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判断题 × √
LC并联网络在谐振时呈阻性,在信号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容性 。 ( √ )
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小负载电流,而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大负载电流。 ( × )
集成运放的输出级为提高带负载能力,常采用OTL互补电路。 ( √ )
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 √ )
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 )
希望运算电路的函数关系是y=b1x1+b2x2+b3x3(其中b1,b2,b3是常数,且均为负值),应该选用反相求和电路。 ( √ )
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而言,只要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它也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 √)
直流电源是一种波形变换电路,能将正弦波信号变成直流信号。 ( × 直流电源,是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流的装置)
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 负反馈可以降低增益、减少失真,但是带宽和响应速度下降,正反馈提高增益,但是失真提高甚至会出现震荡)
在同相比例电路中,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位基本上等于输入电压。 ( 不知道 )
LC并联网络在谐振时呈阻性,在信号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感性。( × 容性 )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愈大,功放管的功耗愈大 (× )
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断开,输出电压平均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 × )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若RC串并联选频网络中的电阻均为R,电容均为C,则其振荡频率fo=1/RC(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 × 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 压大 )
直流电源中的整流电路的主要目的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故可利用二极管实现。( √ )
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减小,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 )
凡是运算电路都可以利用“虚短接”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 )
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将交流能量变为直流能量。(对 )
带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中,被放大的量是输出采样电压。 ( 错 )
稳压电路能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稳定。 ( 错 )
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对 )
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错)
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错 )
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错 )
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对)
运放的共模抑制比 ( 对)
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对 )
在输入信号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错 )
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错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对 )
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错 )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对 )
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对 )
在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错 )
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对 )
各种滤波电路的通带放大倍数的数值均大于1。( 错 )
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对 )
凡是振荡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工作在线性区。( 错 )
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错 )
电路只要满足,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错 )
负反馈放大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错 )
在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不用通用型集成运放作放大电路的原因是其上限截止频率太低。( 对 )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对 )
一般情况下,在电压比较器中,集成运放不是工作在开环状态,就是仅仅引入了正反馈。( 对 )
如果一个滞回比较器的两个阈值电压和一个窗口比较器的相同,那么当它们的输入电压相同时,它们的输出电压波形也相同。(错 )
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单限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均只跃变一次。( 对 )
单限比较器比滞回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强,而滞回比较器比单限比较器灵敏度高。( 错 )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愈大,功放管的功耗愈大。(错 )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 )
当OCL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W时,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应大于1W。(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点是都使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点是都使输出电流大于输入电流;(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点是都使输出功率大于信号源提供的输入功率。(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电流放大倍数大;(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 )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大。( √ )
直流电源是一种将正弦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波形变换电路。( × )
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它将交流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 )
在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负载电阻相同的情况下,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2倍。(√ )
在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负载电阻相同的情况下,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2倍。因此,它们的整流管的平均电流比值为2:1。 ( × )
若U2为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则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均为。( √ )
当输入电压UI和负载电流IL变化时,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是绝对不变的。( × )
一般情况下,开关型稳压电路比线性稳压电路效率高。( √ )
如果三极管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则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 × )
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工作点稳定电路是依靠发射极电阻RE的负反馈来稳定工作点的。 ( × )
串联反馈稳压电路的稳压过程,实质上是通过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保持基本稳定的过程。 ( √ )
PN结的反向电流主要由多子的运动产生,所以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 × )
共基电路的截止频率远高于共射电路的截止频率。 ( √ )
一台甲类放大器,当它输出功率越小时,管耗越大。 ( √ )
一台甲类放大器,当它输出功率越小时,管耗越大。 ( X )
设反馈系数为F,电压负反馈时放大器输出阻抗下降F倍。 ( X)
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UBE增加、β增加。 ( X )
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增大发射极电阻RE的阻值,能够有效地抑制每一边电路的温漂。 ( X )
