861(m)
由于HS/ H0=5.87/6.861=0.85,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3得:σ=0.96。
Q= B0mσεH0
=200×0.385×0.96×0.979××6.861
=5703.61(m3/s)>5000(m3/s)
即满足要求。
11、此外,闸孔总净宽的确定还涉及到两个问题:一,过闸单宽流量q大小,根据实践经验,对于大中型水闸,在砂性土地基上q=15~25m2/s,拦河闸的q=4020/200=20.1 m2/s,符合设计要求;二,闸孔总净宽与河道宽度的关系,就底宽大于200m的河道而言,当束窄比率n≥0.85时,布置合理。拦河闸的闸室总宽度=200+1.4×2+2×1.0×9+1.2×10=232.8m,河道总宽度270米,束窄比η=232.8/270=0.86≥0.85,满足束窄比要求。
综上所述,拦河闸的孔数n=20孔,闸孔单宽b0=10m,闸孔总净宽B0=200m。
4.3.5 闸孔宽度:
进水闸闸孔宽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与拦河闸相同。假定ε=1, H0=H=3m。
(一)堰流流量系数m的确定:
图4.2进水闸计算简图
由于P=0,故P/H0=0,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1得m=0.385。
(一) 堰流淹没系数的确定:
已知:hs=35.8-33.1=2.7m
故hs/h0=2.7/3.0=0.9
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3得σ=0.840。
(二) B0值的计算:
B0=
取B0=12m。
(三) 分孔:
由规范知,当闸孔孔数较少时,宜采用单数孔,目的是便于闸门对称开启,使过闸水流均匀,避免发生偏流而造成的闸下局部冲刷;同时,也可使闸室结构受力对称,利于工程的安全运行。另外,当孔口高度(闸门高度)为3.0 m时,由露顶式水闸闸门孔口推荐尺寸取闸门宽b0=4m。
故孔
(四) 闸墩的确定:
初拟进水闸的闸墩有边墩和中墩二种型式,且边墩厚度取1.2m,中墩厚度取1.0m(不设缝墩)。
(五) 流量验算:
1、ε的确定:
(1) 就中孔而言:bs=b0+δ=4+1.0=5.0(米)
由b0/bs=4/5=0.80及P/H=0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2得
εz=0.968
(2) 就边孔而言:
bb=×(26-12-1.0×2-1.2×2)+3×1.75+1.2=11.25m
bs=b0+bb=4+11.25=15.25m
由b0/bs=4/15.25=0.26及P/H=0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2得εb=0.909
所以,ε==0.948
2、H0的确定:
过闸单宽流量:q=Q/ B0=78/12=6.5(m2/s)
行进流速:v0=q/H=6.5/3=2.167(m/s)
H0=H+=3+=3.24(m)
3、σ的确定:
由于HS/ H0=2.7/3.24=0.833,查《水闸设计规范》附录二中附表2.3得:σ=0.977
4、流量的验算:
Q= B0mσεH0
=12×0.385×0.977×0.948××3.24
=110.482(m3/s)>78(m3/s)
即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闸的孔数n=3孔,闸孔单宽b0=4m,闸孔总净宽B0=12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