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身边的民间文化在外,我会惦记家乡的高明濑粉201230640117食品学院包装工程1班莫汉豪摘要:高明濑粉最近加大了宣传力度,但收到的成效看似不大。或许有人会把看到了高明濑粉的商品价值,但其实其包含的文化价值才是那份最值得我们开发的无价的宝藏。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高明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濑粉,多少年来,濑粉作为传统食品已经成为高明人饮食习惯不可划缺的一部份。一碗上好的濑粉,入口软、韧、爽、滑,吃下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对于很多高明人来说,濑粉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味的食品。关键词:高明濑粉,地方局限,起源,实用性,精神地位,现状,展望对于民间文化,我在过去的一年里才有了深刻的体会。尤其是上了中
2、国民间文化概论之后,我开始对自己观察到的身边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而我最近最关注的民间文化,是高明濑粉。濑粉的历史与其他上千年的文化遗产相比或许不算什么,但她的确代表着我们高明人的一种文化,也会我们这种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一份思念载体,承载了千丝万缕的感情与自豪。高明濑粉的地方局限佛山市高明区,在全国范围内也许不太出名,这一点我从刚上大学时自我介绍身份时就深有体会,基本上只有在佛山附近地区生活的同学才会对高明区有一定了解,更不要说是对我们本地特色食品高明濑粉的了解程度了,简直是一问三不知。从这一点上,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地方性这一特征。在我以前身处于高明生活时,过节时吃濑粉是合情合理,
3、自然而然的喜庆活动。而到了外地生活,不说是出省,就单单说广州,我一年里没看见过濑粉的踪迹。这种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习俗会突然换来一种空荡荡的失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习俗。所以说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很多人说,广东的濑粉看上去与桂林米粉很像。其实不然,吃过濑粉的人都能体会出来,广东的濑粉更爽滑。只是,在制作和配料上,广东濑粉与桂林米粉、云南米线等同类知名小
4、吃不相上下【1】。就粉质而言,意粉、桂林米粉也要甘拜下风,与中山濑粉的爽纫相比,高明濑粉侧重软滑,可以讲二者优点各不相让。只可惜后者不注重包装。我并不会因濑粉的流传范围窄小而感到尴尬,反觉得作为一种特色,关键不在于广不广泛,而在于本地人对自身种特色的认同程度。其地方局限性,是我们以前身处其中而感受不到的,以前也不会刻意去对身边一个平凡的事物追根问底。而现在不同了,面对其他各种不同的文化,如果不对自身原本所带的文化进一步了解的话,可能会慢慢地被其他文化湮没。高明濑粉的起源据查阅的资料上记载相传,高明濑粉的制作工艺最初是由瑶人传给汉人的。从开粉工序中获得十足韧性的米浆,流过口阔底小的七孔粉瓯,滑入
5、欲沸未沸的“虾眼水”煮熟,再受冷水浸泡,经过这种种过程,濑粉的粉质细腻光滑,口感爽滑柔韧,有幸能进入古今最挑剔吃货的口中。在八十年代以前,高明还处于比较贫穷的状态。那个时候的濑粉,算得上是粮食中的珍品。许多农户一般都会在粮食丰收后把一部分自家的口粮留下来杵成粉,然后晒上七天,储藏好。等到喜庆的日子,才将它取出做成濑粉【2】。每年11月后,村人都有把新收获的晚稻杵粉晾晒,封入坛中储藏的习惯。一年中的这一切辛劳都是为了在嫁娶、升学、中秋、年夜的喜庆中能吃上一碗濑粉。依村里人的传说,自明代洪武年间,何氏先人从明城塘际迁居至此,濑粉就已逐渐成为丰收与婚嫁节庆的必备美食。另外,在其名字的起源方面,也是很
6、有本地特色的。高明濑粉的“濑”字,取义于“水从细沙上流过”这个动作,也是对濑粉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关键动作的描述。记得小时候我在识字时,对于“濑”字,家里人给我的第一句例句就是“濑濑粉”的“濑”,之后就没能举出其他例句了。我想在其他高明人心中,“濑濑粉”也同样是对“濑”这一动作的最好诠释。每一项民间文化都会在当地扮演着一种角色或表现一项功能。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这就是民间文化的实用性。高明濑粉的实用性与精神地位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
7、高明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濑粉,多少年来,濑粉作为传统食品已经成为高明人饮食习惯不可划缺的一部份。一碗上好的濑粉,入口软、韧、爽、滑,吃下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对于很多高明人来说,濑粉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味的食品【3】。每一种配料都有着特别的含义;葱代表翠意绵绵、姜则是将心比心、蒜是如意算盘、花生表示妙笔生花、头菜丝寓意万事如意、蛋丝则代表今生今世、煎鱼饼表示如鱼得水、猪肉代表珠圆玉润,寓意金玉满堂、地久天长。因此,每逢喜庆的日子,高明人都不能少了这碗筋道可口寓意满满的濑粉。除此之外,高明濑粉的制作过程也是比较繁琐,需要大量耐心和精力,通常一顿美味的濑粉都需要一家人合力完成,在制作过程中更是在进行
8、不断的文化传承,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把这一习俗深深埋在心底。其实,濑粉这一种食品不只在高明常见,广州附近的地区也会流行,但做法上各有不同。而高明的濑粉更加朴素、简单,与高明人勤劳、节俭的精神较为贴近。摆濑粉宴,在消耗上会比较节省,但又不失美味。尽管朴素,但高明濑粉依然是精心制作,被用为庆祝节日和招待友人的上好食品。所以高明濑粉一直是高明人一种无法被替代的一种代表性食物,也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在民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一种文化能保持绝对的不变性,如今高明濑粉已经在不断地改头换面。高明濑粉的当今存在形态与展望与以前的每逢过节,每家每户都忙着制作濑粉不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在外面去买现成的濑粉,
9、顶多就在家做一下配料,甚至连配料也一同买回来,已经很少有家庭会自己去开粉、濑制等全程在家完成。对于这种情况,也不能立下定论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这会与当今的快节奏生活有关,家里的老人再没精力去做,年轻人没闲情逸致去耐心制作,于是市场上的现成濑粉会大受欢迎。小时候家里老人在大锅前濑濑粉,小孩子在一旁不断好奇地问东问西这一场景估计很少再会出现了。高明政府为了打响品牌,更是连续举行了几届高明濑粉节,有意对外宣传。但我认为,一种文化的发扬光大,更需要关注内部的传承。对外宣传可以,到市场买现成的也可以,但每个家庭都很有必要在自己孩子面前,完整地展示一次濑粉的制作过程,不然下一代的孩子必定要绕远路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而且关键是从经过媒体等渲染后的制作方法不一定是纯正的。因此给予求成反而会欲速不达,只有从文化自身的载体部分开始做文章,才会把纯正的高明濑粉推向更广阔的地方。使在远方的游子依然能尝到熟悉的味道!高明濑粉最近加大了宣传力度,但收到的成效看似不大。或许有人会把看到了高明濑粉的商品价值,但其实其包含的文化价值才是那份最值得我们开发的无价的宝藏。参考文献【1】 中国吃网濑粉,发表:2010年11月12日,来源:转载,作者:网友供稿【2】 百度百科高明濑粉【3】 华语广播五百年高明濑粉还能“濑”多久? 2013-11-12 15:01:18,来源:华语广播网,编辑:陈豪