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X)
填空题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电压 负反馈。
当信号频率f=fo=时,RC串并联网络呈 阻 性。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 虚地端 点。
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负载为纯电阻,若变压器次级绕组电压有效值为10V,。若其中有一个整流二极管开路时,则输出电压UO(AV)大约为 V。
OCL功率放大电路中D1,D2管的作用是消除 交越 失真。
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电压串联负反馈 。
整流电路的主要目的是将 交流变直流 。
由于功放电路输出信号幅值大,所以常常利用 图解 法来进行分析计算的。
正反馈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是 =1 。
电压比较器中的集成运放工作在 开环状态 或正反馈状态。
在基本积分电路中, 电容并联电阻 接在集成运放的负反馈支路中。
当集成运放处于线性放大状态时,可运用 虚短 和 虚断 概念。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 输入电压 与取样电压之差。
由整流滤波电路组成的直流电路中,当负载电阻RL=1Ω,输出电流为10A时,可选用 Pcm 滤波电路。
要求振荡频率在100HZ~1KHZ范围内可调,可采用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输入为直流电压时,希望接通输入后,输出电压随时间线性上升,应选用 积分 运算电路。
电压比较器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或正反馈,因此它的输出只有 2 ____ ______个稳定状态。
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且为电阻负载的电路中,若变压器次级绕组电压有效值为10V, , 则输出电压UO(AV)= 12 V。
欲将方波电压波形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积分运算 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由放大电路、反馈网络、 选频网络 和稳幅电路四部分组成。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若整流变压器付边输出电压U2=20V,则整流输出电压UO(AV)=
18v 。
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D从2mA变为4mA时,它的低频跨导gm将 增大 。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电压 负反馈;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电流 负反馈;
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串联 负反馈;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并联 负反馈;
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电流 负反馈;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电压 负反馈。
抑制50Hz交流电源的干扰,选用 带阻滤波器
处理具有1Hz固定频率的有用信号,选用 带通滤波器
从输入信号中取出低于2kHz的信号,选用 低通滤波器
抑制频率为100kHz以上的高频干扰,选用 高通滤波器
选择题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3 。
①电阻阻值有误差 ②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③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④电路中没有耦合电容
集成运放选用差分放大电路做输入级的原因是 1, 。
①克服温漂 ②提高输入电阻 ③稳定放入倍数 ④提高放大倍数
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1 ,
①差 ②和 ③平均值 ④有效值
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3 。
①差 ②和 ③平均值 ④有效值
(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将使电路的 3 。
①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②共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③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④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3 。
①电压放大倍数大 ②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③带负载能力强 ④消除交越失真
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2
①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②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③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放大电路在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1 。
①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②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③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2 。
①无信号源 ②无反馈通路
③无电源 ④无负载
对于放大电路,所谓闭环是指 2 。
①考虑信号源内阻 ②存在反馈通路
③接入电源 ④接入负载
(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4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①输入电阻增大 ②输出量增大
③净输入量增大 ④净输入量减小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B从12μA增大到22μA时,I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β约为 3 。
① 83 ② 91 ③100 ④不确定
某传感器产生的是电压信号(几乎不能提供电流),经放大后希望输出电压与信号成正比,则放大电路应选用__1__。
①电压串联负反馈 ②电压并联负反馈
③电流串联负反馈 ④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示电路中集成运放为理想运放,试问IL电流为___2__。
①10mA
②1mA
③1A
④0.1mA
LC正弦波振荡电路适用于下列各种情况中的。 2
①振荡频率在100HZ~100KHZ范围内的正弦波
②振荡频率在10MHZ~20MHZ范围的正弦波
③要求频率稳定性好的正弦波
④产生频率小于1HZ的超低频正弦波
在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中,比较放大电路所放大的是。 4
①经整流滤波后提供的直流电压
②稳压电路中的基准电压
③稳压电路中的输出采样电压
④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差值
要组成一个稳压管稳压电路,已有一只稳压管,还需要的另一个元件是。 3
①电容; ②三极管; ③电阻; ④电感。
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区别是。 4
①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②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③前者比后者电压放大倍数大;
④在电源电压相同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若要组成输出电压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为1A的直流稳压电源,则应采用。 4
①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电路;
②电感滤波稳压管稳压电路;
③电容滤波串联型稳压电路;
④电感滤波串联型稳压电路。
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示,则。 3
①电路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
②电路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
③电路不满足相位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
④电路由于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
直流电源中的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电路分别适用于。 3
①轻负载和轻负载 ②轻负载和重负载
③重负载和轻负载 ④重负载和重负载
直流电源中的滤波电路应选用。 2
①高通滤波电路; ②低通滤波电路;
③带通滤波电路; ④带阻滤波电路。
已知OCL电路,T1,T2管子的饱和管压降,VCC=15V,RL=8Ω,则最大输出功率约为。 3
①28W; ②18W; ③9W; ④4.5W。
整流的目的是。 1
①将交流变为直流 ②将高频变为低频
③将直流变为交流 ④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要求将220V、50HZ的电网电压变成脉动的6V直流电,已有四个二极管,还要的元件至少是。 2
①晶体管; ②变压器; ③电阻; ④稳压管。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适用于下列各种情况的。 2
①振荡频率在100HZ~100KHZ范围内的正弦波;
②振荡频率在10MHZ~20MHZ范围内的正弦波;
③要求频率稳定性好的正弦波;
④产生频率小于1HZ的超低频正弦波。
桥式整流电路由四个二极管组成,设IO(AV)为整流电路输出电流,U2为变压器付边电压有效值,故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和二极管上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4
①和 ②和
③和 ④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